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为差错是飞行事故最主要的致因因素,分析飞行事故中人为差错特点,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对于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分析HFACS模型,把HFACS模型分解为两部分,包括飞行事故差错模式和差错成因。基于HFACS模型,结合专家主观评分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适用于航空飞行事故的人为差错致因分析的综合分析模型。利用专家主观评分法对飞行操纵中的人为差错致因进行分析,利用灰色理论对飞行操纵人为差错的影响要素进行量化排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人为因素分析系统(HFACS)由美国海军航空、FAA在REASON模型基础上开发的航空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讨论了HFACS对商业航空事故、通用航空事故的人为差错分析,以及CFIT与non-CFIT人为差错的对比.分析显示,在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的事故中,不安全行为中的技能差错发生率最高,感知差错和违章在CFIT事故中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non-CFIT事故.  相似文献   

3.
自由飞行是解决航路拥挤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自由飞行环境下对飞行碰撞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根据模糊事故树分析法和各因素对飞行碰撞风险的影响分析建立了自由飞行环境下的飞行碰撞事故树;其次通过计算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来分析基本事件对引起飞行碰撞发生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三角模糊函数模糊化处理基本事件估计概率,计算得到的评估结果表明,方法能很好地对自由飞行环境下的碰撞风险可能性分布进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航空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近年来引发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我国近十年来发生的军用飞机和民航客机的飞行事故,以人为因素造成的占了70~80%。本文援引国内外机务维修工作中因人为因素所发生的典型事例,从三个方面就减少航空器维修人为差错,阐明意义、分析原因、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峰  路坤  徐廷学 《飞机设计》2010,30(1):64-68
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对某型舰载直升机系统的起落装置工作进行了原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舰载直升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事故树,并根据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接着对各基本事件进行了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确定了安全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民用航空得到了迅速发展,集现代科技精华于一身的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不幸的是,航空事故仍然不断发生。通过对全球飞行事故的分析,可以发现近70%的事故是与飞行机组对驾驶舱资源管理不善有关。为此,旨在改善飞行安全、减少人为原因飞行事故的驾驶舱资源管理概念及训练方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民用航空的头等大事。据统计,近些年来,在重大的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中,人为差错已经上升为主要原因。如何减少人为差错,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已经成为各航空企业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创建良好安全文化无疑是两条有效方法。本文结合厦航实际论述了民航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民航企业创建良好安全文化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飞行训练中的机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量飞行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3/4以上的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而其中由于机组配合不当以及对驾驶舱资源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飞行事故占所有飞行事故的70%以上。为了改善民用航空安全形势,有效的减少人为差错导致的飞行事故,美国NASAAMES研究中心在1979年第一次提出了驾驶舱资源管理(CRM)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人为差错管理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为差错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SMS)都是目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本文从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差错事故致因模型以及两种管理方法的过程和手段三方面论述了人为差错管理与SMS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SMS是建立在人为差错管理的基础上;(2)SMS不仅关注一线人员的表现,而且重点关注整个组织建设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3)SMS与人为差错管理不是破旧立新的关系,差错管理是SMS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结论对于更好地理解SMS的内涵和建设有效的SMS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航空的头等大事,是民航永恒的主题,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声誉、经济效益,乃至生存。而人为原因造成的差错事故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想整体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则有必要对其中的人为差错进行分析,并寻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结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人为差错进行分类,发现造成人为差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措施来减少差错、捕获差错、弱化差错。  相似文献   

11.
民用航空器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据资料统计,70%以上的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将是较长时间内影响民用航空安垒的关键要素。人为因素是事故调查和预防的着手点而非终止点。在事故调查中,对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隐含在事故背后“人”的原因,对于进一步减少民航人为差错事故、改进安全措施、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飞行训练 确保飞行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效益是航空公司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飞行安全尤为重要。保证飞行安全的第一要素是人,特别是飞行机组成员。加强飞行机组的培训,提高飞行机组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然而飞行训练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投入训练经费,有些管理者没有认识到飞行训练内涵的经济效益,把训练大纲压缩到最低限度。长此以往,保证飞行安全将是一句空话,经济效益从何谈起?人为因素与飞行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飞行事故中人为因素,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飞行安全的一切人为事件,主要表现为飞行员和飞行活动关联者在…  相似文献   

13.
王传煌 《飞行试验》2004,20(4):40-46
结合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院飞行试验的实际,论述了飞行试验安全保障工作的任务以及如何制订飞行试验安全保障计划和进行飞行试验安全评审,提出了建立飞行试验安全数据库、重视因人的行为差错所造成的事故、将CRM(Crew Resources Management)原理应用于培训飞行试验班子以及关于事故调查研究和人员培训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早期一例涡轮螺旋桨飞机的飞行事故出发,首先回顾了事故发生的过程,然后分析和研究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指出人为差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工程角度出发对民用飞机驾驶舱人为因素设计工作提出一些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赛颖 《民航科技》2005,(3):46-47
空管安全牵涉到方方面面因素,每次事件都有其主、客观因素,由于管制指挥的主体是管制员,所以在各种因素中,人为因素才是影响当前空管工作安全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前空管航空事故和不正常情况机器和设备原因大约占23%,其它原因大约占1.5%,而人为原因大约占75.5%。因此对管制员在管制工作中的人为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减少和防止管制员人为因素造成空管事故的方法和对策,对提高空管工作的质量、保障飞行的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为差错是影响航空安全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文章根据飞机驾驶人因特点,结合具体飞行任务,基于模糊推理系统构建飞机驾驶人为差错风险量化模型,以识别飞机操纵过程中关键人为差错并确定人为差错的风险严重性,进而评估航空飞行安全。该方法不仅考虑了人为差错的概率,还考虑了人为差错对驾驶舱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人为差错概率、差错影响概率和人为差错后果作为驾驶舱人为差错风险评估的量化指标。选择进近阶段任务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描述人为差错风险严重性与风险指标之间的关系,降低了专家判断的主观性对结果的影响,且有效解决了数据不足引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六、角色定位与民航安全关系最紧密的空勤人员、地面人员和各层面安全管理人员(特别是作安全决策的人),在民航安全工作中都有双重角色定位,既是维护安全的践行者,又是葬送安全的祸害者。随着航空技术设备的不断进步,飞机系统失效发生飞行事故的比例大为减少,而人为差错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却增大了。有研究表明,在重复性任务的操纵过程中,人犯错误的频率大约为1%到1/‰之间。飞行员在飞行操纵过程中也不能逾越这个“错误常数”而超然存在。事实上,造成飞行事故的原因,几乎都是人为差错。从这个意义上说,“机组本身比飞机更加危险”。有人形容“…  相似文献   

18.
美国空军自90年代以来因可控飞行撞地(CFIT)事故已损失了4-5架飞机,而瑞典空军发生CFIT事故的次数大约为上述数目的两倍。这说明CFIT不仅是引起民航机失事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军用机机毁人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战斗机因CFIT引起的事故,美国空军、NASA、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瑞典空军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用AFTI/F—16研究机对采用先进计算技术的自动防撞地系统(GCAS)进行了试飞。美国空军发展GCAS由来已久,80年代初发展了可靠的自动驾驶仪和能力有限的GCAS来增强AFTI/F-16低高度试…  相似文献   

19.
<正>安全是航空业永恒的主题,在我国虽未发生过空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但各类不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管制人为差错所造成。因此,探讨导致空管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高空管安全水平大有裨益。为此,本文在相关课题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设计了导致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因素调查表,并对厦门航管站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部分管制员进行了调查,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飞行摸地(ControlledFlightIntoTerriain-CFIT)已经成为商用喷气飞机机毁人亡的主要原因。当飞机无意中撞地或坠海时就发生了一次可控飞行摸地(CFIT)事故。1975年以前,世界范围内的商用喷气机群平均每年发生八次可控飞行撞地事故。近地警告系统(GPWS)在7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它有效地减少了可控飞行撞地(CFIT)事故发生。1974年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要求在颁发飞机执照时安装GPWS,1979年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使用者安装。这以后10年间可控飞行撞地事故每年大约发生四起。目前全球12000架商用喷气飞机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