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三股流喷管的流动与噪声机理,增加倾斜结构对流动与噪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第三股流的引入虽避免了高速风扇流与自由来流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喷流与自由来流间的掺混强度,但受轴对称式结构限制,小涵道比的第三股流沿周向均匀分布,其在各方向上的降噪效果有限,对喷管总声压级分布的影响较小。增加第三股流通道倾斜结构,其涵道比增加,喷管下侧主流核心区末端与自由来流间掺混强度降低,30°观测角下的总声压级较轴对称式的下降约2.6dB。考虑第三股流的涵道比匹配,对倾斜结构进行控制涵道比与出口气流角度的型面设计,喷管下侧主流核心区末端与自由来流间掺混强度的降低幅度低于不控制涵道比倾斜结构,30°观测角下的总声压级较轴对称式的下降约1.5dB。  相似文献   

2.
喷管超音段壁面排气引射冷却方案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常温条件下,对3种轴对称收扩喷管超音段壁面排气引射冷却方案(缝隙式气膜冷却、离散孔式气膜冷却和冲击—气膜组合式冷却)的气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冷却方案的推力系数、壁面压力分布和抽吸特性以及冷却气流量对这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轴对称收扩喷管相比,采用排气引射冷却的喷管具有更好的推力特性,3种喷管的抽吸特性都优于轴对称基准喷管。   相似文献   

3.
数值研究了涡扇发动机轴对称引射收敛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排气系统的流场计算采用商用数值模拟软件,红外辐射特性计算采用自主开发的软件NUAA-IR,计算分析了轴对称收敛喷管和引射收敛喷管在3~5μm波段红外辐射特性以及喷管内不同固体壁面在探测方向上的红外辐射贡献.结果表明:引射收敛喷管的红外抑制作用主要在于引射加强了尾喷流与环境大气的掺混,减小了尾喷流的长度,降低了燃气流的红外辐射;引射收敛喷管对喷管内固体壁面的遮挡以及降温作用很小,只在方位角为20°方向上对内涵壁面、外涵内壁等中低温壁面有效;引射收敛喷管的总积分辐射强度在方位角为0°~15°范围内与收敛喷管几乎相等,在其他方位角范围内均小于收敛喷管,且在方位角为40°方向上降低幅度达到最大,约为34%.   相似文献   

4.
喷管超声段壁面冷却热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温条件下,对三种轴对称收-扩喷管超声段壁面排气引射冷却方案(缝隙式气膜冷却、离散孔气膜冷却和冲击-气膜组合冷却)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冷却方案的壁面压力分布、壁面温度分布和红外辐射特性,以及冷却气流量对这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排气引射冷却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喷管的壁温和红外信号特征,其中缝隙式气膜冷却的应用前景最好,离散孔式气膜冷却值得深入研究,冲击-气膜组合冷却不适合作为喷管排气引射冷却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5.
波瓣喷管引射-混合器的数值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理论预测波瓣喷管引射一混合器引射流量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计算过程中.主流进口采用速度边界条件,二次流进口采用总压压力边界条件,混合流出口采用静压压力边界条件,两者均设置为环境大气压力,与相关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仅相差10%左右;同时通过改变混合管结构参数.得到了该参数对引射一混合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揭示了波瓣喷管有利于强化引射一混合的内在机理,计算结果符合物理过程本质。研究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引射流量比和揭示混合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6.
赵一鹗  余少志 《推进技术》1996,17(6):40-42,68
用按物理过程作时间分裂的无粘-粘性分数步法求解可压缩N-S方程,无粘步用高效欧拉算法解欧拉方程,粘性步用全隐格式解抛物方程;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消除由分步法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容性,文中给出了轴对称喷管内外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环型超声速空气引射器零二次流流场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方程和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环型超声速引散器零二次流的流场结构及盲腔压强的变化,空间上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耦合求解,时间上采用显示的Runge-Kutta方法进行迭代推进。结果表明,引射器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启动后的盲腔压强与引射气流总压之比为一常数;喷管马赫数不变情况下,喷管出口面积与混合室入口面积比越小,盲腔压强越低,扩压器性能越好,启动要求的总压越低,对超声速空气引射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按物理过程作时间分裂的无粘-粘性分散步法求解可压缩N-S方程,无粘步用高效欧拉算法解欧拉方程,粘性步用全隐格式解抛物方程;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消除由分步法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不相容性,文中给出了轴对称喷管内外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仿真研究了跨声速飞行状态下(Ma=1.2)一种带间隔式进气门的引射喷管流动特性,获得了二次流对三次流流动状态、喷管流动结构以及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带有间隔式辅助进气门的引射喷管内部存在显著的横向流动,诱导产生了多对流向涡结构,沿着流动方向流向涡的尺度逐渐减小。主流始终处于过膨胀状态,主导了引射喷管的内流流动,并和二次流之间形成了一道剪切层结构。随着二次流落压比的升高,二次流和三次流流量增加,其对主流的束缚作用增强,主流过膨胀现象得到有效抑制,推力性能从0.698增加至0.819。  相似文献   

10.
在低落压比状态下,对有无辅助活门的两种串联式TBCC组合喷管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包含辅助活门的串联式组合喷管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其壁面沿程压力分布与波系结构的变化情况,探究辅助活门对串联式组合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辅助活门结构减少主流喷管外壁面的流动分离区范围,有效的提高了组合喷管内推力。带辅助活门型组合喷管能够引射环境气流,减少引射喷管壁面的回流区范围与底部阻力,从而减少推力损失,提升组合喷管整体性能。提高次流压比或降低主流压比,主流喷管出口处欠膨胀程度降低,声速线往下游方向移动,主流流量减少。提高主流压比或者次流压比都能使辅助活门引射环境气流量增加。辅助活门进气通道距离会改变次流射流与引射喷管的相对位置,距离过小或过大都会造成引射环境流体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11.
离散气膜孔下游边界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型热线测量了离散气膜孔下游边界层内的湍流量,将热线探头绕轴转三个角方位以感受三维湍流场信息。结果表明,边界层内湍动能分布呈反“S”形,吹风比和孔排数对参数分布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在很长距离上不消失,所以,常用的k-ε模型不经修正不能正确预计这类边界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可控热脉冲输入临界层的方法研究了平板层流边界层的稳定性与转捩。主要结果说明在扰动增长的初始阶段,即使有三元扰动分量的存在,二元线性理论仍适用。研究还表明次谐波转捩出现在较低的起始扰动水平或较低的雷诺数,所以不论对人工转捩或转捩抑制都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有摩擦弹性接触问题的增量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海凌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5,16(3):105-109
 指出应用全量变分法于有摩擦弹性接触问题是不能普遍适用的,提出了这一类问题增量变分法的数值解法和适用于增量法的库伦摩擦力的正则条件。对可转变的边界条件限于较简单的有限个离散点的情况,可采用状态试凑法来确定可变约束条件的状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增量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计算实际机翼湍流边界层流动的积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拟坐标变换掺混方法,计算任意外形机翼的三维边界层流动,亦适用于边界层外流为位流或非位流情况。对C-5A机翼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同微分方法可以比拟的计算精度。并分析了在亚音速情况下粘性对机翼升力和力矩的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炬  吴岳庚  运启生 《航空动力学报》1987,2(2):170-172,191
在某型双转子涡喷发动机上,进行了稳态复合式诱喘方法的试验研究,即把涡轮Ⅰ、Ⅱ级导向器和尾喷口流通面积,按相同于设计状态的百分比缩小,同时向主燃烧室里喷水,诱使喘振发作。缩小数值应恰当,大了会造成不喷水时发动机严重超温,小了会造成水起不到明显堵塞作用,不易逼到喘振点。这个百分比缩小值可以事先估算。   相似文献   

16.
涡与涡以及涡与附面层之间相互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涡由叠合式三角形涡流发生器产生。对涡与涡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反向旋转涡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相邻涡之间向上或向下速度增加。同向旋转涡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相邻涡的干扰,使涡变弱。对涡与附面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涡改变了附面层的速度分布,使附面层内层速度分布饱满,减小了附面层形状因子。附面层对涡的作用使得涡的耗散大大加快,涡量减小,涡核半径变大,涡的有效作用距离减小。   相似文献   

17.
曹维嘉  龚尧南 《航空学报》1988,9(9):418-423
 利用格林积分导出的液体内部扰动压力函数作为测试函数,通过变分得到一组具有对称系数的代数方程,将该方程同梁的有限元振动方程联立后,即可求解梁在液体中的耦合振动问题。本方法具有未知数目少,数据存储和计算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层合圆板三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层合圆板三维非线性问题的解析方法。分析了中等大挠度的几何非线性问题,采用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来满足三维弹性理论基本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得到了受横向载荷作用的正交各向异性单层固支圆板和层合固支圆板的高精确度三维非线性解析解,并图示出了板中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该解析方法对于求解层合板的三维非线性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张慧骝  曹起鹏 《航空学报》1988,9(3):103-107
 本文给出一种带小分离气泡的任意翼型粘性跨音速绕流的计算方法,采用有粘-无粘干扰迭代的概念。无粘流的全速势方程用AF差分格式在保角变换法生成的计算网格中求解,粘流附面层方程用C-S盒式法求解,用逆算法消除分离点处的奇性。本文对Ma_∞=0.8,Re_∞=2×10~6,迎角α=3.5°和4°的NACA64A010翼型粘性绕流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ANIMPROVEMENTFORLOWER-ORDERPANELMETHODBASEDONTHEDIRICHLETBOUNDARYCONDITIONXuMingchu,GuWenying(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Un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