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发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因具备高时效性及持续探测能力等优势,已成为当前国际遥感卫星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文章围绕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重点针对光学、微波、电子侦察等国际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及卫星平台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开展了调研与分析,梳理出国际发展情况对中国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领域发展的启示。文章从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领域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出支撑该领域发展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5):44-44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3月11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国际移动卫星”4F1通信卫星。卫星被送入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此次发射使用的是洛马公司的宇宙神5/431型火箭,采用4米直径整流罩、3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单发半人马座上面级。宇宙神5已发射5次,其中3次带固体助推  相似文献   

3.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1,(4):48-48
俄呼啸KM型火箭2月1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测地-国际宇宙”(GEO—IK)2-1新型军民两用测地卫星.代号“宇宙”2470,但卫星未能进入高1000公里、倾角99.4度的预定圆轨道。  相似文献   

4.
在由俄罗斯国防部空间分部、俄罗斯空间研究院(IKI)和新组建的俄罗斯航天局在莫斯科举办的一次有关空间碎片的国际性会议上,俄罗斯首次承认其地平线电视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生爆炸,并公开了爆炸的照片。爆炸的碎片将使在这一轨道上运行的一系列国际卫星面临碰撞的危险。到目前为止,在这一轨道上是否还有其它卫星爆炸过尚不清楚。 爆炸事件发生于1978年6月23日,引起爆炸的原因是卫星上镍氢电池爆炸。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俄罗斯的官员们透露,前苏联的两颗低轨道卫星也租可能是因电池爆炸而被毁的。他们还透露,1981年,宇宙1275导航卫星被毁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于与空间碎片相撞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卫星飞船用的小推力推进系统发展史早期国外卫星采用的喷气推进系统是用简单可靠、技术成熟的冷气推进系统,如六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徘徊者”,“雨云”、轨道地球物理观测卫星和轨道天文观测卫星等均采用冷气推进系统。但这种推进系统比冲低,仅适用于寿命短、需要控制冲量小的卫星。与此同时国外也开始采用单元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推进系统,1961年在水星载人飞船上已成功使用。但过氧  相似文献   

6.
美海军计划在1983年四季度用宇宙神火箭把一颗 Geosat 测地和地球物理卫星射入极地轨道。1978年航宇局发射的 Seasat 海洋监视卫星就使用这种轨道。Geosat 卫星上装有与 Seasat 海洋卫星上相同的雷达测高仪,这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  相似文献   

7.
同步轨道卫星共位是指在一个地球同步轨道±0.1°的窗口上放置2颗或2颗以上的卫星。文章介绍了同步轨道卫星多星共位的必要性和差分连接端站干涉测量的原理,对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精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差分连接端站干涉测量技术能够满足同步轨道共位卫星位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2):48-48
俄闪电M火箭2008年12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了“宇宙”2446军事卫星。据报道,这显然是一颗新的73D6型导弹攻击预警卫星,将成为US—KS(又称“眼睛”)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卫星被部署到倾角62.8度、周期约702分钟的大椭圆轨道,初始轨道远地点约3.9万公里,近地点约600公里。US—KS/“眼睛”星座已有2颗卫星,即“宇宙”2422和2430。  相似文献   

9.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就是在人造天体上装置一组或几组通信转发器或称中继器,用以转发地面微波信息。转发器由收发机、变频器、放大器等组成。两个以上通信地面站通过卫星进行信息传输就是卫星通信。 通信卫星被发射到赤道上空近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在轨道上时速为一万一千多公里,同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所以也称对地静止卫星或同步卫星。触道上有三个均等定位并互相联系的卫星,就能使整个地球表面除南北极地区以外都能进行卫星通信。 卫屋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信号传输质量高、稳定可靠。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1,(5):47-48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火箭5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车站发射了“大基红外监视系统”(SBIRS)计划下的首颗静地轨道卫星,即“SBIRS-静地”1,使美导弹预警系统升级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计划于Zop年4月从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卫星发射基地用 ROCkot火箭将其第 1颗微型卫星MOST发射入轨。 MOST卫星大小 65 cm x 65 cm x 30 cm,总质量只有 cd kg,上面装有加拿大的第一个太空望远镜,望远镜镜片的尺寸与馅饼盘相当,卫星的成本为 1000万加拿大元。卫星主要用于精确测量星体亮度变化、探测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的大气层、测量星体的年龄,并由此界定宇宙的年龄。摘自(nemt,Zop—08-20加拿大将发射第一颗微型卫星  相似文献   

12.
王祥  王存恩 《航天器工程》2008,17(1):105-107
1引言 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下属的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共同研制的月球和工程探测卫星(SELE—NE,又称“月女神”)是一颗由母卫星和两颗子卫星——“中继星”(RSAT)和“月球重力场分布测量卫星”(VRAD)组成的月球探测卫星。该星不仅仅用所搭载的14种先进的观测仪器进行各种科学观测,而且还利用在轨道上从母卫星上所弹射出的RSAT卫星进行全天候通信,用从母卫星上所弹射出的VRAD卫星对月球的重力场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测量,以获取大量详实信息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长风 《卫星应用》2008,16(1):10
2008年1月26日,美国宣布其一颗绝密侦察卫星失控,正在逐渐坠入大气层。 按照国际卫星发射记录,这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4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用德尔它-27900型火箭发射的,国际登记编号为“美国193”。“美国193”刚入轨时运行在近地点高度351km、远地点高度365km、倾角58^。的低地球轨道上,由美国国家侦察局管辖,因此也称为NROL-21,其具体类型却没有公布。  相似文献   

14.
一、宇宙开发事业团发射的卫星日本的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创建于1969年10月1日,是执行日本宇宙开发计划的核心。从那时起,该机构就负责研制和经营日本的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宇宙开发事业团已经发射和管理了几个中高度的和几个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应用卫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低地球轨道(LEO)卫星对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的跟踪定轨能力,文章提出利用LEO星载光学测量技术对GEO卫星进行轨道确定。文章充分考虑光学可视条件与星载相机的观测区域,对LEO卫星跟踪GEO卫星的空间环境以及测量模式进行模拟。利用模拟得到的测角数据采用数值方法对GEO卫星进行定轨并与参考轨道进行重叠对比。通过仿真算例对单圈及多圈跟踪情况下GEO目标定轨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台轨道误差3m、测量精度5"情况下,随着观测圈数的叠加,GEO卫星的轨道确定精度可由500m量级提升至百米量级。若提升平台精度和测量精度,则轨道确定性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文恩 《中国航天》1993,(12):18-18
英国防御研究局的航天和通信分部准备制造两颗在静止转移轨道上运行的低成本卫星空间技术研究卫星(STRV)。卫星将用于宝石硅电子元件和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辐射加固试验。其中一颗卫星上还将载带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的4个探测器和技术演示器。 重55公斤的卫星将由阿里安4在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时作为搭载星进入轨道。之所以要使用静止转移轨道是为了使卫星每天能飞越地球辐射带4次。这样,卫星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将是位于  相似文献   

17.
子力 《中国航天》2009,(5):43-43
德尔它2—7925—10L型火箭3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探测器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它的发现还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它将运行在尾随地球的一条日心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圈要用371天时间。它将把“目光”投向银河系中数万颗恒星.寻找大小与地球相仿、处在可支持生命的轨道区域内的行星.所瞄准的恒星区域约相当于人伸开手臂后手掌能挡住的一片区域。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月20日,美国海军移动用户目标系统-3卫星(MUOS-3)搭载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经过7次预定的在轨机动后,卫星于2月初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太阳翼和两副大型网格天线顺利展开,随后将开展为期数月的在轨测试。此次发射是MUOS系统中的第3颗卫星,此前两颗卫星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发射。MUOS卫星是美军新一代窄带通信卫星,为美军及  相似文献   

19.
有迹象表明,苏联从七十年代初期起就已放弃了利用低轨道卫星(“国际宇宙号”卫星除外)的全国性辐射研究计划。空间辐射研究工作几乎已全部由装在“宇宙号”系列中的侦察卫星、“闪电号”通信卫星和“流星号”气象卫星上的附属有效载荷承担(“宇宙906号”科学卫星是最近的一个例外)。目前,苏联航天科学的重点是利用“预报号”  相似文献   

20.
徐菁 《航天》2009,(4):40-43
为了给国际天文年增添喜气,欧洲空间局不久将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和“赫歇尔”两颗天文卫星。其中,“普朗克”卫星将在最高分辨率上观测远红外光谱,考察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瞬间充满宇宙的辐射残余——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回答人类最关心的问题:宇宙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