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客话民航”活动自1993年在民航全行业开展以来,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1年,11年来,有来自全国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共计上百万人次的旅客参加了此项活动。它成为联系政府、企业和用户的纽带和桥梁,促进了民航与旅客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民航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2月18日,民航2003年“旅客话民航”评价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各航空公司、机场的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民航总局、民航航空安技中心、民航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质检局、中国质量协会等单位领导也出席了会议。今年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10周年,是中国消费者协…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05,(8):20-21
《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将于2005年8月20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民航企业联合重组改制应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许可;其中民航企业公开发行募集股份和股票上市应经民航总局审核。未经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许可、审核,民航企业不得联合重组改制。已经许可并联合重组改制的民航企业应接受民航总局或民航地区管理局的监管。《民用航空企业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确定了属地管辖的原则,即在一个民航地区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民航企业、机场的联合重组改制由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许可审批和检查监督。跨民航地区管理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国内民航维修业的新特点,提出了今后民航维修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其中就飞机改装设计和维修业务自主创新进行了重点论述。针对目前国内民航维修业的现状(获批维修企业约360多家,2009年维修业产值近19亿美元),中国民航局提出了两大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在全国形成3个以上大型维修集群;到2030年,出现1至2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MRO企业。  相似文献   

4.
民航是科学技术密集、信息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长的行业,实现我国民航由大到强的转变,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建学习型民航企业,是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建立学习型民航企业,通过培训和创新,促进民航企业员工及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用航空》2006,(4):49-52
一、民航用户评价与用户满意指数测评概述民航服务质量社会监督评价活动,以“旅客话民航”为主要载体,深入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到2005年已连续开展民航服务质量评价活动13年。为了不断提升用户满意度测评的科学程度和工作质量,自1999年6月起民航参评企业参加用户满意指数的研究开  相似文献   

6.
<正>从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航空劫机事件频繁发生,劫机永远是威胁民航安全的一个巨大的阴影。2013年民航局颁布了一项最新的关于民航安保的规章CCAR-343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随着中国近期反恐形势的逐渐严峻,做好应对劫机突发情况的准备势在必行。目前对于劫机处置能力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对民航劫机事件的处置程序、紧急突发民航公共事件的处置机制以及对于民航反恐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民航实行以军队领导为主的的政企台一管理体制,基本上在国家财政补贴下维持和发展。1979年国务院召开民航改革会议,宣布民航与空军分开,改变领导体制,民航开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1980年2月,中央作出’民航要走企业化道路1的重要决策,对民航改革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87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民航总局《关于民航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实施步骤的报告》,民航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机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包括实行政企分开,组建航空公司和机场,允许其他企业进人航空市场,在市场进人、航线进人、机…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反映国内民航维修业的现状,本刊于今年6月份启动了备受业内关注的两年一次的《国内维修企业能力调查》。在各维修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查,《2015国内维修企业能力调查》圆满结束,全文刊登于本期(见本期插页)。本此调查共选取了国内民航维修业各业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50多家优  相似文献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董事会办学机制,1994年3月,由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以及全国各大航空企业等27家单位组成民航学院董事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作为民航系统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在民航学院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短短几年内发展迅猛,成绩显著。 董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对民航学院办学方向、教学科研、经费使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决策,对民航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94年3月首次民航学院董事会  相似文献   

10.
Top 10 News for China Civil Aviation 20011. 民航改革快马加鞭Civil Aviation Reform Speeding Up 中国民航企业改革重组进入快车道 2001年,民航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4月27日,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在北京宣布,民航直属航空运输企业暨服务保障企业改革重组启动,包括国航、东航、南航、西南航、西北航、北方航、云南航、新疆航等在内的民航直属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中国航材总公司、中国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中国民航结算中心等在内的民航直属服务保障企业均参与改革重组,这是中国民航从1987年以来规模最大也最为复杂的改…  相似文献   

11.
2005年航空客运市场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用航空》2006,(2):43-4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的需求是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导向。企业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市场,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才能赢得市场,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在“2005年旅客话民航”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中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狼"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明显地感到了来自全球化的压力,很多企业在迫切地寻找适合自己最佳的发展之路。民航三产也是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一分子,应对全球挑战,在竞争中逐步做大做强是世界的潮流,也是民航第三产业的唯一选择。实际上,  相似文献   

13.
ACommentonCAACReform'sCapitalOperating80年代后,中国民航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将行政管理与航空公司及机场分开,组建了6家骨干航空公司,积极支持地方兴办民航企业,改变了独家经营的局面,使中国民航取得了20余年的高速发展。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航企业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运行效率低等深层次问题开始凸现出来,1998年,民航多数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始下滑,民航改革已进入到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民航企业机制的转变和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研究(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提高中国民航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一)加快制定和完善民航经济管理法规,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截止到目前,民航已有法律1部,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29件,规章和规章性文件150多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已经比较齐备,并基本与国际接轨;但是经济管理方面的规定仍很薄弱和缺失。同时,在现有民航法规当中,多数是实体法,程序法比较欠缺。当前,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制建设:一是制定和完善民航反对垄断、推进公平竞争方面的法规规章。公平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民航企业要提高竞争力,需要有公平竞争的法制保障。推进公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民航业国际化、自由化、市场化趋势的加强和竞争的加剧,一越来越多的民航企业开始重视培训工作。然而许多民航企业在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开展培训后,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仔细考查后,我们发现大部分民航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培训计划,但“真正”行之有效的并不多;有些民航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但未与需求“真正”进行很好地匹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要从建设良好的培训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16.
对于1998年整个中国民航企业突然陷入的危机,民航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提出了各种应对策略。笔者对民航企业近十年来的增长模式及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了这样一组互动关系:民航企业的集体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民航市场的发展,民航市场反过来再作用于民航企业。民航企业目前的困境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市场停滞等客观原因,应从自身找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长期缺位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民航走上企业化道路,开启了其后世界民航发展历史上少有的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代。28年来,民航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  相似文献   

18.
民航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民航企业在2022年面临较大的资金和人员压力。以民航企业一线员工工作满意度为切入点,对民航企业一线员工发放调查问卷,选取963份匿名调查样本,通过数据分析,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工作特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薪酬待遇与激励机制、文化认同、沟通机制、在岗培训和员工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建议通过完善民航企业激励机制、推动企业文化创新、发挥工会作用和加强人才在岗培训四个方面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航空客运市场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用航空》2005,(3):20-2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用户和消费者。企业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市场,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在“旅客话民航”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中进行了航空客运市场结构抽样调查。从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以现场发放单页卡和机上《中国民航》杂志两种方式采集信息,其中填写了用户市场信息的有效调查卡共计37233张。下面简要介绍这次航空客运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旅客旅行目的构成2004年民航旅客旅行目的及与前两年的比较见表1。表12004年民航旅客…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意识到高端服务营销对公司的重要意义,据对民航企业旅客价值分析,民航企业的旅客价值有极大的差异性,符合著名的帕托累20/80法则,即"只占全部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