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高教机立项论证的需要,对高教机寿命指标要求与如何实现寿命指标的技术途径做了探讨,指出谈寿命不能回避可靠性要求,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问题的技术关键 ,在于后,保证了后才会有前,具有可靠性要求的寿命才是有效,因此,寿命指标必然要受可靠性指标要求所制约,可靠性涉及飞行安全是不能讨论还价的,更不允许没有要求。而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寿命指标主要涉及飞机研制费用和出厂飞机造价,取决于投入的经费额度,它必须以有效的控制灾难性疲劳破坏,以及投入的研制经费和今后出厂飞机造价又是财力可以接受的为依据,给出 飞机结构灾难性疲劳破坏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明确了实现寿命指标的 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防止结构振动疲劳破坏的有关设计技术.包括一般性的设计及工艺原则、结构动力学设计技术、阻尼附加及阻尼结构技术以及其它有关的振动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常用防止静态疲劳破坏的设计技术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工程结构的振动疲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结构振动疲劳问题的概念,指出了它的特点以及它与常规结构疲劳问题的区别,并建议将疲劳问题分为结构静态疲劳和动态疲劳两类。提出了一般结构和薄壁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和试验技术,以及结构抗振动疲劳设计和控制维修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飞行力学专业组成立十年来飞机飞行力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技术成果,提出了飞机飞行力学在“七.五”期间协作攻关的研究重点,作为庆贺专业组成立十周年的一份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5.
整体复合材料件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现代航空航天器的主承力结构,而分层是其最易出现的破坏形式。本文作为整体复合材料结构分层特性综述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虚拟裂纹闭合技术和内聚区模型。论文首先对虚拟裂纹闭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公式和进行数值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该方法在复合材料分层研究中的最近应用情况。其次,详述了内聚区模型的发展历史、本构关系、界面参数,并对最近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结构连接件全寿命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于结构连接件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通过对结构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的研究,提出了连接件疲劳寿命可靠度的计算方法。目前在连接件疲劳分析中既研究裂纹形成又研究裂纹扩展寿命的文章尚不多,本文分别研究了连接件的裂纹形成寿命和扩展寿命,研究了试片裂纹形成寿命与扩展寿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用试片的SN曲线确定连接件裂纹形成寿命的修正方法。在求解全寿命安全余量方程对应的可靠度方面提出了新方法。本文通  相似文献   

7.
国外航空疲劳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侠生  苏少普  孙汉斌  董登科 《航空学报》2021,42(5):524791-524791
航空疲劳问题是影响在研/在役飞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航空疲劳事故为线索,本文论述了航空结构强度设计理念的变革历程以及相应各时期的航空疲劳发展现状,并围绕21世纪以来国际航空疲劳界的关注热点,从结构长寿命设计、疲劳分析方法及工具、全尺寸结构疲劳试验技术、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老龄飞机延寿技术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航空疲劳工程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及方向。考虑目前航空疲劳工程中的问题及未来航空器的发展方向,从航空疲劳评定基础问题、长寿命设计应用问题、试验评估及数字化新技术等方面指出航空疲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满足现代飞机长寿命、轻质和高可靠性设计要求,为航空疲劳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航空结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接头破坏模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维整体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在静载条件下的破坏模式。重点研究了由三种编织工艺、两种连接孔加工方式、两种几何外形所组成的十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耳承力接头的破坏机理与破坏载荷。对其在航空结构中的可应用性做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本想要说明对称应变“间断”疲劳寿命N^2f与“连续”疲劳寿命Nf有无显差别。通过一组45号铜光滑园试样,在应变范围±0.4%下,测得Nf的均值=4813.Nf的均值,N^-f=5325。在显水平α=0.005下,N^2f与Nf的总体值μf和μf之间无显差别的概率达99%,N^-f的99%,置信区间是(2470.7156)。N^-f的99%置信区间是(2381.8269),为减轻长时间的连续疲劳试验给人员带来的疲劳,使疲劳试验更符合某些实际,采用间断疲劳试验代之,本可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现代军用飞机结构耐久性要求,实现耐久性的主要技术途径。同时论述了耐久性与飞机结构定寿的内在联系。建立了针对飞机结构紧固孔的耐久性符合性判据和开展耐久性符合性检查的方法。指出实现紧固孔耐久性的技术关键在于能否采用先进的制孔技术,以确保装配生产线上的制孔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抗疲劳制造技术与长寿命关键结构件是航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航空制造业中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金属的疲劳破坏机理,然后阐述了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理念、发展概况及其所包含的关键技术,最后详细探讨了以超声振动复合强化为代表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在延长航空领域高端轴承钢球疲劳寿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疲劳分析中的细节疲劳额定值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纯剪状态下飞机典型壁板结构的屈曲疲劳分析方法。采用整体垫板形式设计典型壁板试验件,避免“对角拉”方式施加剪切载荷时的非关键区破坏;建立剪切屈曲疲劳状态下细节疲劳额定值的分析模型,并给以试验验证;分析结构屈曲疲劳破坏模式,给出结构破坏及裂纹扩展特征,为结构抗屈曲疲劳设计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屈曲疲劳的破坏多由于铆钉处受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双重影响造成;起裂裂纹沿着垂直于屈曲波的方向扩展,当裂尖靠近屈曲波中心时,扩展速率急速增长;结构屈曲临界载荷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提出的屈曲疲劳分析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这为结构后屈曲状态下的疲劳评估提供一种便利的工程算法。  相似文献   

13.
明确振动破坏机理和分析模型是进行振动寿命分析预计和建立验证性振动试验方法的理论基础,着重开展结构振动破坏机理和分析模型的研究,在将振动破坏划分为振动疲劳、一次通过和峰值破坏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它们的分析模型,特别是论述了瑞利分布基础上一次通过和峰值破坏模型可以统一为一种,并得出另一种瞬时值比例破坏模型也与峰值破坏模型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概述新版CCAR-23部疲劳评定要求的基础上,对实现评定要求的设计准则与验证评定要求符合性的试验方法作了探讨。明确了评定要求不是针对定寿,而是用于保证安全,但必须在定寿基础上开展评定。对涉及飞枳.机.体与起落架结构的安全寿命设计、疲劳设计及耐久性设计准则,疲劳试验、耐久性试验及裂纹扩展寿命与剩余强度试验方法作了论述。同时,对疲劳寿命分散系数的确定作了说明。可供新型飞机研制开展疲劳评定参考,并为制定全尺寸飞机机体与起落架结构试验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心理学中疲劳的概念及飞行员技能疲劳的表现。重点分析了“7·31南京空难事故”的原因及教训,加深理解坚决执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5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战斗机疲劳关键部位日历寿命难题的核心在于缺少具有普适性的日历寿命设计方法。为此,首先基于战斗机飞行载荷特征,分情况讨论了地面停放、低空飞行、高空飞行时环境对战斗机结构疲劳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腐蚀条件下战斗机结构耐久性设计DFR法及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建立了战斗机结构日历寿命分析模型,并从服役环境、飞机类型、材料及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日历寿命影响因素。然后基于此模型建立了战斗机疲劳关键部位日历寿命设计方法,并且通过与传统日历寿命评定技术的对比及某型战斗机外翼2墙日历寿命设计示例,阐明此法的可行性、适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概括了影响高强度铝合金腐蚀疲劳的环境与力学因素,阐述了铝合金腐蚀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的机理,介绍了结构腐蚀疲劳裂纹形成与扩展寿命的分析方法,为腐蚀环境下飞机铝合金结构的抗疲劳设计、耐久性与损伤容限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工业疲劳与结构完整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文  陈先民  苏运来  孙汉斌  杨宇  樊俊铃 《航空学报》2021,42(5):524651-524651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疲劳与结构完整性成为影响飞机结构寿命、安全性、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努力,飞机结构从最初的静强度、安全寿命设计理念逐渐发展成以疲劳与结构完整性为指导的研制理念和方法,并在型号中取得了成功应用,使得新一代飞机结构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号的研制需求,这一领域又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从航空工业角度梳理了自2000年以来中国航空结构疲劳研究的进展和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在航空材料/结构/工艺、分析评估理论研究、疲劳试验技术以及飞机寿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从型号研制及工程发展角度提出了对中国航空疲劳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的建议,以期为中国航空结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结构振动疲劳的工程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起杭  姚军 《飞机工程》2006,(1):39-42,50
介绍了结构振动疲劳的概念;引入了结构在周期振动载荷和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振动疲劳曲线;提出了振动疲劳的线性和式累积损伤关系式以及振动疲劳的破坏判据;从工程角度给出飞机结构在随机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寿命分析方法,即利用正弦共振S-N曲线进行随机分析的方法以及借用声疲劳分析技术计算随机振动疲劳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张亚琪  廖日东 《推进技术》2021,42(7):1628-1635
为了简化焊接圆管的随机振动疲劳计算,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对比证明了焊接疲劳分析中“结构应力法”所指的结构应力实质同材料力学计算的名义应力是一致的,并以此提出了一种快速开展设计和分析的简化方法,不依赖于FE-Safe软件,且发挥了梁单元模型的效率优势。另外,基于梁单元模型的随机振动计算结果对减震卡箍多方案布置对结构焊接疲劳寿命的影响展开讨论,认为卡箍分散布置和增加数量虽然可以有效避开结构共振频率,然而并不一定会提高焊接疲劳寿命,甚至可能会加速焊接位置的失效,具体布置设计需要结合疲劳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