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 《机场建设》2005,(2):35-37
为提高首都机场的运行保障能力,特别是涉及空中飞行器安全的空管设施的建设,经过十几年来的建设,首都机场已经建成了由卫星、数字微波网、光纤等先进技术组成的通信网,改善了数话通信质量,提高了效率,使雷达信息的传输、飞行情报传输和对空指挥通信畅通、便捷;机场导航设备也不断完善,配置了本场DVOR/DME,双向着陆方向都配备了仪表着陆系统,现运行的36R ILS已具备Ⅱ类开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Ⅱ类仪表着陆系统对提高民航机场的精密进近导航能力,保障低能见度情况下民航飞行安全和提高航班正常率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对系统性能、设备配置、台址设置和临界区保护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笔者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总局有关仪表着陆系统技术要求和运行规定,结合设计和建设北京首都机场Ⅱ类仪表着陆系统的经验,对系统的性能要求、设备配置方案、台和保护区以及飞行校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1994年2月1日,一套新的仪表着陆系统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举行落成剪彩典礼。这是中国民航利用日本政府的贷款,加强地面航路保障设施的建设,进行航路改造而完成的第一个导航工程项目。它的建成,标志着上海虹桥机场将成为全国又一家拥有Ⅱ类仪表着陆设施的机场。  相似文献   

4.
人们已经意识到,增加机组的情况了解是提高航空安全性的主要途径。平显的出现解决了驾驶员在进近着陆中目视飞行和仪表的结合问题,而增强视景系统(EVS)和合成视景系统(SVS)则在增强低能见度着陆能力、提高 Ⅰ/Ⅱ类机场的起降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导航数据库可用于导航计算、导航台自动调谐管理和辅助完成飞机实时定位等,是飞行管理计算机所必须的数据源。为了开发高逼真度的飞行模拟视景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World Wind的导航数据库并进行实现。数据库包括机场、跑道、仪表着陆系统、测距仪系统等信息,可实现全球导航数据的查询、修改与显示以及飞行计划的控制与显示,并最终在World Wind中实现所有信息的三维显示。以数字高程数据及高清遥感影像为视景模型,结合飞行模拟插件,并借助于World Wind平台,完成了一套以该数据库为基础的飞行模拟视景系统。  相似文献   

6.
<正>飞行程序是一个机场能够提供航空器正常起降,保障航空器安全、有序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机场组织实施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建设导航设施的基本依据。飞行程序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航空器运行的安全和效益,同时也影响到机场的使用效率。一、飞行程序设计飞行程序是根据飞行仪表和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的机动飞行。这种机动飞行是从起始进近定位点或从规定的进场航路开始,至能完成着陆的一点为止,如果不能完成着陆,则飞至等待或航路飞行的超障准则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22日,奥凯航空公司试飞飞机"新舟"60在漠河机场经过50分钟试飞后安全降落,标志着漠河机场仪表着陆系统试飞成功。本次试飞科目主要包括漠河机场新建仪表着陆系统及飞行程序、精密进近助航灯光系统。  相似文献   

8.
适于地形复杂机场的应答着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答着陆系统(TLS)是一种新型导航系统。它根据飞机已有的雷达应答机发出的信号,计算并跟踪飞机在空中的位置,然后向机上的机载仪表着陆系统(ILS)接收设备提供导航指示。作为以应答机为基础的Ⅰ类精密进近导航系统,TLS可以提高机场和航站的可用性,尤其适用于自然条件较恶劣的民用机场和军方移动导航需求  相似文献   

9.
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取消在所有国际机场都必须在1998年1月1日以前安装微波着陆系统(MLS),来代替目前的仪表着陆系统(ILS)的要求.这一灵活的新政策是认识到将在2000年转向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如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进行1类着陆而制定的,在蒙特利尔召开的ICAO的“专门的通信/营运部会议”上受到广泛赞同.这次通信/营运会议推荐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在美国俄勒冈州达拉斯机场飞行演示了一种先进灵活的仪表着陆系统,它比装在机场的常规ILS可靠性高,价格低。 FAA局长戴维R.欣森专门到现场试飞了这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先进着陆系统(ALS)。与正在研制中的星基系统不同,ALS采用现有的机载ILS设备。 ALS的主要市场将是那些小型、低容量且受地形限制的机场。这是该系统的制造厂商先进导航与定位公司的总裁约翰·斯托尔特兹的观点,同时,公司透露,系统取证约在今年4月进行。  相似文献   

11.
霍尼韦尔公司改进卫星着陆系统 今年9月21日,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一架MD-83利用特Ⅰ类差分GPS系统完成了第一次商业飞行,在装有霍尼韦尔公司SLS-2000地面站的纽约组瓦克机场和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机场完成了DGPS精密进近.目前,世界共有7个机场安装有SLS-2000,其中2个在美国.该公司还正在开发Ⅰ类卫星着陆系统(SLS)或局域增强系统(LAAS),计划1999年取证.该公司相信,以GPS作为单一导航方式,不会因其干扰问题危及远期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标和要求为了在新航行系统(FANS)支持下全面取得飞机运行效益,在空中交通管理(ATM)上应达到以下目标:实现有利于航空公司的优选航路和优化飞行计划;实现在飞行中灵活改航的动态航路计划(DARP);缩减三维飞行间隔,提高空域利用率;在充分发挥机场容量情况下,减少空中等待,减少延误,实现四维导航,提高航班正常率;对无着陆导引设备的机场实现非精密进近,并能降低决断高度,降低对超障净空的要求;成为自主式飞机,有更多可供着陆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进近程序是航空器根据飞行仪表,对障碍物保持规定的超障余度所进行的一系列预定机动飞行。这种飞行程序是从规定的进场航路或起始进近定位点开始,经过进场、起始进近、中间进近和最后进近,到能够完成自视着陆的一点为止,包括失误进近的复飞程序。所有的民用航空器使用的可供仪表飞行的机场,都必须设计仪表飞行程序,制定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建立机场仪表飞行的自的,是保证航空器在机场区域内按规定程序安全有秩序地飞行,以避免在起飞离场和过近着陆的过程中,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肮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相撞。确保飞行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航空公司在降雪天气下安全飞行的保障能力,以呼和浩特机场为对象,从强冷空气和弱冷空气两种环流形势分析该机场所属区域降雪天气的特点,根据降雪天气形成的原因,梳理降雪天气对地面待起飞航空器和着陆进近期间航空器安全飞行的影响,从飞行员、飞行签派员、机务工程师和气象分析员的角度总结安全飞行可采取的措施,建议在天气预警、按章操作、加强飞行操作能力、提升飞行员心理素质和严守签派放行安全红线等方面开展该机场安全运行保障工作,可为各类恶劣天气下安全飞行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涉及RNP的相关概念(一)PBN概念基于性能的导航(PBN):PBN规定了航空器在指定空域内或者沿ATS航路、仪表程序飞行的系统性能,包括导航的精度、完整性、可用性和所需功能。作为飞行运行和导航技术发展的基本指导准则,PBN将RNAV和RNP等一系列不同的导航技术应用归纳到一起,涵盖了从航路到进近着陆的所有飞行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根据飞机的导航性能来优化仪表进近程序的设计,从而充分利用现代航空器机载设备和导航系统,提供全球一致的适航要求和运行批准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仪表着陆系统下滑设备在飞行校验中入口高度过低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沈阳及长春机场的实例对影响入口高度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机场仪表着陆系统(ILS)Ⅱ类(CATⅡ)运行是指决断高度低于60米但不低于30米,跑道视程(RVR)不小于350米的精密进近。从以塔台管制室为中心的Ⅱ类运行通报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助航灯光是Ⅱ类运行的重要一环。由于助航灯光在低能见度下具有的直接提供地面可视目标的进近引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加拿大追随美国撤消微波着陆系统加拿大政府将与主承包商“微波导航国际公司”谈判,中止它的微波着陆系统(MLS)合同。加运输部长道格拉斯·扬说,加拿大正致力于继续使用仪表着陆系统,尽量延长其使用时间,然后计划改用星基着陆设备。扬认为,加能保护仪表着陆系统的完整性至少到2005年,也许能满足国际上的要求。国际民航组织正在制  相似文献   

19.
一、系统简介 机场助航灯是保障飞机在夜间和复杂天气条件下顺利进行起飞、着陆、滑行的目视助航设备。它为飞行员提供跑道位置、方向和对正引导,以便飞行员在目视可达的情况下安全着陆,在保障飞行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正>地基增强系统是目前唯一可支持基于卫星导航的一类精密进近与着陆运行的系统,未来具备支持三类精密进近与着陆运行的能力,是美欧等国星基新航行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认证地基增强系统地面站满足运行安全所需的严格要求是地基增强系统在民用航空应用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地基增强系统的认证方法和流程,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卫星导航应用于民用航空可有效保障复杂空域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安全,提高繁忙空域和枢纽机场的运行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