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高恩  王华芳 《航空动力学报》1993,8(3):288-290,311
试验是在一个 WZ- 5燃气发生器上进行的 ,燃料用低热值气态燃料 (体积热值为 8172 k J/N· m3) ;水蒸汽可由燃烧室前部或从后部掺混孔处注入。试验结果表明 ,水蒸汽注入对燃烧效率影响不大而使总压损失增加。当水蒸汽流量与总空气流量之比为 10 % ,且水蒸汽从后部掺混孔处注入 ,则总压损失会增大 12 %左右 ;如果水蒸汽从前排注入 ,则总压损失会更大些。  相似文献   

2.
胡逸安  曾妙兰 《航空动力学报》1986,1(2):145-149,187-188
本文介绍了WZ-6发动机燃烧室由烧液体燃料改烧天然气燃料的结构设计方案、部件调试过程和试验结论,以及整机调试和试运转情况。实践证明,WZ-6发动机改烧气体燃料的结构设计方案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田网南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75-277,293-294
WZ- 5发动机改装 WJ5A- 1发动机的高温涡轮,在工程上单台发动机总寿命已安全运行达 10 0 0 0 h,现已证明 :结构设计及改进是成功的;WJ5A- 1发动机的前二级燃气涡轮与压气机基本上是匹配的;燃气涡轮第一级导向器与动力涡轮导向器面积调整是合理的;在相对换算转速为0.95时,其喘振裕度与 WZ- 5发动机基本上一样;动力涡轮导向器面积总共放大了 5.32 %,对燃气涡轮特性没有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供了常压下,在 WZ- 5燃烧试验台上,采用中热值半水煤气为燃料的,向燃烧室喷注水蒸汽的各种方案的试验研究。研究了烧中热值燃料的燃烧性能以及在燃烧室中注入水蒸汽增加工质及增大燃气比热,在燃烧室高温区中注入水蒸汽,降低温度抑制 NOx 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HiReTS试验机[1]模拟发动机燃油系统,对喷气燃料沉积物的生成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自行研制的高热安定性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使用提高热氧化安定性的喷气燃料可以显著减少燃油系统沉积物的生成,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某型航空发动机起动故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某型航空发动机冷热态起动不兼容问题,基于发动机室内试车台,对起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起动故障原因。研究了起动机功率、起动机脱开转速及起动供油逻辑对起动性能的影响,通过多种调整措施,对起动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试验验证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起动机功率提高10%,起动时间缩短5%;起动机脱开转速提高2%,起动时间缩短18%~25%;调整优化起动供油逻辑,增加起动前中期供油量,减少后期供油量,可有效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磨粒统计分布规律与磨损状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 WZ- 6航空发动机等由滑油润滑的机械零件磨损磨粒的显微形态统计研究 ,提出了磨屑尺寸分布的 Weibull分布模型 ,探讨了滑油取样和磨粒采样等随机误差的估计及航空发动机磨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部件试验设备剑桥大学向ESH试验有限公司订购了一种热力疲劳(TMF)试验机,用以测定航空发动机部件和其他材料的寿命。这种TMF系统可模拟涡轮叶片工作温度的急剧变化(高达1000℃),同时保持发动机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机械负载。这套设备采用了一种...  相似文献   

9.
带二次流增推喷管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推进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华雷  邱华  熊姹  郑龙席 《推进技术》2014,35(7):1002-1008
为了研究带二次流喷管的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推进性能,结合广义一维流动模型和等容循环模型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对在二次流影响下的喷管推力系数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定常流动中,若喷管几何构型不变,当喷管落压比小于一个临界值时,注入二次流可以提高其性能。在爆震循环中,若燃烧后压力一定,存在一个最佳扩张比的喷管,使发动机平均推力系数达到最大值,若二次流连续注入,当喷管的扩张比大于一个临界值时,注入二次流会提高发动机性能,但是不能提高其最大平均推力系数;采用间断注入二次流的方案,可以提高此燃烧后压力对应的最大平均推力系数,当燃烧后压力为5MPa时,提升率可以达到2.4%。  相似文献   

10.
航空涡扇发动机吞水性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某涡扇发动机吞水后性能变化,基于常规地面试车台,设计并开展某涡扇发动机吞水后性能变化试验。进行了发动机在慢车状态、节流状态、中间状态和最大状态时,吞水量为进口空气质量流量的2%、3.5%和5%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慢车状态,风扇内、外涵出口温度的降低程度不随吞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吞水后发动机推力最多降低约20%;最大状态,风扇内涵出口温度降低的程度随着吞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吞水后由于低压转速提高,发动机推力最多升高约15%。吞水过程中没有造成失速、喘振以及发动机主燃烧室熄火。吞水后发动机性能无恶化。   相似文献   

11.
周康成 《航空动力学报》1993,8(2):195-198,208
介绍了涡轴五燃气轮机燃用半水煤气 (热值为 890 0 k J/ Nm3 )的燃气发生器的整机运转性能试验。分析了燃气轮机燃用低热值的气体燃料后对起动点火、起动加速、燃气温度场分布和整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燃气轮机燃用半水煤气后 ,它的点火可靠性、燃烧稳定性及燃气温度场分布品质均能适应燃气轮机的要求 ,与原燃油燃机相比较 ,有的性能参数还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吕泽华  叶柏生  杨毅明  徐超群 《航空动力学报》1987,2(3):270-272,287-288
拟议在中原油田300多公里的长距离输气管线只建一个燃气轮机压缩机增压站。如图1所示,增压站由两台航机陆用型机组WZ5G,分别带动串联的两台低、高压离心式压缩机。选用输气管线的首端压力Pg2作为被控参数。要控制Pg2,首先要确定在同样首端压力下,两台燃气轮机的负荷如何分配才能使总的燃料消耗量为最小,这是一个静状最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力机械变工况特性解析分析方法[1,2],分析总结了使用离心式压气机的小功率单轴恒速燃气轮机稳态变工况的典型特性及一些定量规律。所得燃气轮机装置典型效率曲线及统计公式得到了实际数据的验证。计算了该种燃气轮机功热并供装置用饱和蒸汽供热时的典型情况及其他一些变工况性能,如大气温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气体多变压缩以及等温涡轮燃烧技术,提山了一种改进的概括性卡诺循环燃气轮机,通过模型预测分析了其性能,并与传统燃气轮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概括性卡诺循环燃气轮机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其循环是一种接近概括性卡诺循环的气体动力循环和一个蒸汽动力循环所构成的联合动力循环,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是利用燃气侧高温吸热和蒸汽侧低温放热来扩大循环平均吸放热温差,促进能源的梯级利用,以提高循环效率。分析了某燃气轮机采用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后性能改善情况。简述了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原理,采用能量平衡法分析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Gat eCycle软件搭建联合循环模型,分析给出适合该型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方案。  相似文献   

16.
CRGT循环燃气轮机性能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VC和MATLAB混合编程方法,进行了不同循环燃气轮机的变工况性能分析.其中,采用修正工程算法编制了工质热力性质计算程序,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压气机和涡轮部件特性计算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简单循环、蒸汽回注(STIG)循环和化学回热(CRGT)循环性能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持燃机几何结构和设计功率不变的条件下,STIG循环和CRGT循环均能降低燃气初温和提高循环热效率.其中,简单循环的热效率为35.16%,STIG循环的热效率可达到45%,CRGT循环的热效率可达到52.8%;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型燃机的应用潜力和使用范围,可以将该型CRGT循环燃气轮机用于海水淡化应用中.   相似文献   

17.
The goal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Centre(SFB) 561 "thermally highly loaded,porous and cooled multi-layer systems for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is to expand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on power pla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otal efficiencies of 65% in a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in the year 2025.Therefore,the aero-thermomechanical,structural-mechanical,materials' scientific and production fundament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eam and gas turbine components that are able to withstand highest thermal loads are being worked out within this SFB.This means for the gas turbine that combustion chamber outlet temperatures of 1520℃ at 1.7MPa are to be attained.In order to control these high temperatures,it is not only required to develop new materials' solutions,including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but also to apply improved cooling techniques,as for example effusion cooling.This novel cooling concept is to be realised through open-porous structures.These structures can consist of drilled open-porous multi-layer systems or open-porous metallic foams.The development of graded multi-layer systems is also extremely important,as the grading will enable the use of coolant in dependence of the requirements.The live steam parameters in the high pressure turbine are expected to be increased up to approximately 700℃ with pressure of 30MPa.These elevated steam parameters can be encountered with Ni-base alloys,but this is a costly alternative,associated with many manufacturing difficulties.Therefore,the SFB proposes cooling the highly loaded turbines instead,as this would necess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far less Ni-base alloys.To protect the thermally highly loaded casing,a sandwich material consisting of two thin face sheets with a core of a woven wire mesh is used to cover the walls of the steam turbine casing.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y utilising innovative cooling technologies a total efficiency of 65% can be reached without exceeding the maximum allowable material temperature,thereby prolonging the life-sp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