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机载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数据链下传的发动机运行数据,可以有效地对发动机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提前诊断故障,及时维修,缩短飞机的排故停场时间,节约维修成本,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2.
作为衡量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效运行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运行流程和航班计划的有效控制和深入分析,达到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综合分析影响航空公司运行的各种因素,必须依托运行品质分析系统QAS(Operation Quality Analysis System)建立精确的航线安全运行水平(Flight Safe Operation Level)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是一种基于飞行运行控制系统FOC(Flight Operation Control)发展而来的新型综合运行管理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3.
冀鹏 《国际航空》2012,(4):38-40
飞行校验是保障航班飞行安全与导航设备精准可靠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都市繁忙机场进行飞行校验活动会引起航班延误,而航班运行又给飞行校验增加了难度。双向干扰必然带来飞行秩序的混乱,从而会增加整个民航系统的运行成本。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会使航班秩序更加井然,飞行运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空中航路的使用既维护了空中交通秩序,又保证了航空器飞行安全,因此在航班运行控制过程中完善航路优选工作对提高空间利用率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依据第五版《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中油量政策的相关规定,参考新疆区域发布的全高度禁航通告,划定受影响区域,梳理出受影响航路,分析航行通告对航班飞行的影响程度,总结出运行控制的措施,分析措施的优劣,最后完成A319-115型飞机执行"成都—和田"航线展开了签派放行评估工作,结合一发失效飘降程序和座舱释压紧急下降程序,完成飞行航路优选工作。研究发现:航路优选工作在安全飞行的基础上,能有效减少航班延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品质,实现高效的绿色飞行。  相似文献   

5.
每月要闻     
1997年3月1~31日3月卫日,民航系统各单位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施行1周年。3月1~15日,经民航总局同意,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湿租一架B757飞机给尼泊尔皇家航空公司,用以执行加德满都至香港、曼谷、新加坡、上海和大饭的航班飞行。3月2日,南航新引进的增重型波音777-IGM飞机飞抵广州白云机场。该机最大航程达13690公里,舱内设292个座位,并配有先进的电子设备。3月3日,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正式成为国际航协多边联运协议成员。3月3日,东方航环球行李查询系统全面开通。美国波音公司总裁伍达德先生一行日前访问…  相似文献   

6.
2030年新一代空管系统全面建成,实现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安全、高效、顺畅,实现空域资源集约高效运行,全国航路航线非直线系数降为1.05,降低了航班运行成本。在整体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的实施中,科学规划航路与管制区布局相互匹配对于加速飞行流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航班备降时,备降机场就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最后一环,接收航班备降是机场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对于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航局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备降航班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备降航班保障工作展开了整治并提出了具体指示。而备降航班的保障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航空公司、空管、机场等单位的通力协作。备降航班落地后,地面保障工作最重要也是最中心的一环无疑是机场的运行指挥中心,对于现场运行指挥人员来说,备降航班的顺利落地意味着保障工作的开始。下面以烟台这个中等规模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大规模航班备降时的现场运行指挥为例,探讨大面积航班备降的现场运行指挥。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民航的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行业特征,制定了许多规范行业工作的规章、规则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规章制度得不到坚持和落实,甚至走了样。譬如,笔者所接触的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工作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执行规章制度方面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空中交通服务报告室的主要职责是审查航空器的飞行预报及飞行计划,向有关管制室和飞行保障单位通报飞行预报和动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航班时刻表运行不够准确。每年两次换季,航班时刻表总存在一些批复而不执行的航班,在飞行前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9.
飞行签派是航空公司航班运行管理体系的指挥中心,按运行规范和有关飞行运行管理规章的要求,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航空公司的各类航班运行,实施飞行计划、签派放行和飞行监控作业,保证航空公司飞行任务安全、正常按计划实施。同时又是空中与地面及各保障部门信息沟通的桥梁,其工作的好  相似文献   

10.
刘长华  徐亚军 《民航科技》2005,(1):52-53,58
本文简单介绍飞机状态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子系统——飞机通讯寻址报告系统(ACARS)数据链的结构,讨论了如何充分利用飞机通讯寻址报告系统(ACARS)的信息,加强对飞机和发动机状态的实时监控;最后分析了远程排故/实时跟踪系统的原理以及该系统在远程排故和电子排故中的积极作用,希望该系统的信息能进一步转变民航系统有关人员的维护概念,真正从“定时维护”阶段转入“视情维护”阶段。  相似文献   

11.
飞行运行风险的定量评估对于民航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航段风险评价系统。该系统将大量飞行情景参数直接作为飞行风险评估的基础,通过飞行能力评价体系获得飞行运行风险度经验数据,并使用神经网络实现了任意飞行情景的风险度拟合运算。经过真实航班飞行数据的测试和飞行品质监控系统的验证表明,该系统可为进近着陆阶段任意时刻的飞行运行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航班动态处理是航空公司组织飞行、地面保障部门进行地面保障、空管部门实施对空指挥的基础工作。目前,航班动态处理工作正逐步摆脱落后的手工方式,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西北空管局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管制工作经验,从1998年开始,组织人力开发航班动态处理系统,2000年投入运行,至今已运行4年。4年的情况证明,该系统运  相似文献   

13.
冰雪天气条件下的运行一直是航空公司冬季飞行关注的重点,在运行管理工作中,如何保证航班飞行安全和高效运行,值得相关人员不断探索和总结。冰雪天气给航空公司的运行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主要因素包括:飞机积冰、跑道积冰/积雪、冻雨、低云/低能见度等,除了需要较强的机组实力外,作为与机长共同为安全负责的责任人以及公司运行控制的主要实施者,签派员也必须具有丰富的放行经验和应变能力。所有航空公司都将保障冰雪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安全作为冬季运行保障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初全国大范围冰雪天气下的航班保障为例,阐述了在冰雪天气条件下气象特点、运行经验、放行方针和运行控制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空公司机队规模和运营航线的不断扩大,在发生大面积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需要快速计算出最优的航班恢复方案。为了提高运行控制效率,探索一种优化控制的方法,根据经济效益、航班正常等不同的目标要求,计算出最优的运行方案,最终达到快速、高效地调配航班。分析了大型航空运输企业不正常航班恢复的主要场景,在此基础上筛选了制约航班恢复的关键约束条件,设计了航班恢复和校验的基本逻辑,通过应对台风处置的实际案例,验证了某大型航司和美国世博公司的航班恢复系统(RM)在实际案例应用中的效果,总结了该航班恢复系统的优点和存在的风险及短板。实践表明,该系统可缩短2 h航班运行恢复时间,平均每个受影响航班减少延误30 min,减少相应的成本2万元,提升整体航班正常率3%~5%。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航空公司的收益,减小其运行成本,以航空公司空中运营成本和地面运营成本最小作为目标函数,以航班连续、飞机飞行时长、航线上旅客需求量、特殊机场条件、飞机最大航程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机队运营成本控制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确定机队运力配置方案,并将优化后各运行成本与航空公司原始成本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成本大大优化,由此可以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航班运行的正常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班正常性不但是航空公司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也是整个民航运输业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和高价值商务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主要依据。通常不正常运行成本占公司运行成本的0.6%到2.9%,航班正常性的提高可以大幅度降低不正常运行成本。今年民航总局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航班不正常报告制度;航班正常性与航线经营权挂钩规定;加强航班运行时刻管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旅客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等等,为提高航班正常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些年机队规模的扩大,航线网络布局和运行环境日趋复杂,提升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愈发重要,作为运行控制核心的飞行签派员也备受瞩目。签派放行是飞行签派员在飞行准备阶段通过分析人员资质、飞机状况、运行环境等所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决定是否执行该次飞行任务。对于每一次的签派放行,飞行签派员必须收集足够多的与该航班有关的信息,并根据所获得的全部信息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高机场管制运行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航班飞行流量迅猛增长,航空运行安全和航班延误治理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在保障飞行安全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逐步成为我国空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可以简单划分为空中管制和机场管制两大部分。鉴于我国空中管制基本由军方实施管理的现状,在完善现有空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多机场系统终端区运行效率,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基于多机场系统多种资源限制约束,以降低总延误时间和风险值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机场系统终端区航班调度优化模型。考虑多机场系统资源竞争特性,设计了包含航班排序和跑道分配信息的双层编码遗传算法。同时,为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闲置,降低航班在某节点拥堵的后续影响,每层编码中将航班细分为跑道、定位点两个关键节点阶段。运用双层编码遗传算法进行算例分析,与传统航班恢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求解算法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总延误时间和风险值的双重优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航业的不断发展,空中交通流量迅速增长,导致航班延误的情况时常发生。利用空域灵活使用机制降低航班运行成本至关重要。研究了在区域管制范围内,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考虑了危险天气影响区域扇区容量以及合理利用临时航线的情况,通过遗传算法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方式优化了航班的飞行方案降低总的运行费用。研究结果表明,经算法优化后,与现有的飞行方案相比,有效地降低了航班的运行成本,增加了空域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