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志昌 《飞机工程》2006,(2):64-66,71
介绍了小鹰-500飞机主起落架静力试验实施过程中假机轮的设计,试验件的安装及加载特点。起落架静力试验的所有载荷都作用在机轮或轮轴上,而真实的机轮不能直接加载,必须设计一个假机轮,既要模拟真机轮在飞机上的安装状态,又要便于加载,还要有“刹车装置”。假机轮的加载孔设计成一个能绕轴心摆动的弧形槽孔,以便在试验过程中自动找正加载中心将主起落架在飞机上的三个分布在三维空间的连接点布置在一个由钢框组成的基准面下部以便试件的安装定位。将试件所受的压载用受拉作动筒来实施,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系统失稳。延长了加载作动筒根部支点到加载点的距离,从而减小了加载过程中因变形而产生的载荷误差。  相似文献   

2.
介绍背压加载装置在K8、JL8飞机收放作动筒耐久循环试验中的应用。该背压加载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试验成本低的特点,而且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能给作动筒加恒定载荷。  相似文献   

3.
液压作动筒是我所试验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加载设备。简体内孔的长径比(K=L/d)多在10以上。加工后要求孔径达四级精度,孔的不圆度和锥度允差为孔径尺寸公差之半,表面光洁度为▽9。因此,作动筒内孔成型属于难度大的精密深孔加工,是整个作动筒加工成败的关键。此外,由于在试验中采用了“多点自动协调”加载技术,这需要减少阻尼,避免系统振动,提高系统精度,液压作动筒的摩擦力F需小于1%。这就要求筒体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小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某飞机作动筒耐久循环试验电液伺服和加载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实时完成载荷谱的分解计算、控制信号校正、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张柁  宋鹏飞  尹伟  杜星  任鹏 《航空学报》2022,(6):506-518
某工程襟缝翼运动机构疲劳试验采用大后退量、三段式(前襟、主襟、后襟)富勒襟翼结构,翼面运动为平动和转动的空间复合运动形式,具有多段重叠面积大、偏转速率变化大、剖面轨迹差异大等特点,使翼面运动过程中始终垂直于翼面的交变载荷同步精准施加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首次研发了一套空间复杂运动增升结构随动加载系统,包括翼面偏转、随动机构及协调加载等多套控制系统,涉及角度、位移、载荷、速度等多个控制参量,通过多系统多参量耦合同步控制技术,实现了翼面偏转自主控制及翼面交变载荷精准施加,保证了翼面加载点作动筒方向、载荷、翼面偏转角度实时协调同步,确保了翼面偏转全过程随动加载。测试结果显示:翼面运动过程载荷动态误差小于3%,此随动加载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在飞机结构试验中,通常会遇到试验加载点随试验件变形而移动变化的问题,尤其是机翼大变形会导致加载点与翼面不垂直的问题。开发一种适用于全复合材料机翼试验的随动加载系统,该系统引入有限元分析方法将机翼变形划分成N个特征飞行点,采用飞行点随动加载来保证各级加载点与翼面的垂直度,实现垂直跟随加载;应用该加载系统进行大展弦比的机翼静力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加载系统可顺利实现该无人机机翼试验,且加载过程平稳,试验件无抖动,变形均匀,应变数据符合试验要求,可以为类似加载系统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位移-载荷随机复合控制技术通过控制飞机的整体移动以达到消除因试验件变形而产生的加载误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试验精度,解决了试验中的一大难题。双点载荷差动监控技术通过对两个被动约束点的载荷差进行监控,解决了疲劳试验中全机悬空软约束状态下被动加载点的加载精度控制问题,保证了试件的安全,提高了被动加载点的加载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襟翼作动器维修与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端,采用液压加载来模拟飞机襟翼作动器的负载,由PLC控制液压加载并伺服驱动机构,实现了襟翼作动器负载模拟和性能测试。基于Win CC组态软件,开发了测试系统上位监控软件。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襟翼作动器维修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飞机襟翼维修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
作动筒作为飞机起落架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检测对现代飞机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的作动筒检测方式非常不完善,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化、高精度的作动筒检测试验台,并对其工作原理、流程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飞机减速板对飞机降落起到关键的减速作用,而作动筒又是控制减速板系统的关键部件。本文介绍了一起赛斯纳525型飞机减速板作动筒断裂故障的排故过程,其中对减速板系统整体以及关键部位的检查思路可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飞机护板在飞行中自动打开的故障,对护板收放作动筒工作原理、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在开锁试验验证和故障件分解检查后,确定了作动筒自动开锁的原因是由于弹簧力过小,使得作动筒开锁压力小于瞬时回油压力所致.通过改进作动筒内部零件弹簧的安装方式,增大了开锁压力,提高了开锁压力的稳定性,排除了故障,为飞机飞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副翼是民用飞机重要操纵面之一,主要功用是产生飞机滚转力矩,用于改变飞机的航向。现代中大型飞机的操纵系统大都采用伺服作动器-操纵面装置,当操纵面受到铰链力矩时作动器也相应受载。以民用飞机副翼作动筒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飞实测数据与主操纵面作动筒载荷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值的作动筒载荷事件划分方法。结果表明,该事件划分方法效果理想,较好地反映出了不同飞行事件之间载荷均值的差异。通过对14 000次飞行作动筒载荷历程进行雨流处理,给出了相应的载荷谱及载荷幅值、均值分布直方图,总结出相关分布规律。该疲劳载荷谱及相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实践中的寿命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B737飞机自驾作动筒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作动筒液压失效的多种原因,并以2次典型故障为例,归纳了在BITE测试中不同维护信息同故障部件之间的对映关系,从而有效地简化了排故程序。  相似文献   

14.
载荷校准试验是应变法测量飞机飞行载荷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于载荷校准试验的液压协调自动加载技术,可实现飞机机翼多点、自动控制、协调加卸载。某型机机体结构具有大展弦比、刚度小等特点,校准试验载荷量级较大、加载点较多。本文分析了液压协调自动加载技术多点协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某型机机体载荷校准试验为背景对多通道协调性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供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一起PA44-180飞机液压泵跳开关弹出故障的排除过程,从液压收放系统的原理、结构和系统方面分析了故障原因.对主收放作动筒故障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了主作动筒的可靠性数据,为类似故障的排除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疲劳试验机及钢索组件的功能 某型直升机是引进技术制造的小型直升飞机,该机的主浆毂(星形件)疲劳试验机是关键试验设备。该试验机由机械、液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承力架、加扭装置、四个中心挥舞加载作动筒,钢索组件等。钢索组件是用来连接离心力加载作动筒与主浆毂的,在试验时,钢索组件始终承受较大的载荷,是易损件,需要一定数量的备件。钢索组件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某型飞机采用的是后退旋转式襟翼,襟翼及襟翼的安装见图1。襟翼的运动是由作动筒推(拉)襟翼(4)来实现的,在作动筒的作用下(推),襟翼上的滑板沿机翼滑轨运动,襟翼后退,机翼滑轨的末端有一轴销(3),轴销上装了二个青铜滑块(1),这二个滑块装在襟翼滑轨(2)槽中,襟翼滑轨槽内粘有不锈钢“E”形件,当作动筒继续推襟翼时,襟翼滑轨沿滑块运动,使襟翼偏转。滑块在飞机使用中经若干次与不锈钢“E”形件摩擦,损耗较大,飞机大修时基本上都要拆下换新。换下的滑块便成了废物,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选用了  相似文献   

18.
飞机液压部件漏油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A320/321飞机方向舵偏航阻尼动作筒、黄色液压系统电动泵和发动机反推作动筒3种液压部件漏油超标后的处置,提出了一种符合MEL条件的放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们液压试验组,对 Z—8机无扩口导管接头,J—8飞机护板作动筒,J—7飞机蓄压器进行了压力脉冲循环试验。积累了一些经验。供以后进行这方面试验作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飞机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会直接影响飞机运行安全,为准确分析通航飞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根据某型通航飞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采用AMESim软件对该机型液压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仿真。该型通航飞机液压系统常见故障为系统气塞和系统泄漏,因此通过AMESim软件对系统气塞、系统泄漏、气塞+泄漏三种故障状态下飞机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活塞杆位移量的变化时间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当空气含量达到30%时或者当节流孔直径达到1.5mm时飞机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活塞杆收放时间超标。这一结果为该机型液压系统机务维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