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述了Ni18CO9Mo5Ti马氏体时效钢时效热处理时的相变规律及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出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挠性杆所用的φ1.2QBe1.9铍青铜冷拔线材的原材料进行了冶金质量分析,并做了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对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固溶温度是影响合金晶粒度和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固溶不足、过热和过烧的组织特征。时效温度和时间及固溶后的晶粒度对最终时效组织和性能影响也尤为重要,指出欠时效、峰值时效和过时效的组织特征。明确晶界反应量是判别时效程度的主要依据。试验结果可作为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根据,确定了挠性杆零件780℃×7分钟固溶和340℃×1小时 250℃×1.5小时双重时效工艺的最佳规范,提供了炉前控制产品质量的金相参考图片,解决了生产中关键件质量和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3.
固体火箭发动机用钢及其热处理本工艺成果首次提出18Ni马氏体时效钢优化的时效新工艺,解决了该钢焊缝脆性问题、创造了旋压、热处理联合成型新工艺方法。对406钢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降低碳含量并对系统工艺参数优化,采用新工艺,防止用该钢制成的发动机壳体低...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LC9铝合金锻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LC9铝合金锻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由于预时效在合金中形成GP区,使大量的GP区达到η和η′相成核所必须的临界尺寸,同时在晶粒内部、亚晶界和晶界上形成高度弥散的析出物,从而对合金的第二级时效产生影响,使得合金的塑性、韧性尤其是抗蚀性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并讨论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振动消除应力与传统的热处理时效工艺的对比工艺试验,验证了振动消除应力在铝合金零件加工中的消除应力控制变形的有效性,对于高强铝合金小型薄壁结构件和大型结构件,效果优于热处理时效消除应力,并给出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在航天器大型铸件、精密零部件、大型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大型ZL205A合金铸件热处理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论述了通过热处理研究,采用不同工艺方法,尤其是固溶和时效对组织、性能影响,进行了大量实验,并对结果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了热处理影响的内在规律。采用该热处理工艺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批次材料起到稳定铸件组织,提高了产品力学性能的作用,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45CrNiMo1V超高强度钢的相变温度、冷却转变曲线、热处理工艺参数,物理性能、冷成形和焊接工艺性能及应用状况。为应用该钢提供了有用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ZL101合金壳体热处理生产实践,叙述了从合金化学成分分析、成分配比和变质处理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分析试验工作,找到了应用分级时效新工艺、提高ZL101合金延伸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模拟某高速飞行器筒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对厚度为1.2mm的37SiMnCrNiMoVA薄钢板,按不同热处理规范进行热处理,并观察其金相组织,测出机械力学性能。经过对比、分析,得到了该薄钢板的最佳热处理规范,从而提高了该筒体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2195铝锂合金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较理想的热处理制度为固溶处理(510±5)℃/10min,水淬,人工时效(170±5)℃/720min,空冷。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560MPa,屈服强度大于等于505MPa,伸长率大于等于6%,析出相呈细小弥散分布,对合金的强化效果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OCr17Ni7A1沉淀硬化不锈钢经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对性能的影响得出,热处理最高固溶温度不应超过1100℃,热加工温度宜低于1150℃;奥氏体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将使奥氏体稳定化的倾向加重,室温停留时间对最终性能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不同热处理制度在时效温度560℃以上时其性能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普通退火、双重退火、固溶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双网篮组织近α高温钛合金Ti750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i750合金组织性能影响较大,近β相变点固溶时效处理能极大提高合金强度,但塑性极大降低;采用900℃/1..5hAC 600℃/3hAC双重退火热处理工艺,合金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相对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用时效热处理,对失去原有机械性能的旧铍青铜隔板进行复活:先烧掉其表面的压胶层,再送吹砂使表面光洁,校平后用专用夹具压紧,在315±5℃井式空气循环炉中进行三小时的时效,可恢复废板的机械性能和变形量要求,达到使用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减小铝合金薄翼板热处理翘曲变形的试验过程,研究了LD10自由锻件试样使用的有机淬火介质、延长时效时间、处理后的变形和机械性能,找到了使工件能同时满足机械性能和变形度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LC9CS板材阳极化处理表面局部发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LC9CS板材加工的底板零件,在阳极化表面处理后发现局部表面颜色黯淡甚至发黑,针对此问题,通过采用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等手段,经综合分析得出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材料热处理状态不均匀,同时提出可以采用二次热处理(淬火+人工时效)来消除此故障,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气雾化法制备微米级超高Zn含量(质量分数25%)铝合金粉末,再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可制备出富Zn增强相细小弥散的块体合金,最后经过固溶-自然时效热处理可进一步优化合金增强相的种类、尺寸及分布,在固溶温度400℃时,固溶-自然时效后的超高Zn含量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540MPa,断裂伸长率为5.3%,气雾化-SPS烧结-固溶时效的工艺路线为超高Zn含量7系铝合金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Inconel 718合金零部件传统制造技术中存在的制造极限问题,基于材料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等内容,开展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性能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SLM成形Inconel718合金的热处理制度,提高了该合金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考虑到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组织内部晶粒极其细小、内应力积累较大,传统的热处理制度不再适合新技术成形的零部件,根据基体中二次相的析出温度区间,对该合金的传统后热处理制度进行改进。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证明:项目组提出的均匀化热处理+固溶处理+双时效的热处理制度能有效改善SLM成形Inconel 718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并满足锻件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激光选区熔化(SLM)这项技术推广到液体火箭发动机高温合金复杂结构件的成形,满足其使用要求,对SLM成形K4202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及其强化机理进行研究。沉积态室温下拉伸试验力学性能指标表现出了很强的各向异性,但均接近或超过GH4202锻件标准值,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理化分析手段揭示了其强化机理主要为细晶强化、应变硬化、沉淀硬化和过饱和的固溶强化。同时研究了固溶、固溶时效、直接时效三种热处理制度对K4202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时效后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使铍青铜零件热处理后保持表面光亮,需在良好的保护气氛中加热。较好的保护气体:淬火为液氨分解气;时效为高纯氮气、氢气或氮气+甲醇。并研究出效率高、节能、安全、操作简便的气体保护新工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对2A70铝合金自由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两个目标值(抗拉强度、延伸率)的影响;然后利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结果,指出各个因素对力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并确定最优的热处理生产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锻件锻后增加退火处理、适当提高固溶温度和选用合适的时效保温时间,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保证抗拉强度大于等于375MPa要求的同时,延伸率由4%提高到了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