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任洋  李庆民  李华  熊宏锦 《航空学报》2016,37(10):3131-3139
针对任务期间普遍存在的故障件报废和备件多指标约束问题,提出了多层级装备的可用度近似评估方法及携行备件方案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忽略维修时间将考虑报废率的多层级可修件转化为单层级消耗件,进而利用伽马分布的可加性建立装备可用度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装备可用度、备件总质量为约束指标,以备件总体积最低为目标构建多约束备件优化模型。模型求解过程中引入拉格朗日因子,并采用边际算法对约束因子进行动态调整。算例中通过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当维修时间取值在部件等效平均寿命的一半以内时,提出的近似方法合理可行,平均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2.
王蕴  王乃超  马麟  李铁  邓浩然 《航空学报》2015,36(4):1195-1201
使用可用度是衡量装备系统保障效能的重要指标,而备件供应是保障活动中的关键,故在计算系统的使用可用度时有必要考虑备件约束对其的影响。在现有的使用可用度计算方法中,马尔可夫更新理论很少用于分析考虑备件的系统,基于库存理论的可用度计算模型没有考虑备件供应延误对系统更换维修活动的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将整个系统故障与维修过程分为故障系统的更换维修和故障件的维修周转2个子过程,并分析了2个子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然后给出一种考虑备件约束的多部件串联系统使用可用度计算模型;最后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方便地计算多部件串联系统的使用可用度,且与库存理论中的计算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任意结构系统的备件可用度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郭波  武小悦  谭跃进 《航空学报》2005,26(2):203-207
备件可用度评估是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重要内容。给出了部件失效服从指数分布的任意结构系统的备件可用度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已知系统结构函数、系统初始状态以及工作时间的条件下,计算不同备件方案的备件可用度,为维修保障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装备可用度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装备可用度预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构建了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装备可用度时间序列。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将原始序列分解为趋势成分和随机成分,分别应用粒子群训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和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进行组合预测,充分体现了2类模型的各自的优势。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的预测性能和效果比单一使用RBF和FAR进行预测更好。  相似文献   

5.
考虑预防性维修的离散时间单部件系统的可用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懿  王立超  邹云 《航空学报》2009,30(1):68-72
对预防性维修的单部件离散可修系统,假定系统寿命、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的修复时间均遵从离散的一般分布,修复为完全修复,利用概率分析的方法详细讨论了系统正常、修复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3个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瞬态可用度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校验。结果表明,预防性维修对系统瞬时可用度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当系统故障率为单调递增时,合理的预防性维修将起到提高系统可用度的效果,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工程中的情况,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好地完成工程系统的保障和维修。  相似文献   

6.
某型军用发动机使用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故障频发,为了寻找制约整机可靠性提高的薄弱环节,提高飞机战备完好性,提出了基于部件系统及其重要性的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方法。并依据外场故障数据,利用该方法对某型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建立了具有3层评估指标的整机使用可靠性评估系统。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同类型故障的寿命分布模型计算其可靠性指标。运用加权融合的方法获得部件系统及整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TM,用以评估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为该型发动机各个部件系统的外场维护及定检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设定每一部件的致命性故障率为常数并在确定出各部件任务修复时间置信上限的基础上,通过对可能发生的多次致命性故障事件的概率状态描述,得到了部件故障率与系统可信度的定量关系,进而依据这一可信度的建模原理归纳出不考虑任务修复时间的具体分布类型时复杂可修串联系统可信度的计算方法,同时也给出了任务维修度的统计推断表达式;最后,以典型的 4 部件串联可修系统为例,探讨了致命性故障次数、允许任务修复时间、部件任务修复时间的不同置信上限等的变化对系统可信度的影响,并论证了系统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与可信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可用度是一种以比例或概率来衡量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工作的参数,是衡量装备效能的重要指标.首先,以威布尔分布作为装备的失效密度函数,利用函数关系求出其期望函数;其次,在建立了似然函数后,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建立联合方程组,求出密度函数参数的估计值,该参数与装备的有效运行时间有关;第三,在可用度限定条件下,利用可用度函数求出装备的最佳预防置换维修周期及其维修次数;最后,以某装备为实例,在已知参数的条件下求出该装备的最优预防维修周期及其维修次数,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任务期间普遍存在的故障件报废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等级多层级航空装备的可用度近似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忽略维修和运输时间将存在报废率的可修件等效为消耗件,然后分别通过后方保障中心对飞行基地备件量的分配以及下层级部件对上层级部件备件量的折算,将多等级多层级备件模型转化为单等级单层级模型,最后利用伽马分布的可加性得到整个保障系统的装备可用度。在实际算例中,通过与仿真结果的对比得出:当维修和运输时间较小或飞行基地备件配置充足时,本文提出的近似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装备从正常到潜在故障需要经过检测才能知道。本文建立了符合航空装备特点的视情维修决策模型,通过Markov状态分析,以装备的最大可用度为目标函数,确定了基于航空装备的可靠性的检测间隔期和视情维修阈值的求解方法,为航空装备开展视情维修提供了依据,并将所得结论应用于某型飞机的滑油系统进行验证,得出检测次数与装备可用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小型航空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基于其结构和使用特点,建立了可靠性参数体系和指标评定方法;选择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起动可靠度(RSS)、平均致命故障间隔时间(MTBCF)作为发动机的可靠性参数,采用Bayes数据融合方法建立MTBF评定模型、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RSS评定模型、采用关键件的寿命分布建立MTBCF评定模型;与传统取平均值计算方法相比较,提出的方法将发动机的故障数据分类统计、分层次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出系统的可靠性状态,并有利于发现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孟礼  武小悦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5):1065-1072
基于顺序二元决策图(OBDD)理论,针对航天测控系统(TT&C系统)特点定义了新的OBDD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考虑设备可修的TT&C系统任务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将各测控站的时间窗口划分为不同阶段,分析各阶段内设备逻辑关系并构建阶段OBDD模型,然后将所有阶段OBDD模型合并为最终的任务OBDD模型.采用连续时间Markov链(CTMC)分析可修设备的状态转移行为,基于新的OBDD数据结构给出了任务可靠性计算算法.与Markov方法和仿真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精确计算设备可修的TT&C系统任务可靠性,设备数量多于30个时算法效率高于Markov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飞机维修工作中发动机引气系统故障率较高问题,以寿命数据分析为基础,运用威布尔分布模型定量评估航空发动机部件可靠性,建立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引气系统部件可靠性寿命模型。以V2500发动机引气系统为例,收集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分析了部件的非计划拆换情况。在数据计算过程中采用3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对引气系统部件的寿命数据进行拟合。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在对部件进行寿命可靠性分析时,运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的数学模型符合客观规律,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拟合效果。依据计算出的部件可靠性特征量对部件的可靠性状况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复杂机械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时,威布尔分布模型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可用于飞行特情分析和鲁棒增益调度控制的线性参数变化(LPV)动力学建模方法。基于函数替换方法,构建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GA)获得分解函数最优解。可针对性地选取调度变量,建立用于特情分析的LPV模型。仿真分析表明,LPV模型在偏离系统平衡点后仍能较好地复现系统动态;以扰动风特情飞行为例,LPV模型能够逼近非线性系统的动态响应;通过系统可达集分析表明,基于LPV模型的鲁棒增益调度控制器综合具有更小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5.
鉴于目前航空备件需求计算应用泊松公式存在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依据历史故障数据并应用广义更新过程建立反映历史故障数据以及维修能力的可靠性分布模型,同时针对目前历史故障数据主要是小样本事件,应用贝叶斯方法并采用切片采样法对可靠性分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后通过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故障次数和实际故障情况较为吻合,增大了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朱凡  吴博  祁圣英 《航空计算技术》2004,34(4):17-19,23
对滑油系统进行监控和技术诊断,可提前发现旋转机械系统的内部故障,为预测系统部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供有力依据。对某大型旋转机械滑油监控系统中需重点监控的金属元素含量建立了基于支持矢量回归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该系统铜元素含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虑资源备份与重构的动态特征,采用广义随机Petri 网对具有资源备份机制的典型航空电子系统架 构进行可靠性建模,通过在TimeNet 平台中开展模型仿真,基于功能模块的可用度指标对系统任务可靠性进行 了评估应用,得到的瞬态仿真结果有效预测了该系统可用度时域特性,稳态分析结果经数值验证具有较高的精 度,该建模方法为航空电子系统动态可靠性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积分的航空发动机MTBF动态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无法解决航空发动机可靠性评估的滞后问题,采用模糊积分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动态可靠性评估模型.引入故障强度因子,建立降半正态型分布的故障强度因子函数表示故障纠正过程.通过故障强度因子得到模糊密度,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方法融合发动机各阶段可靠性指标,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可靠性指标的动态评估问题.对在研的某小型涡扇发动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动态评估能考虑到不同阶段故障数据的重要性,对发动机当前的可靠性水平能给予更加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方法,以飞机、维修人员、维修保障资源等为对象建立Agent模型,分析确定各Agent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通信机制,仿真分析使用可用度与各项RMS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确定合理的使用可用度指标,并结合案例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飞机维护理论和思想是科学和正确的,但在实际飞机维修过程中却没有从本质和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或故障,这不仅会影响排故的彻底性和航班正常性,对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是不利的。根据对飞机系统部件故障分布特性的研究,从概率的角度,通过收集大量的飞机维修工作记录或部件更换数据而建立相应数据库,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计算和估算出飞机系统部件故障分布律、分布参数和部件重要可靠性数据;揭示了飞机系统故障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研究目的和科学运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航空器,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