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图像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使用Freescale公司MC9S12XS128单片机通过中断功能,控制OV7620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利用上位机软件在pc上显示的设计过程.硬件上使用XS128单片机为主控系统,利用OV7620数字摄像头采集图像;软件上用单片机中断功能控制行场扫描,采用隔行扫描的方式采集图像.  相似文献   

2.
以CCD作为图像传感器,以AVR单片机作为采集系统的控制核心,以ARM作为基本图像处理单元,实现了图像的快速采集、存储及数据处理。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讨论,对应用的算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基于曲率的指尖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尖检测是基于视觉的徒手人机交互系统的关键环节,由于背景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导致指尖的精确定位在处理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基于曲率的指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输入视频流基于肤色空间进行二值化,并将二值化后的视频序列作为输入数据;然后采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出肤色区域的边缘(肤色区域的轮廓),在肤色区域的轮廓上根据曲率来对类指尖的点进行检测,并且根据类指尖点的位置关系来判定一个肤色区域是不是手;最后通过过滤算法过滤掉误判手臂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的应用背景下都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对光照的鲁棒性也较高,并且能够达到实时检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以微型计算机、彩色摄像头、图像采集卡、Windows软件平台等为主体的三摄像头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并对其设计思想、系统构成,硬件和软件设计、图像处理算法及系统主要功能、应用情况等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材料超声扫查检测需要,开展了超声扫查仪部分硬件设计及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的上位机软件的数据采集部分设计工作。通过探头、数据采集卡、触发电路以及声波接收装置共同组成超声信号采集的硬件主要部分,利用上位机软件对超声信号进行采集再送入基于PC机的上位机中,并在PC机中运用虚拟仪器以及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进行信号分析、数据处理以及图形化显示等,实现数据信号的处理。最后,通过该系统进行某试块超声实验的信号采集,用软件进行信号的分析与处理,以验证该系统运行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证明:该系统性能运行良好,成本低和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运动喷雾图像的实时采集技术,开发出用于柴油机喷雾测试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对喷雾初始信号的探测、脉冲激光器触发以及图像采集之间的时序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测得了CCD摄像机对光强的响应特性。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柴油机喷雾开始后延时0.9ms实时采集的喷雾图像实例。  相似文献   

7.
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演示系统普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因为它依赖于较多硬件的支持。除了必备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系统之外,用户还需购买其它的硬件,增加了经费投入。本文利用Winsock和UDP协议实现基于IP广播方式的演示系统。它采用纯软件编程,能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和系统出错率,增加应用的灵活性,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8.
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拖曳水池中的应用面临诸多困难。与水池岸基式PIV相比,随车式PIV具有设置灵活、连续采集的优点。介绍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拖曳水池随车式PIV技术的特点与功能及其发展。介绍该系统的三个应用:高速水面船模支架周围流动观测;全附体下带与不带前置导叶、螺旋桨的水下回转体模型尾部区域流场测量及两种不同艉附体与主体连接形式的水下回转体尾部流场的测量。展示了该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船舶流场研究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岩心微流动可视化是研究化学驱油微观机理的一项重要流体实验新方法,重点介绍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天然岩心中流体分布可视化的新进展。提出和分析了国产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岩心驱替装置面临的图像不清、材料干扰等问题,通过合理选材、优化参数,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消除了干扰因素。开展了天然岩心的驱替实验,采集了油水的实时 NMR信号与 MRI 成像信号,以及不同驱替阶段油水的 NMR-T2谱,得到分辨率较高的油水分布图像。结果显示残余油随着驱替PV数的增加而减少,具有初期减少明显而后趋缓的特点,并发现岩心中存在端部油残滞现象,其范围距端部4mm左右。研究了通过获得的油水分布图像计算含油饱和度的方法,其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误差在10%以内,这也说明了油水分布图像的可靠性。这不仅为计算饱和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而且该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分析任意局部位置的油水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岩心微流动过程中流体分布的可视化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图像采集卡应用接口库的使用,给出了在VC 下进行图像卡二次开发流程和关键技术的应用。并给出了在此平台上进行图像采集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UNIX System V流机制的串行口通信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STREAMS)机制,是UNIX系统中用户进程到设备(伪设备)之间的一条全双工数据通路,它为字符处理、网络服务和数据通信等驱动程序的设计提供模块化手段。本文概要介绍了流机制的组成及原理,着重讨论了用流机制实现UNIX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在SCOSystemVUNIX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机制的带modem控制的串行口驱动程序,最后讨论了串行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控制及串行口通信程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PWM式变压整流器和谐振式变压整流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零电压开关PWM变压整流器。它是PWM技术和零电压开关准谐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转换过程中采用零电压开关准谐振技术,即功率开关器件工作于零电压开关状态──软开关状态下,而能量传输的主要形式采用PWM技术,故具有PWM式变压整流器和谐振式变压整流器的优点。文中介绍了该变压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其关键部分──全桥零电压开关PWMDC-DC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和设计方法。该变压整流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性能好、输出电压稳定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以企业CIMS系统实施过程中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背景,分析了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式和在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企业营销解决方案,以合同和协议为线索,把营销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实现了产品和经销商的动态管理,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WEB的产品售后服务系统模型,论述了故障模式,产品档案和产品售后服务故障识别及处理,并介绍了层次分析和基于知识库的用户服务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4.
TW-1拖靶缆绳张力与形状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拖靶平衡受力分析,得到拖靶放出后,稳定飞行时平衡攻角的近似计算公式。并通过缆绳微元受力分析,求得缆绳张力与飞行速度、高度及缆绳长度关系的计算公式及给出缆绳形状参数的计算公式。运用本文提供的公式计算出的MK3靶的缆绳张力曲线与实际测量之张力曲线吻合较好。因此,运用本文提供的公式进行了TW-1拖靶缆绳的设计及计算,取得了可信的依据,完全满足工作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当今航空飞行器的发展概貌;回顾并剖析了空气动力学在航空飞行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风洞试验中,光学流动显示技术是揭示流场特性的重要手段,为了把数值计算数据与流场显示结果进行直接比较,利用可视化技术把数值计算数据转化成阴影、纹影和马赫干涉条纹图像。首先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和平面流动的特点,导出适于产生计算流场图像的关系式,重新计算流场数据,然后将导出的数据进行颜色编码。为了使图像效果良好、图像生成速度快,还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的,时空效率较高的颜色编码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础橡胶垫、滑移和混合隔震房屋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采用叠层橡胶隔震垫、滑移隔震垫和混合隔震垫的这三种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在隔震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有一个综合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对这三种基础隔震垫分别建立了力学计算模型和运动微分方程,并且编制了相应的动力反应时程分析程序。通过工程算例,对比固定结构与隔震结构由于结构的支承条件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动力反应,由于隔震结构大大地降低了结构对地震动的反应,从而证实了隔震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分析上述三类隔震结构在地震动下动力反应的基本特点,对比了 三类基础隔震结构在隔震作用方面的不同效果及其优劣性,从而为实际工程选择适合的隔震方式及其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技术是仪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虚拟仪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本文阐述了虚拟仪器的概念,构成及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混凝土冬期施工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提出矩阵合同对角化概念 ,对一个矩阵对角化问题进行推广思考 ,讨论了二个矩阵的同时对角化问题 ,取得了一些结果 ,给出了有关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