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与电子产品不同,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尚没有较为完整的方法。同样,与电子产品比较,机械产品可靠性有其许多特点。如:涉及专业面广,可靠性问题复杂;故障模式多,影响因素复杂;故障数据分散;故障大都服从威布尔分布而不是指数分布等。在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方法方面,更应强调重视利用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制定设计准则,指导产品可靠性设计;不宜采用筛选方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应注重故障模式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故障机理的研究,采取改进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采用安全系数法和机械概率设计,通过注重产品的维修性和使用操作性、耐环境设计、安全性设计,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研制某型号用机载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进行可靠性设计尝试,使机载计算机可靠性水平满足型号要求,获型号设备可靠性设计第二名的情况。所采取的设计方法如:可靠性建模、预计及分配;元器件的选择、筛选与使用控制;各类元器件的降额设计使用;简化设计;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结构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元生 《航空学报》1987,8(5):221-229
本文介绍了结构可靠性设计的下述几个方面:为什么要提出与发展结构可靠性设计,什么是结构元件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什么是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发展概况,以及结构优化设计、余度技术、维修工作与结构可靠性之间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装置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控制单元,长期服役在高温、高压、强振的恶劣环境,在航空发动机外场使用中故障率占比高,产品的寿命及可靠性是当前制约我国装备能力提升的短板。本文总结了当前燃油控制装置的典型故障类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燃油控制装置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可靠性优化技术、寿命试验技术及可靠性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剖析了我国燃油控制装置可靠性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的不足及原因,同时结合航空发动机正向研发体系建设需要,指出了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设计中燃油控制装置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并立足于现有国内设计水平及工业基础,给出了夯实我国航空燃油控制装置设计能力需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容差分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电磁继电器是在航天电子系统中完成信号传递、执行控制、系统配电等功能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航天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航天继电器可靠性设计技术是其产品可靠性工程的关键技术。本文分析了当前各领域可靠性研究现状及航天电磁继电器产品的可靠性现状与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正交试验表的电磁吸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机械反力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及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法”的吸反力配合特性可靠性容差分析数学模型。以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为例,进行了可靠性容差分析与研究,给出了对航天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空导弹的特点,论述了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认为可靠性是一种设计特性,必须从武器系统研制开始就要加以考虑,并贯穿于整个寿命周期中。提出了可靠性设计的具体要求,讨论了可靠性指标的分配问题,给出了分配准则,最后用例来说明如何分配可靠性指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斯贝发动机可靠性设计与制造,提出了国产化发动机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及验证方案。  相似文献   

8.
伊尔─86是首次采用了可靠性、安全性和维修工艺性定量指标的伊尔型飞机。系统的综合可靠性工程贯穿于伊尔飞机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各个阶段。在设计伊尔─86飞机时,通过制定并实施《飞机设计、制造和使用各阶段可靠性保证、检测和验证制度》及《设计、批生产和使用阶段可靠性、安全性和维修工艺性保证综合大纲》来实现系统的综合解决办法。与这种飞机的其他机型比较,伊尔─86飞机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球载电子系统的特点和任务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维修使用期的可靠性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强调故障的可预计性和可靠性水平的可保证性,强调高标准,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固有可靠性水平。探讨了冗余设计、引人容错设计、可重构性设计、动态设计、故障软化设计、环境防护设计和降级设计等各种可靠性设计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连杆可靠性的影响,为连杆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可靠性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框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锐  王自力 《航空学报》2005,26(5):633-636
简要回顾了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形成过程,以产品故障为核心,阐述了可靠性系统工程的概念与定义,把认识产品故障发生规律和故障表现规律作为可靠性系统工程基础理论,把故障预防技术、故障控制技术和故障修复技术作为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基础技术,把基础技术的集成作为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应用技术,从而初步建立了可靠性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技术框架,细化了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学科内涵。可靠性系统工程作为初现的新学科,虽然尚未达到严格定义与清晰表达的完善状态,但是我们完全有信心期待其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帮助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完成工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对某型飞机数字防滑刹车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利用工程加权法对控制盒进行了可靠性分配,并通过元器件可靠性预计法对控制盒的可靠性进行预计.对比及验证表明,控制盒可靠性设计合理,满足主机及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可靠性数据分析作为描述、评价产品可靠性的理论方法,已经成为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未失效数据且数量较多的情况,提出一种将试验数据与使用数据相融合的产品寿命可靠性分析方法。在产品寿命服从典型分布时,利用试验数据与使用数据融合后的数据,采用随机右截尾情形下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算产品寿命分布函数中的参数,进而对产品寿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可靠度和置信水平下,利用试验数据与使用数据融合后增大了样本容量,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电气盘箱是电气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有效地运行。根据盘箱的设计原则,在"电气功能"、"可靠性和维修性"、"盒内成品布置"、"接口引线"、"热分析"等方面综合考虑,基于CATIA、AUTOCAD、ANSYS等计算机软件完成起动接触器盒的最优设计,为盘箱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传统计量管理工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工程实践的计量管理思路,探索一种能够切实保证工程实践中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计量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鉴于组成系统单元的多状态单调关联性特征,将多元离散函数理论引入描述系统状态结构函数,发展了控制状态等价类主导状态向量的状态等价类主控边界点的逻辑方法,推导了多态单调关联系统的状态结构函数、可靠性和期望状态表达式;面向顾客的需求偏好,将负效用函数嵌入系统平均性能效用模型;鉴于元件状态引起的计算复杂性,提出了集合运算的德摩根律法和新型的框图式算法,简化了系统可靠度的表达式。结合某型航空发动机的简化演算,验证了主导等价类向量方法和框图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工程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涡轮盘低循环疲劳的概率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涡轮盘结构的低循环疲劳设计流程,将概率设计理念融入设计过程中,提出了涡轮盘低循环疲劳的概率设计流程。首先进行涡轮盘结构的优化分析,其中以确定性设计准则作为约束条件;以优化结构方案为基础,考虑参数的随机性,对涡轮盘低循环疲劳进行可靠性分析;以低循环疲劳寿命的可靠度为概率设计准则,对涡轮盘进行反复的设计和计算验证,通过修改结构尺寸完成涡轮盘低循环疲劳的概率设计。同时,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讨论了设计变量的分散性对涡轮盘寿命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结果表明,按照概率设计观点确定的涡轮盘结构兼顾性能和可靠性,在满足可靠度的前提下降低涡轮盘的重量。同时该概率设计流程简单方便,易于工程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工程中截尾概率变量与非概率变量同时存在的情况,给出一种新的截尾概率与非概率混合可靠性模型。在该混合可靠性模型基础上,按照可靠性指标(RIA)法给出双层嵌套可靠性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搜索策略后的ST-Powell优化算法在外层搜索设计变量的最优值,内层采用能保证收敛的改进的有限步长迭代法求解混合可靠性指标。数值算例表明,改进搜索策略后的ST-Powell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性得到显著提升;改进搜索策略后的ST-Powell优化算法与改进的有限步长迭代法相结合求解双层嵌套混合可靠性优化模型的正确性得到验证,且对于非线性程度较高的极限状态函数同样能够得到满足截尾概率与非概率混合可靠性模型指标要求的最优解,并对工程结构算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评估过程中试验数据利用不充分、主观性强、与设计改进关联不足等现状,给出了一种可靠性双线评估方法,在有限试车条件下提升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并从风险控制角度识别出发动机的薄弱环节。该方法采用两条主线开展可靠性评估,第一条线以发动机部组件试验数据为输入,以发动机工作时序为线索,识别发动机故障模式,建立可靠性模型,将部组件故障模式的发生概率带入可靠性模型中,采用不确定性传播算法,得到发动机可靠性先验分布。第二条线以发动机整机试验数据为输入,采用威布尔可靠性评估方法,得到发动机可靠性追加信息;随后采用贝叶斯方法进行双线融合,计算发动机可靠性的后验分布。通过可靠性双线评估方法,扩充了可靠性评估的数据来源,并从风险控制角度辨识了发动机的关键部组件及其故障模式,提升了可靠性评估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峰博  蒋城  马涂亮  梁益华 《航空学报》2020,41(5):623372-623372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离散伴随压力分布反设计优化方法在宽体客机机翼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维构型伴随压力分布反设计与伴随优化相结合的优化设计思路,促进了离散伴随气动优化设计方法的工程化。首先,针对CRM机翼构型进行了三维压力分布反设计,验证了离散伴随压力分布反设计在三维问题中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其次,应用提出的新的优化设计思路,在某宽体全机构型两点气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引入压力分布反设计约束方法,改进了机翼压力分布和低马赫数的阻力蠕增特性,并取得了不错的减阻及阻力发散特性提升效果,提升了优化构型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