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接77期) 日本海军航空兵在发展初期以英国为楷模,命名体系较复杂,有编号、试制名称和制式名称之分,其中最主要的是军方列装后的制式名称。 1921年,日本海军开始使用由列装年号(大正年号,大正 10年为公元 1921年)和机种组成的制式名称。如英国人史密斯为三菱公司设计的“10年式舰载战斗机”、“10年式舰载鱼雷机”和“13式舰载攻击机”等等。这种方式一直到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后才改为以昭和年号命名(如 1928年列装的中岛“3式舰载战斗机”A1N等)。从1928~1942年,又改为…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中飞得最快的日本飞机,恐怕要数日本陆军的“疾风”战斗机了,它由中岛飞机厂研制生产,制式型号为:四式单(座)战(斗机),代号(?)-84(读作Ki-84)。盟国称为HAYATE。  相似文献   

3.
战斗机,亦称歼击机,旧称驱逐机。主要用以歼灭空中敌机和飞航式导弹,还可以用于遂行对地攻击任务,其特点是机动性好,速度快,空战火力强,是歼击航空兵抗击敌空袭,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的杰出兵器。 在军用飞机的大家族里,无论从数量、作用、技术和发展速度等方面来看,战斗机堪称为佼佼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斗机击毁的飞机占被毁飞机总数的70%以上。大战结束时,各主要参战国的航空兵中,战斗机航空兵部队就占了50%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歼击机航空兵在空战中所歼灭的敌机,就占其击落飞机总数的57%。  相似文献   

4.
图片消息     
JAST计划进展 目前,美国各个飞机制造商都在探索新的方法希望能得到JAST(联合先进攻击技术)计划,研究范围从一种全新的多任务战斗机到新的武器系统及电子设备。 波音军用飞机分部把它的JAST工作集中于一种模块式的飞机布局:用常规的战斗机布局满足空军的需要,用短距起飞及垂直着降布局满足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要求。波音的一个发言人声称,他们的这种低成本、多任务模块式战斗机可望于1996年初生产出原型机。该发言人说,这种概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2009,(8):5-5
波音公司鬼怪工程队最近公布了被他们称为第五代战斗机的F/A-XX的方案图(上图).该方案是根据美国海军去年提出的需求而设计的.即需要一种在2025年之后逐步替换现役F/A-18E/F舰载战斗机的后继机。当时美国海军曾表示,还未确定F/A-XX是采用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如果是无人驾驶飞机,至少具有50小时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军事航空应用最广泛、发展最快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和水上飞机等都获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并获得大量生产。由于军事思想和战略方针上的差异,各国在军事航空技术和装备方面各有侧重──如苏、德和日本,就比较忽视大型远程轰炸机的研制与生产. 日本战时飞机发展的重点始终是(陆基或舰载)战斗机、攻击机、轻轰炸机和反潜水上飞机等等,虽然在30年代的军备发展计划中普提及希望其陆航到1942年能拥有30个重型轰炸机中队和2个超重型轰炸机中队,但这一目标始终没有实现。 R本的轰炸机基本…  相似文献   

7.
战斗机空地勤人员训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训练效率、效果对战斗机装备部队后快速形成战斗力有着重要影响。由于舰上空间限制,舰载战斗机不能大量装备模拟训练设备,因此大力发展基于PC的便携式辅助训练系统,丰富舰载战斗机航空兵训练手段、创新训练内容成为了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飞机系统结构复杂、舰上维修训练空间缺乏的现状,提出并设计舰载战斗机航空兵便携式辅助训练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满足航空兵日常座舱操作训练、维修训练,还能满足理论知识学习,其基于PC的架构设计易于部署,也节约了经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9,(2):6-6
美国《空军》杂志执行主编Adam J Hebert在题为“战斗机划代“(Fighter Generation)的文章中提出了他对于战斗机划代的看法。他认为.战斗机划代应以喷气战斗机开始投入使用为起点,根据飞机的先进性和能力以及投入使用的时间分为以下五代。  相似文献   

9.
这种轻型战斗机具有对空对地多用途能力,精选远耦合鸭式布局使飞机实现了超音速巡航,飞机的无顾虑操纵和最新先进武器使其空战效能将是改进型第三代战斗机的1~2倍,对地作战效能将是1.25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新型战斗机敏捷性评估方案并讨论评估方案对战斗机设计产生的影响,未来空战中要获胜就要求将飞机的机头,武器首先指出敌机,首先指向敌机就意味着具备了先敌发射的机会,全向攻击导弹(如AIM-9L)出现后,就对战斗机提出了指向-发射能力要求,指向敌机后全向攻击导弹可以从任意方向发射,其中包括飞机迎面遭遇情况,飞机速度较低时,未来战斗机可以利用它在较大过失速迎角(可达90°)下飞行的能力来提高其机头指向能力,未来过失速技术(PST)战斗机的操纵需要推力矢量动力装置和相应的操纵技术,它们使飞机具有了过失速机动能力,文章分析了战斗机的敏感性,并在大于和小于失速迎角这两个范围内评估了它对设计的影响,介绍了一些战斗机敏感性评估方案,在小于失速迎角范围内,用于表征俯仰敏捷性的参数有指向裕度(PM),相对能态(V/Vc)和作战循环时间(CCT),用于表征滚转敏捷性的参数有后向间隔距离(RSD),在大于失速迎角范围内,确定出的关键性能参数为迎角变化率能力,以较大的迎角变化率进入的过失速机动在发射位置具有更长的时间-这是一个性能优势,形成俯仰和偏航矢量控制功率需求设计曲线的假设前提是仅使用推力矢量就有可能实现过失速迎角下飞机的操纵,讨论了应用敏捷性(一般情况下和过失速情况下)方案对未来战斗机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乌米格—15(MUr—15y)飞机是苏联生产的米格—15(Mur—15)战斗机的教练机型.1949年5月23日首次试飞.原代号为伊—312(—312),装备部队后,命名为乌米格—15.凡苏联战斗机的教练型,名称之后都加以俄文字母“Y”(音乌)是俄文(教授)的词首(见下页上图).乌米格—15飞机在米格—15的前机身上增设了前后串置的双座舱.前舱供学员乘坐,后舱供教员乘坐.前后舱均设有弹射救生座椅.在紧急跳伞时,必须在后舱飞行员脱离飞机之后,才允许前舱飞行员跳伞.否则,将造成飞机因重心后移而失去稳定,致使后舱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姿态.北约组织为乌米格—15飞机所起的绰号是  相似文献   

12.
今日航空兵     
自从飞机用于战争之后,也就随之诞生了装备军用飞机而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或部队,称为航空兵.由于航空兵具有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能协同地面部队和舰艇部队遂行作战任务,也能单独作战.所以,它不仅是空军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陆军、海军和防空军的一个重要兵种.至本世纪90年代初,航空兵已有80多年的历史.随着航空兵器的发展,航空兵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世界许多国家在各军种中竞相发展航空兵.现代航空兵,控装备和执行任务的不同,一般分为歼击、强击、轰炸、歼击轰炸、侦察、运输、反潜和水鱼雷航空兵等.按隶属关系的不同,一般分为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空军航空兵和防空航空兵等.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政府终于公开了保密近5年之久的米格1.42第五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的外形,并声称将在3月份进行首飞。尽管如此,该计划的详情仍然是俄罗斯的“高级机密”,它的许多特性仍然是个谜,所以本文所介绍的一些性能与有关资料,大都是基于俄方公开的内容初步分析和猜测的,仅供参考。出台背景──内外压力1.42工程又称为MFI(多功能前线战斗机)计划,起源于80年代初期。当时的苏联政府决定要研制一种米格-29和苏-27的后继机,能够对付美国可能研制的F—15后继机的ATF(现在大家都知道是F—22)。当时的国防部和米格及苏霍伊两大战斗机…  相似文献   

14.
汉莎技术培训和海航集团近期正式签署了组建中国飞机维修培训合资企业的协议,为快速发展的国内民航业组建飞机维修人才培训企业。新组建的合资企业将命名为”汉莎技术培训(中国)有限公司”.并计划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空》2012,(2):8-8
1月31日,法国官员证实,印度的中型多用途作战飞机(MMRCA)项目招标最终选择了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战斗机,而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出局。该项目的总采购量为126架.印度也因此成为“阵风”战斗机的首个海外买家。  相似文献   

16.
“狂风”战斗机是一种双发、双座超音速可变后掠翼多用途战斗机。“狂风”战斗机最早由英国提出设计方案,英、德、意联合研制、生产,用于替换这些国家原有的2290架F—104战斗机。1969年3月,英、德、意联合组建了帕那维亚飞机集团,英国和德国各占42.5%的生产份额,意大利占15%的生产份额。“狂风”战斗机主要特点有:双发(RB199涡扇发动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地形跟随与测绘雷达。这些是“狂风”战斗机实现超低空、跨音速突防的基本保证。此外,“狂风”战斗机具有反向推力特性,可实现短距着陆。“狂风”战斗机的基本型是攻击…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空》2012,(4):23-23
本手册收录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使用或正在研制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特种飞机、教练机、加油机、运输机、公务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系统等10个大类的航空器.454个机型.介绍了各机型的编号与名称、研制厂商和供应商、研制生产、主要改进改型、  相似文献   

18.
无人战斗机述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无人战斗机(UCAV)是一种全新的空中武器系统,现阶段主要功能是实施防空压制和纵深打击。20世纪90年代,美国抢先将其列入军事装备发展计划,引起各国军界极大关注,兴起了世界范围的研制UCAV热潮。本文参考国内外公开文献和网上检索到的有关UCAV资料,从以下七个方面论述UCAV研发中的一些主要问题:1.无人战斗机概述 2.无人战斗机发展的背景与原由 3.无人战斗机的战术技术要求与作战特点 4.无人战斗机研发的技术途径 5.各国在研的各种无人战斗机方案 6.无人战斗机研发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7.结束语  相似文献   

19.
每当提起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大家总是首先联想到英国的“鹞”式和前苏联的Yak-38,但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有很多国家尝试过制造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本文的主角──德国VAK-191B就是这时的产物。 1950年代,很多北约组织国家的空军装备了大量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制造的G.91型攻击机,但是这种由F-86战斗机发展而来的攻击机性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于是在1961年8月,北约国家联合推出了VAK-191计划(VAK是德文Vertikal startendesAufklarungs—u…  相似文献   

20.
图片消息     
《国际航空》2009,(12):6-6
苏霍伊和米格公司将于2012年合并 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计划于2012年将苏霍伊和米格两家战斗机公司合并成一个业务单元。UAC在10月通过股票市场再融资取得了米格公司的控股权。根据UAC董事会在11月末达成了重组改革策略.在2010年至2012年之间,公司将建立3个独立业务单元:商用飞机、特种飞行器和战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