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是飞机事故的多发阶段,大量统计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安全事故发生在飞机起飞着陆阶段,这就要求起落架系统具有极其高的安全特性。起落架作为飞机安全飞行的关键部件,其受力情况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故障率高。结构强度作为起落架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直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本课题以直升机半摇臂式起落架作为研究对象,将工作重心放在起落装置的结构强度虚拟试验上。通过LMS Virtual lab、nCode及Nastran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起落架通常约占飞机总重的3~5%,但它只承受地面载荷,在飞行中毫无贡献。为减轻结构重量和压缩收藏空间,选用强度高,弹性模量高,价格相对低的超高强度钢就不可避免。目前,起落架已从静强度设计发展为安全寿命设计,选材也从简单的静强度要求提高到对综合力学性能的要求。但在选材和设计中,首先遇到的仍是材料的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3.
串列多支柱主起落架布局飞机的起飞载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念奎 《飞机设计》2009,29(4):26-30
大型军用运输机、民航客机广泛采用可视为前三点式(前起落架组、左主起落架组、右主起落架组)的多支柱起落架布局方案.通常,此类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高达数百吨,起飞滑跑速度也较大,因此,起飞情况是起落架强度设计的重点.本文基于前三点式起落架计算理论,以及对An-124、An-225飞机起落架设计方案的研究,提出一类串列多支柱多轮主起落架的起飞情况地面载荷算法.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些飞机零部件来说,采用喷丸强化工艺可大大提高其抗疲劳强度,这是使用喷丸机的主要原因,也是航空制造规范的强制要求.飞机起落架是这类零部件中比较典型的一类.  相似文献   

5.
由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局[1985]235号文下达的、由六一一所总负责编写的最新大型工具参考书《飞机起落架强度设计指南》将于1989年5月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系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内长期从事飞机起落架设计、分析、试验和研究工作的一批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四年时间集体编写的有关飞机起落架强度设计的专门著作。  相似文献   

6.
四轮起落架飞机地面滑跑转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飞机对其地面滑跑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要求能够在条件更加苛刻的环境下运行.以四点式起落架布局飞机为研究对象,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原理,推导该飞机地面滑跑时两个前轮之间的转角关系.在Adams/Aircraft中建立四点式起落架飞机虚拟样机,并进行其地面滑跑仿真分析.探讨四点式起落架飞机不同前轮作为主动操纵轮时,对转弯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滑跑条件下,当前轮操纵转弯时,四点式起落架飞机比常规的前三点式起落架飞机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当主轮差动刹车转弯时,四点式起落架飞机的转弯半径略大于三点式起落架飞机;四点式起落架飞机的两前轮同时为主动操纵轮时,飞机的转弯半径最小.  相似文献   

7.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保证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吸收飞机在着陆及地面运动时产生的撞击、跳动以及摆振能量,改善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在过去,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低,对飞机气动外形的要求不十分严格,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起落架暴露于机身之外.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飞机的阻力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时,暴露在外的起落架就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气动性能,阻碍了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以最小的重量和最小的贮存空间来满足飞机的性能要求是起落架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对起落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空间位置以及起落架在收放过程中的包络空间无法做出精确的事先估计,在飞机总装时常常出现零件间干涉,达不到预期的设计效果而需不断修正.起落架与飞机总体间的协调主要靠制造样件反复测量和修正,这种设计方法周期长、效率低且成本昂贵,已经很难适应新型飞机起落架的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8.
某型民用运输机主起落架连接区结构静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静力试验是飞机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验证飞机结构强度和静力分析正确性的重要手段。为验证某型民用运输机主起落架连接区结构满足静强度要求,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正确性,在静力试验飞机上进行了主起落架连接区结构静力试验。通过全机有限元模型和细节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进行加载、应力\应变、位移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值的分析对比,计算值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起落架是飞机起飞和着陆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安全。本文针对某飞机依据强度和刚度规范设计出的起落架在某次着陆阶段出现的损伤故障,利用飞机的飞参数据,从中提取飞机着陆时的姿态与运动信息,分析飞机起落架的地面载荷信息,从而为故障排查提供参考和输入。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会出现的三向载荷复合作用是导致该起落架结构损伤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舰载战斗机是航空母舰上的主要武器,为满足舰面起飞、着舰和停放等要求,舰载机需围绕起落架系统、拦阻钩系统和翼面折叠系统等"特征结构"进行设计。先进舰载战斗机着舰冲击能量是陆基飞机的6倍以上、拦阻带来的水平载荷超过陆基飞机的15倍,因此特征结构的高载荷对强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舰载机"特征结构"及"特征载荷",开展了主要的设计工作,包括:"特征载荷"计算,即起落架载荷、拦阻载荷和折叠载荷计算;"特征结构"的强度设计及试验验证,包括起落架系统、拦阻系统、翼面折叠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静/疲强度分析、折叠翼面的非线性颤振分析以及综合试验验证;"特征载荷"对其他机体结构强度的影响分析,包括着舰载荷对起落架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载荷对后机身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拦阻着舰的全机动力学响应以及着舰载荷与拦阻载荷的共同作用对全机结构强度的影响;体现舰载机"特征结构"强度特点的试验验证方法等。上述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先进舰载战斗机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