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1,20(5):98-98
据新浪网2011年8月9日报道,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正计划发射一个撞击器,撞击一颗小型小行星,用以测试能够让小行星在多大程度上偏离轨道。欧洲航天局的此项任务名为“堂吉诃德”,目前正处于计划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雪松 《航天员》2013,(1):27-29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取消了前任总统布什的“星座”计划。但“星座”计划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美国载人航天将继续在地球低轨道徘徊不前。奥巴马提出了在2025年左右实施载人登陆近地小行星,2035年左右实现载人抵达火星轨道的新的航天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NASA研究了很多深空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8-149
2008年9月24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欧洲航天局称,小行星采样任务——“马可波罗”(MarcoPolo)太空探测计划将在未来10年的最后阶段(2017年前后)实施。按照这个计划,科学家在地球附近挑选一颗直径不超过1km的小行星,并将一个探测器发射到那里,去钻取泥土和碎石样本进行分析,以更多了解人类太阳系的形成以及地球等行星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5.
波特 《航天》2011,(7):40-40
除了家园地球之外,人类仅仅登上了月球这一个天体,并计划着登陆火星。此外,美国航宇局还设想在不远的将来能够登上一颗近地小行星。不过,登陆小行星可能会比登陆火星更加困难。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力环境。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阿波罗登月的航天员在月球上是蹦跳着行走的。而小行星的引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吴国兴 《航天》2009,(12):42-44
在太阳系内有大量的小行星在围绕着太阳运行,其中有少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这种轨道穿越过地球,从而使小行星有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近几年来彗星也引起航天专家们的注意,因为有些彗星上带有大量的水和挥发性物质,是生命保障系统和制造火箭推进剂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7.
庞峥 《航天》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8.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10):62-64,F0003
灶神星是小行星中的明星,它是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中唯一一颗可在地球上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小行星,直径约为483千米,质量大约占所有小行星带天体的9%。研究这颗直径500千米的小行星,有助于了解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  相似文献   

9.
小行星探测最优两脉冲交会轨道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乔栋  崔祜涛  崔平远 《宇航学报》2005,26(3):362-367
小行星探测已经成为新世纪深空探测的一个新热点和未来世界航天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转移轨道的设计和探测目标可接近性的分析是小行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利用了任意两个非共面非共轴椭圆轨道之间的最优两脉冲转移方法,对我国提出的探测Ivar小行星的交会转移轨道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给出了全局最优两脉冲交会轨道的设计参数,并利用此方法对近地小行星的可接近性进行了分析和排序,给出了可接近性较好的40颗近地小行星的转移轨道设计参数。这些研究结果对于近地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目标选择和发射机会的预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尹怀勤 《航天》2011,(9):42-45
5月25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将在2016年启动耗资10多亿美元的名为OSIRIS-REx的太空探测计划,发射一艘机器人飞船,并在4年以后抵达一颗被称为1999RQ36的近地小行星,收集星面尘埃,然后于2023年返回地球。科学家届时将对样本物质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以便找到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发射短讯     
夏光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1,20(4):38+59+64+71+116+151+154-38
日本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2011年5月12日宣布,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HAYABUSA-2)小行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将于2018年到达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轨道上运行的1999JU3小行星  相似文献   

12.
杨雅迪  陈奇  李翔宇  乔栋 《宇航学报》2019,40(9):987-995
研究了同步双小行星系统中共振轨道的设计方法及演化规律。首先,基于双椭球模型建立探测器运动方程,并给出共振轨道初值选取方法。然后,利用改进并行打靶法,提出一种双小行星系统平面共振轨道两步修正方法。同时结合稳定性理论及分岔理论,给出双小行星系统三维共振轨道生成和延拓方法;最后,以双小行星系统1999KW4为例,设计了共振比为1∶1,1∶2,1∶3,1∶4,2∶3的平面和空间共振轨道族,并分析了共振轨道的特性及轨道周期和轨道能量的变化规律。给出的双小行星系统中共振轨道的设计方法具有普适性,对未来双小行星系统探测任务中的轨道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规则形状小行星引力环境建模及 球谐系数求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实施小行星探测任务之前,需要对不规则形状小行星的引力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于进行环绕或着陆小行星的轨道设计。文章提出了一种小行星引力场建模及球谐系数的求取方法。首先,由多面体模型方法重构出小行星外部的引力环境并以此作为虚拟观测量。在此基础上,根据球谐系数与引力势能间的关系,通过求解超定线性方程组得到小行星引力场的各阶次球谐系数。与传统的将小行星近似成三轴椭球体进而计算球谐系数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引力场建模的精度。通过与由NEAR探测器轨道数据解算的Eros433小行星的球谐系数比较表明,其最大误差不超过6%。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小行星探测任务发射前的轨道设计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1,(3):80-80
巴西圣保罗州、里约热内卢州、巴拉那州和巴西利亚联邦区几所著名大学的科学家计划在2015年发射一枚小行星探测器。此外,日本“隼鸟”号探测器于去年6月返回地球,带回了“丝川”小行星的岩石微粒。  相似文献   

15.
克莱门蒂娜放弃飞越近地小行星由于星上敏感器故障,使得克莱门蒂娜空间探测器原定今年夏天飞越近地小行星Geographos的计划被取消。该探测器将转入10000×240000公里的地球轨道,并在此轨道上检验轻型导弹防御敏感器的耐久性。克莱厂]蒂娜于4月底...  相似文献   

16.
尹怀勤 《航天》2009,(7):42-45
5月7日报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似计划利用即将返回地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对正在研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预测系统的精确度进行测试.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隼鸟号航天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核爆直接炸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以避免其与地球相撞,是近地小行星防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基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超高速小行星拦截器(HAIV)概念,提出一种将原撞击引导器改为长杆撞击器的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欧拉型冲击动力学仿真软件NTS模拟长杆撞击器对小行星连续开坑的过程,并在仿真中加入能量源以模拟核爆装置在不同深度爆炸对小行星产生的偏转与破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杆撞击器并合理控制撞击速度,能够引导核爆装置进入更深的地下爆炸,从而更加高效地耦合核爆能量,提升偏转小行星或直接摧毁小行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阳光 《航天》2012,(4):F0002-F0002
2月27日美国太空网报道,一颗直径在140米左右的小行星有可能将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在2月初于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技术小组会议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成为空间专家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2,(3):64-65
直径约140米的一颗小行星有可能在2040年与地球相撞。2月份召开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会议讨论了这一议题。这颗小行星代号2011AG5,是2011年1月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天文观测者发现的。除掌握了其尺寸之外,其质量和成分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谢懿编译 《航天》2012,(4):47-49
登陆小行星很可能是人类下一个最激动的创举:在“小王子”号宇宙飞船上,三名勇敢的航天员正在准备踏上一个新的星球。他们是第一批旅行到距离地球如此遥远的地方的人类,此时的地球已经缩成了他们身后的一个蓝色暗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