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6,(11):41
自1956年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以来,如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从无到有.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伟大成就,并培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此.2006年6月8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2枚,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3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逝世1周年纪念日,2011年12月11日是钱老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深入宣传钱老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深入宣传钱学森同志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与爱护,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科学发展,勇于自主创新,为实现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本刊在"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课题组的帮助下,编撰"回忆与钱老在一起的日子"专辑,以飨读者。并欢迎各位航天前辈不吝赐教,贡献美文。  相似文献   

3.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8-41
如何通过“嫦娥工程”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何配合卫星科学探测,普及科学知识?国防科工委有关部门经过精心的策划,决定配合“嫦娥一号”卫星执行绕月飞行和科学考察任务,一方面,通过群众喜爱的语音形式,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将结合飞行任务适时地向公众普及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太空探索》2004,(8):2-7
为了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国防科技知识,宣传国防科学技术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全民中树立居安思危、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刊特发表本文。  相似文献   

5.
王祖远 《飞碟探索》2012,(11):62-6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H.G.斯托克是一名英国海军中校。在一次战斗中,斯托克被土耳其人俘获,经过数次转移,最后被关押在土耳其中部的艾菲蓊·卡拉·希沙战俘营。在战俘营中,斯托克结识了一位英格兰人,一位苏格兰人。斯托克是爱尔兰人,他们三人民族不同、性格各异.却都暗暗下了决心,遇到机会便结伴出逃:  相似文献   

6.
当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道:“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他还在诗歌《仰望星空》中写道:“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相似文献   

7.
五轩 《太空探索》2010,(4):39-41
重要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而历史则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程.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神舟七号在太空翱翔,4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实现了巨大转变,屹立于东方的中国已成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大国,这与4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横空出世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伪卫星辅助的北斗定位系统的GDOP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建成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于卫星数目有限,不能实现实时三维无源定位.若利用地面伪卫星辅助,则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在地面伪卫星的作用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无源定位.卫星定位系统的精度等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位卫星的数目和几何布局,而GDOP正是衡量定位卫星几何布局优劣的一个量度.本文从GDOP的角度研究了不同伪卫星位置及布局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得到的结论为合理设置伪卫星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狼星之谜     
土著神话讲述人类文明起源 西非马里共和国尼日尔流域的荒凉高原地带居住着一个名叫图根族的未开化民族。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神话口授中融入了惊人的现代天文学知识.图根族人是怎样知道这一切的?  相似文献   

10.
武轩 《太空探索》2005,(12):16-18
从1999年以来,神舟飞船共进行了六次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研制和试验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以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潜艇航母是现代海军兵器发展中的一个美好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进行过许多不懈的追求。尽管至今尚未出现过一个完美的潜艇舰载机系统,然而这种努力却在现代兵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北辰 《飞碟探索》2008,(3):20-21
在埃及文化中,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两条蛇控制的,一条象征着正义,一条象征着邪恶,白天和黑夜就是它们之问相互斗争呈现给我们的景观。在非洲东海岸,也有一个民族树立了相似的宇宙观,它们认为宇宙就是一条蛇围绕的世界,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很多民族的宇宙观都紧密地跟蛇联系在一起,这种既是邪恶的、也是高尚的动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敬畏,它主宰着宇宙的命运,它也同时代表着宇宙的神秘:  相似文献   

13.
埃文克人的世界●〔俄〕K.瓦尔拉莫娃很久以前,西伯利亚北部的埃文克民族认为,太阳、月亮和天空是他们在天上的祖先,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大地上一切生命的起源。他们居住在广漠无垠的上界“乌古布加”,那儿有他们自己的原始森林、河流和大海。在“乌古布加”下面,则...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冷战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很难想象俄国人已经不是我们的最大敌人了,随着时光流逝.有关苏联的记忆已经慢慢淡逝了.现在俄罗斯成了我们的朋友.作为一个轻武器大国.俄罗斯拥有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和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了解了大量原苏联/俄罗斯轻武器发展的状况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另一个国家一中国。由于现在公开的中国轻武器资料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我决定去为大家揭开这个神秘国家轻武器研究的面纱。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机载多目标跟踪数据处理器的实现算法.这个处理器是用专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30实现的,其输入的观测数据是由雷达视频回波信号经过数据采集、信号检测和目标参数提取后得到的测量数据.在实验室环境下,当信噪比为3:1时,此数据处理器在100km距离处的滤波估计误差为50m,方位估计误差达到半功率波束度宽的.  相似文献   

16.
宇宙、人的深层次中,隐藏着诸多奥秘。贯穿在这些奥秘之中的,是一个根本的奥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它像一条无限长的无形的线,把宇宙、人的一切都串连起来。它几乎就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总是要不断地思索和询问:是物质制约精神,还是精神制约物质?或者它们是相互制约的?精神可以还原为物质吗?人可以还原为细胞、原子甚至夸克吗?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电脉冲吗?人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点化学成分的作用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吗?有没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或独立于精神的物质?精…  相似文献   

17.
天,是古往今来最经久不衰的话题。原始人类心目中的宇宙就是天地,天地便是宇宙。宇宙包括着天地乃至自然万物,也包括着人类及其一切生命。世界上无论任何发展阶段的民族,差不多都有代表他们宇宙观的“开天辟地”般的神话。 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漫长的社会生产及生活实践的发展史。因而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就显得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民族神话画卷。  相似文献   

18.
大功率无线电波与低电离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地面入射的大功率无线电波能加热电离层等离子体,引起电离层电子温度和密度的扰动,实现电离层的地面人工变态.本文中,着重考虑电波和电离层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吸收,构造一个自治的相互作用模型,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加热电波作用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白天低电离层电子温度和由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电子密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白天低电离层,电波的自吸收在90km以下比较显著,而最大温度变化在70km高度上,大约增加了2倍.在α复合的假设下,电子密度变化幅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70km处,大约增加55%、120km处则为4%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100年之前,大概还没有人知道奥尔梅克民族。但是在现在,大家却都认为奥尔梅克人是美洲最古老文明的创造者。大约1400年前,欧洲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未开化的状态时,在大西洋的另一边,一种光芒四射、辉煌璀璨的文化已经在蓬勃发展,有着15万~20万人口的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已经建立。那里有数不清的宫殿、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以及冠绝一时的制造业,特别是那座在阳光下闪烁生辉、宏伟壮丽的太阳金字塔,屹立在特奥蒂瓦坎中心.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天路标识。  相似文献   

20.
意念不但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作用,而且还能治疗许多种疾病。科学家所做的意念对身体产生影响的实验,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精神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精神可以转变为物质,反过来说物质也能够影响精神。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威格纳博士所说:“人类具有一个非物质的意识力,它确实能影响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