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气象卫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成为应用卫星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卫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资发展气象卫星,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应用气象卫星的资料及其产品。 目前,我国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的发…  相似文献   

2.
王程 《中国航天》2005,(8):10-12
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遥感卫星。气象卫星按轨道不同,分为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可以获得全球气象信息,如我国的风云(FY)1号气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连续气象观测,如我国的风云2号气象卫星。两种类型的气象卫星相互补充、协同观测。目前除中国外,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都先后发射了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3.
气象卫星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颗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可对全球进行两次气象观测,可获取全球气象资料;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可对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30分钟或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一幅全景圆盘图,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气象卫星除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有重要作用外,在自然灾害和地球环境监测以及海洋、航空、航海和农业、渔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功能 2000年 6月 25日,我国发射了第二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B。 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有以下四项基本功能: 1.观测功能 星载扫描辐射计每半小时可以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原始云图,具有可见光(0.55-1.05u m)、红外(10.5-12.5 u m)、和水汽(6.2-7.6μm)三个通道。可见光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1.25km,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5km。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的云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  相似文献   

5.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你想对这颗高挂于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气象卫星有更多了解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近它。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本领可不小。卫星载有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气光谱特性通道)扫描辐射计,可以每半小时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云图,也可根据气象观测的需要,由地面控制卫星,对指定区域进行机动观测。其中,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可见光通道,可以得到白天云和地表反射的太  相似文献   

6.
华春 《上海航天》2007,24(2):36-36
2007年2月24日,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一颗雷达侦察卫星,轨道高度为400~600km,可自动发射电波,根据地面反射的信号合成黑白图像,其分辨率为南北向1m,东西向3m,在较差的天气也能正常观测。据称,在此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正常工作后,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4颗卫星将全部就位。该系统包括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各2颗,每天至少可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1次侦察。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你想对这颗高挂于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气象卫星有更多了解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近它。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本领可不小。卫星载有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气光谱特性通道)扫描辐射计,可以每半小时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云图,也可根据气象观测的需要,由地面控制卫星,对指定区域进行机动观测。其中,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可见光通道,可以得到白天云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息;利用红外通道,可以得到昼夜云和地表发射的红外辐射信息;利用水气通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及其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军 《航天器工程》2008,17(3):23-28
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88年至今,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1极轨气象卫星和4颗风云-2静止气象卫星,顺利完成了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从试验到业务卫星的跨越。由“风云”气象卫星获取的地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与分析等多个领域。文章介绍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地面应用系统组成、“风云”卫星产品及应用,最后展望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圣冬冬 《上海航天》2012,29(4):48-48
据报道,美众议院科学委员会和空间技术委员会近日对美国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和地球静止轨道环境观测R系列卫星(GOES-R)的性能和经费情况进行了检查。美国自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目前已经发展了静止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两个系列。为提高美国气  相似文献   

10.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重750公斤,其主体为1.40米×1.40米×1.20米的六面体,连同太阳电池阵共展宽8.60米,高1.76米。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高度900公里,倾角99°,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地面接收到高质量的图象资料和轨道空间的辐射环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环境减灾-1A、1B卫星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简称HJ-1A、1B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民用光学对地遥感小卫星,具有48h对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实现无缝覆盖观测的能力.文章介绍了HJ-1A、1B卫星的主要技术方案、技术创新点和特点,以及在轨各种光学相机的使用效果和主要应用领域,可为我国后续环境减灾监测预报遥感小卫星系列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文章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历程 ,全面介绍了星上的有效载荷、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3.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座轨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田  杨芳 《航天器工程》2009,18(6):27-30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进行了轨道和轨道控制方面的设计,对整个星座和两颗光学星的覆盖重访特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9,(4):14-14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3月30日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家军出席交付仪式。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一号卫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我国海洋一号A星发射成功后,2007年4月11日,海洋一号B星又在太原升空,开始了服务我国海洋事业的辉煌航程。海洋一号B星的发射成功,将大大增强我国海洋水色遥感数据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观测水平,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严格成像视场匹配要求的光学对地遥感星座.经过在轨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文章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入轨后在轨测试的性能评估结果,对该星座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数据.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1     
  相似文献   

18.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务分系统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务分系统的组成、方案设计、技术特点以及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了整星安全模式管理、相对时间程控指令功能、时间管理、总线通信管理、双机自主切换管理以及高精度控温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环境减灾-1A、1B卫星研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减灾-1A、1B卫星经历了方案阶段、初样阶段、正样阶段的研制工作,研制中解决了星座设计与优化、全新载荷的研制难题,克服了主动段时间长和任务与接口要求变化大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它型号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