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于1990年5月5日~8日在郑州举行。开幕式上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本届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季文美教授致开幕词。河南省科委主任陈义初、河南省科协副主席蒋家彰、郑州工学院副院长沈宁福教授等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七次全国振动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于1999年12月8~12日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成功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119人。本次学术会议的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胡海岩教授主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秦忆院长首先向全体参会代表致欢迎词;之后,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事理长黄文虎院士,新任理事长闻邦椿院士分别讲话。他们就振动理论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将于1994年5月在南京联合召开第八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主办,委托南京航空学院承办。除学术交流外还将举办展览会及书刊展销活动。 一、论文征稿 有关复合材料的材料、工艺及设备、质量控制、无损检测、修补、测试、力学、结构设计及强度、界面工程等的论文。会议除大会报告外拟分7个专题会场,即:(1)树脂基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振动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分会、黑龙江省振动工程学会和黑龙江省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结构强度和振动理论、实验与应用学术会议于1992年7月30日~8月3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哈工大休养所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有厂、所、院校代表近7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84篇,分别收入会议文集(上、下两册)。会议开幕式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邹经湘教授主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世基致开幕词,介绍了本届会议筹备工作。黑龙江省科协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重要学术报告,着重介绍了我国振动工程应用方面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1988年11月16日~20日在西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94个单位296位代表到会。大会开幕式由西北工业大学刘元镛副校长主持,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宋焕成教授致开幕词,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季文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傅恒志校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成立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5月3日至7日于南京召开。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已由国家学科委于1986年10月14日批准,经过近半年来的充分酝酿和协商,这次代表大会的235位代表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的134个单位,代表力学、数学、机械、车辆、船舶、航空、航天、水利、化工、电力、冶金、核工程、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人事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01年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将于明年10月份在南京召开。按照行业轮流承办的原则,此次学术大会的主办部委将由民航总局为主,具体承办单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南航民航学院 供 稿)“2001年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领域青年学术会议”将在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将于1988年4月15日至18日在南京召开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届时将于1988年4月16至20日在南京同时举办首届国际玻璃钢及复合材料工业展览会。这次展览会是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与江苏国际展览公司联合举办的,展览会得到国家建材总局、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部、化学工业部等单位的赞助。展览会设有国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中国宇航学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9日至12日在哈尔滨举行。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各条战线,总计259人。哈尔滨工业大学黄文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0月30日~11月8日在湖南省索溪峪召开了第五届学术会议,同时为了加强与会人员之间的友谊联系,初次尝试性地举办了联谊会.会议由一院11所主办,出席人员共51名,来自18个单位.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大会上作了我国宇航动力装置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的专题报告,与会者受到了很大鼓舞与启迪.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高速加工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Speed Machining,HSM Conference)"是由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SCHULZ H教授(被业界誉为高速切削之父)发起的国际学术会议,自20世纪末首次在德国举办以来,已在欧洲连续举办了11届,成为欧洲以及世界各国高速加工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第12届高速加工会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于2015年10月18~20日在南京钟山宾馆顺利举行。"这是HSM Conference首次来到中国,为国内高速加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制造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次与国外顶尖专家学者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学会将于1988年6月在北戴河召开第三届全国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征文内容主要包括:诊断理论与方法;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微机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机械设备故障自动诊断与专家系统:工作状态监测系统与故障诊断分析仪表;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典型事故分析、预示性维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复合材料国际学术会议(简称ICCM-Ⅶ)由中国科协、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利中国宇航学会联合发起,由中国航空学会与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主办,将于1989年8月25~29日在北京召开。 1.征文范围 复合材料有关各方面内容,如纤维、基体、混杂、性能与测试,检测与质量控制、环境影响、损伤、寿命、设计、制造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0月2 1~ 2 5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 ,中国力学学会主办 ,中国科技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张立同教授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张耀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复合材料专业组组长毛天祥研究员 ,中国科技大学汤洪高、夏源明教授等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的复合材料界代表共 170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上宣读论文 148篇 ,会议文集共收录论文 182篇。会议开幕式由夏源明教授主持。杜善义院士致…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管理局、中国民航中南空中交通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广州白云机场联合主办,以中国航空学会、广东省航空学会、广东省自动化学会为支持单位,由广东会展推广有限公司承办,AIR'99 首届华南国际航空港展览会将于1999年12月16日至19日,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市流花路117号)举办.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强航空领域结构与强度专业的学术交流,中国航空学会结构与强度分会、陕西省航空学会、江西省航空学会、四川省航空宇航学会、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等将于2018年第四季度联合举办"全国飞行器结构与强度学术会议(2018)",本次会议由江西省航空学会承办,会议地点:江西省(具体地点待定)。望各有关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宗旨本学术会议旨在开展航空结构与强度的理论、计算、试验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研讨新的  相似文献   

17.
简讯     
1987年的学术会议 1.第二届全国流体弹性学术会议拟于5月在北京召开。该学术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航空学会联合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和北京航空学院负责筹办。 2.第四后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振动学术会议拟于10月召开。征文内容为:结构分析、强度计算、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零部件的振动问题、寿命和可靠性,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8.
国际纤维科学技术会议于1985年8月20日至24日在日本箱根举行,航天部派出了以魏月贞、张志谦和赵稼祥等同志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日本纤维科学与技术学会为庆祝该会成立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有500名左右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日本纤维科学与技术学会为庆祝该会成立40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约有来自24个国家的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上发表了272篇论文,包括哈工大的“复合材料用聚芳酰胺纤维表  相似文献   

19.
正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将于2020年9月16日至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会议已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0)》,会议由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中国空天动力联合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联合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四十一所、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相似文献   

20.
为更有效地促进国内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经有关专家提议,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及中国金属学会联合协商决定,今后将全国疲劳学术会议、全国断裂会议合并举办,首次合并会议暂定名为"第九届全国断裂、疲劳学术会议",并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本届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