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3月7日在依托单位中国一航精密所举行了成立大会暨实验室挂牌仪式。中国一航副总经理顾惠中、中国一航科技发展部部长张聚恩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成立大会。一航发展计划部固定资产投资处的  相似文献   

2.
《航空制造技术》第三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于 2 0 0 0年 11月 7日在广东珠海市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谢友柏在内的来自航空、航天集团各大厂所院校的新一届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总编辑孙凯生主持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编委会副主任郭恩明致开幕词。科技发展部傅宽代表集团公司向成立大会表示祝贺。与会领导及编委肯定了近年来《航空制造技术》在航空行业科技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 ,对杂志社今后的工…  相似文献   

3.
本刊资讯     
正中航工业制造院与中国航发黎明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厂所合作,实现互补共赢,共同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和航空制造技术的进步,2017年3月16日,中航工业制造院与中国航发黎明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造院院长李志强与中国航发黎明执行董事、总经理杨森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  相似文献   

4.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高端制造装备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数字制造国际学术前沿,以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汽车与船舶激光加工装备、柔性电子制造装备及纳米制造等为主要对象,开展数字制造装备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形成"数字制造基础理论"、"先进加工工艺与方法"、"数字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制造系统" 4个研究方向,开展了"理论创新一技术突破一装备研发"全链条研究,实现了从工艺原理、核心技术到装备研制的系统创新,在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8月26日,四川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并举行授牌仪式。省经信委主任陈新有以及省科技厅、市科技局领导和相关行业企业院校出席仪式。本次成立的四川省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共45家,涵盖  相似文献   

6.
简讯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简称“中心”)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已于1987年11月30日在京正式成立。姜燮生副部长在成立大会上就航空工业形势、制造技术的重要性和成立“中心”的必要性等问题作了重要的讲话。“中心”受部科技局领导,是机载设备行业制造技术归口管理组织,也是部机载设备制造技术发展工作的“外脑”,在业务上同时接受部机载设备局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本刊资讯     
正谭瑞松总经理到航空工业制造院调研近日,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谭瑞松,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本正一行到制造院调研。听取了制造院院长李志强、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副部长陈刚的专题汇报后,沈阳所、直升机所、一飞院、成都所、集团公司民机产业部等单位和部门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交  相似文献   

8.
“中心”第四次理事会议于1991年6月13日至15日在京召开,任务是总结“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工作;讨论“八五”期间工作要点;落实本年度任务。部、院、机载总公司和科技公司领导到会,对“八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心”的五个作用,更紧密依靠总公司,作好工艺工作参谋,以及如何争取多渠道支持,提高“中心”的权威性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对“中心”今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体理事受到很大鼓舞。大会一致认为三年的实践证明达到了建立“中心”的目的,完成了上级交给  相似文献   

9.
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第三次理事会议于1990年4月3日至6日在303所召开,会议期间同时召开行业刊物《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第一次编委会,部、研究院、机载设备总公司、科技公司、航空学会的有关领导、“中心”理事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编委共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有关领导对“中心”工作和《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中心”成立二年来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对“中心”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正>李志强博士、自然科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航工业制造所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制造技术首席技术专家。198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7~199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航空制造技术和装备技术研究,主持研发的多项金属结构制造工艺与专用装备成功应用于飞机、发动机、航天器和导弹型号产品,支撑了航空、航天装备的研制和发展。现任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英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动态     
国防科技工业复材应用中心成立本刊综合消息 2008年6月27日,"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在哈飞集团揭牌。该中心由国防科工局直接领导,航天科技、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协助管理,成飞公司、哈飞公司为应用依托单位,航天703所为技术依托单位。  相似文献   

12.
首届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览会,将于今年12月5日~8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览会将展示国内外最新的制造技术与装备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应用,展示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民用技术与产品发展,推进中外技术、商贸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现代化。展览会将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讲座、产品推介和专业研讨会。目前,已有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韩国、加拿大等国著名的制造技术与装备厂商和国内有关厂家报名参展。该展览会由中国贸促会航空行业分会、航天行业分会和中国航空信息中心主办,《国…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中国已跻身于制造大国之列,但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强国",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切实提高技术开发和集成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装备制造能力,并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大型工程装备快速变批量生产需求环境下,基于可拓协同制造资源概念,提出了装备可拓制造"超网络"链制造模式,研究了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RKCQ流模型,构建了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的参考模型与组建过程模型,并指出使能技术框架体系,可拓制造"超网络"链模式提出的目的在于为大型工程装备制造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提供制造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 ,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该所此次参加珠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航展的主要单位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集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及等离子加工技术于一体 ,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三束加工技术的研究单位 ,目前实验室的总体综合实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民航实施科教兴业的重大举措,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近日正式宣布成立。4月26日下午,沈元康副局长及总局有关司局领导高宏峰、段继延等一行来到民航一所,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并公布了“中心”筹建领导小组名单。“中心”主要由原中国民航局第一研究所、适航中心及航医研究室组成。沈元康副局长亲自担任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在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充满激  相似文献   

17.
    
<正>中航工业航空专用装备研发工程中心成立至今,极力打造航空专用装备技术与应用交流平台,借珠海"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召开之际,成功举办了"2014年航空专用装备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先进制造技术与航空工业高层论坛",特别出版了《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增刊,共收录论文59篇,设置了"智能制  相似文献   

18.
国防工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制造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200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为航空航天制造技术及装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为顺应国家加快国防工业发展,满足 航空航天工业制造技术与装备水平的要求,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及“航空航天制造技术与装备高层论坛”于2000年12月5~8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 此次展览会是由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航空行业分会、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航天行业分会主办,《国际航空》杂志社及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一次专业展览。来自美…  相似文献   

19.
1989年7月19日,在西安阎良隆重召开了飞行试验研究院成立暨建所30周年大会。出席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航空航天工业部、省国防科工办、陕西航空工业局等上级机关的有关领导;省、市、区政府及空、海军的有关领导;部属兄弟厂所、院校的代表;国内2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历届试飞所,试飞中心的领导以及试飞研究院的领导、职工代表等600多人。会议由飞行试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启亮主持。首先,航空航天工业部总师王昂宣读了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关于成立飞行试验研究院的批文以及航空航天部对试飞院领导  相似文献   

20.
正中航国际航空制造工艺应用中心(简称中航国际工艺中心)成立于2015年5月,隶属于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工艺中心以航空工业各建设单位为主要服务对象,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国内外顶级的技术资源为后盾,以帮助客户建立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客户提供全套的"交钥匙"服务,从而帮助客户全面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自组建以来,中航国际工艺中心已为航空工业多个客户提供工艺提效及柔性生产线改造技术服务,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