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第四章“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目标和预期一、“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2002年,中国民航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今年年初民航总局提出了民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实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运输持续 快速发展,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 均增长18.2%,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4年中国民航(未含港澳台地区)运输业务量的三项主要指标已跃居世界第3位,预计今年将升至第2位。“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运输年均将增长14%,航空运输总量将进一步提高。民航运输机队方面,截至2005年8月31日末,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各型运输飞机889架。根据波音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度当前市场展望》的预测,鉴于中国航空客运和货运市场的持续高增长率,中国在未来20年将需要价值2130亿美元的2600多架新飞机,因此如何解决飞机引进问题已…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04,(9):37-38
根据民航总局“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工作的要求,民航安技中心发展研究所“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研究小组积极开展了民航人力资源“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通过对“十五”的回顾及民航现阶段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以及 “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发展的国内国际社会经济环境、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结合民航“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机队规划和机场规划的目标要求,提出“十一五”期间民航人力资源发展思路、建设重点、规划目标,以及2020年我国民航人力资源发展的远景展望。民航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4.
2月14日上午,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媒体的记者介绍了我国民航改革与发展的情况。他重点介绍了中国民航“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以及“十一五”发展展望,并就大家所关心的中国民航安全状况、票价改革、机场起降费、航班正常率、飞机购买、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新闻发布会。高宏峰从9个方面回顾了中国民航“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一是航空运输大幅增长。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2005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  相似文献   

5.
1.中国民航确立“十一五”发展规划China’s11th Five-year Plan for Civil Aviation Unveiled2006年9月28日,民航总局下发[2006]167号文件,正式印发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民航“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划》明确了我国民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航空运输快速增长,质量有较大改善;通用航空总量扩大,结构趋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体制和法制基本完善,行业文化基本形成。到“十一五”期末,行业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国家综合交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世界民航的影响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机场建设》2005,(3):19-19
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总公司主持完成的《新疆民航发展规划研究》课题,获2004年中国民航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研究从机场建设、航线布局和机队配置等方面,对新疆民航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和远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规划,提出了新疆民航发展的主要思路、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研究报告运用中枢航线网络理论,规划了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疆内外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率先将中枢航线网络结构理论应用到我国新疆区域性民航发展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民航强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及新一代民航航行系统的建设,不仅对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培养提出了“量”的需要,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本世纪以来,在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需求呈现不断攀升的势态。据民航相关部门的统计,航线运输飞行人才在“十一五”期间需增加11000名,在“十二五”期间需增加19000名。为满足航空运输发展所需的飞行专业人才,我国在2006—2015年间每年必须培养出3000名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根据当代民航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既往的培养经验,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质”的要素,即…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航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建设在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在民航信息化建设方面将斥资60亿以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定期检查,并随时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保证信息化“十五”建设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分析现有有关信息化评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航信息化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航空市场     
“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将购机400架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包括置换淘汰飞机在内,中国民航将再购进飞机400多架。到“十五”期末,中国民航的客运量将达1亿人次,航空货邮量将到280万吨。去年,中国民航的客运量达6722万人次,航空货邮量达197万吨,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列位次,已从1978年的33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6位,如果包括港澳民用航空的客运量,中国民航市场的客运量达世界第三。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民航大量引进了大中型干线客机,机队结构趋于合理,到去年底,中国民航拥有各类运输飞机257架,现…  相似文献   

10.
《红旗技术》2007,(1):13-13
中国一航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新跨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初步形成核心制造技术领先态势,具备稳定、优质、批量生产交付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系列和相应燃气轮机的能力,初步具备生产第四代军用发动机的能力,有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在“自主创新能力、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职工生活水平”四个方面实现新的飞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国民航完成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中国民航总局与直属的航空公司、服务保障企业和机场脱钩,实现了政企分开。原来“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省(区、市)局”三级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为“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形成了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三级管理与运营的体制框架。为加强航空保安工作,组建了空中警察队伍。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民航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与国际接轨的新的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航空科学技术》2006,(2):48-48
国际航空第四期内容简介:直升机作为世界航空器中一种“多才多艺”的产品门类,在百余年世界航空技术发展和应用历史上,起着其他类航空器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期封面文章以未来战争发展对直升机的要求为前提,介绍了直升机技术现状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走向。为纪念中国航空工业55年的发展历程,本刊编辑专文介绍了55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风雨历程、重要成就和未来前景。本期中,以解读民航“十一五”关键词为主题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民航“十一五”发展的大手笔,值得一读。《航空维修与工程》是中国国内惟一一份公开发行的航空维修类期刊,是连接国…  相似文献   

13.
根据总局“十一五机队规划的制定工作的总体要求,民航发展研究所积极开展了民航“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进行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宏观分析和运量结构与运力投入适应性分析,对民航机队“十一五”期间市场需求、运力引进、飞行员储备和空管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量增长目标、现有机队挖潜目标和机队结构调整目标,为总局制定行业机队规划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民航“十五”机队发展回顾及评价民航在“十五”期间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落实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5年世界排名上升至第2位。与此同时,公众对中国民航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更加关注,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安全、价格、服务等问题,而这些也恰恰是决定中国民航今后能否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讲,三个问题里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好。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民航每百万飞行小时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是0.42,好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7。“十五”期间,中国民航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的次数为0.29,与世界航空…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建设集团公司”)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可以享受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建设集团公司的税负、提升业绩,积极提升建设集团公司发展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截止2007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是目前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潜力巨大的航空运输市场。“十一五”期间,中国每年将新增飞机100-150架,全国机场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4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机场多达77个;据波音和空中客车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内地共需3000多架客、货机;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随着北京燃放烟花爆竹的解禁,在阵阵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2006年。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运输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民航总局有关部门预测,今后5年里,民航将以每年不少于100至150架的数量引进飞机,到2010年,全国民航运输飞机总量将接近1600架,比2005年净增700架左右。因此,飞机维修的业务量也将随之增长。回顾2005年,我国民航维修企业的能力和业务量都有一定增长。中国民航维修业在2005年完成了300多架飞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用航空》2007,(1):20-21
1.中国民航确立“十一五”发展规划;2.民航圆满完成中非论坛保障任务;3.中国民航安全审计试点工作正式启动;4.国内航班提高赔偿责任限额;5.两岸客运包机实现节日化。  相似文献   

19.
谢泗薪  李鹤 《中国民用航空》2004,(11):18-18,20-21
中国民航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管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发展的低效率。为了更好地适应“十一五”民航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在集团重组和机场属地化改革基本完成后,应当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逐步放松管制,营造一个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促进民航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今日的中国民航,以其所拥有的规模、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以及所具有的运行质量,成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航空大国。中国民航发展的这一历史性跨越,也令世界航空界瞩目。面对社会快速变革,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民航企业在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主动,在“十五”期间和未来的十年里要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加强发展战略研究,编制一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适应变化的形势,能对企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的动态发展战略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