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收到今年第44期《航空史研究》杂志,看到其上有《中国直升机先驱·朱家仁》、《直升机在二战中崛起和应用》二文中共同提到1939年美籍俄裔飞行器设计专家И.И西科斯基(И.И СИКОРСКИЙ)研制的VS-300型直升机为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因近日我在写《云南航空之最》一文时,所查《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第574页所载:“1936年德国人H.福克成功试飞了第一架得到公认的载人直升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直升机设计、研究、试验为主要任务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位于驰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镇,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职工总数2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00多人,国家级专家2人,研究员48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已先后研制了四个机种十几个型号的直升机投入使用,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作为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生产的唯一的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完全按照适航条例研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表明中国和欧、美、俄一样具备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机的能力,在中国直升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AC313的成功研制,使昌飞公司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近日,记者有幸走访了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科研生产,对副总经理周新民,第一副总工程师王贤玉,副总工程师方鹏飞、李萌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我们在德国慕尼黑访问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宇航公司(DASA)期间,主人还安排我们参观了欧洲直升机德国公司。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所见所闻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强联合成果丰硕法国和德国都是欧洲直升机工业强国,追溯历史,两国在直升机发展历程中都有过重要贡献。法国人布雷盖兄弟设计出第一种有人驾驶的直升机,在1907年9月19日首次离开地面;当年11月间日另一位法国人科努也驾驶自己的直升机升空20秒。第一个用于军事的直升机是德国人弗莱特纳尔研制的FL282,1942年投入使用。法德两国在直升机开发中也有很多独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直升机     
2006年10月16日,中国直升机工业迎来了50周年大庆。回顾过去,可以看到中国直升机工业50年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创业史,是直升机领域全体人员不甘落后、激情进取的奋斗史。1956年10月16日,国家决定引进前苏联米-4直升机生产专利制造直5直升机,从此揭开了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的序幕。50年来,中国直升机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历经701、直6、直7、直8、直9、直11,我国先后研制生产了30多种型号共800多架的直升机,并参与EC120、S92、CA109等国际机型的研制,通过风险合作方式,研制直15型直升机,发展…  相似文献   

6.
旋翼桨毂构型技术是直升机的核心技术,对直升机的发展有重要牵引作用。纵观直升机的发展历史,桨毂构型技术的发展始终处于直升机技术进步的前沿,是衡量直升机技术水平和直升机划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回顾国外直升机旋翼桨毂构型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国外桨毂构型的技术特点和发展态势,可为国内直升机的研制和发展提供诸多借鉴。  相似文献   

7.
今天,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中航直升机工业正在充满信心地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直升机产业面临的机遇,对比了国内外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直升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了解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国直升机产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被党和国家领导人誉为“中国直升机摇篮”、“中国直升机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级、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511人才”14人,研究员84人。拥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设计、航电火控、飞行控制、液压传动、环境控制等40多个专业和系统设计试验研究室16个。建所37年来,研究所经历了测绘仿制、参考样机设计、改进改型到自主研制直升机的艰难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直升机工业近50年的发展长河中,直-11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制造并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经过近10年的研制、型号合格审定和民航运航审定试飞,最近终于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从而使这种带着设计人员梦想的“空中吉普车”,终于有了进入竞争激烈的民用直升机市场和应用领域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10.
加速发展旋翼技术促进我国直升机科技工业的进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旋翼技术是直升机技术的核心,对直升机的发展有重要牵引作用,旋翼技术开发的超前性是直升机型号研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独具特色的旋翼技术,对促进我国直升机科技工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果  孙伟 《国际航空》2006,(6):39-41
国外直升机制造商对我国市场的虎视眈眈,使我国直升机工业在发展进程中毫无选择地要面对国外强手的竞争.作为我国直升机行业的管理者,王斌在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时,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直升机工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描述了昌飞在中国未来直升机工业发展中的清晰定位.  相似文献   

12.
M: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直升机设计、试验和预研为使命的科研单位,您作为该所的总设计师,请介绍一下研究所在航空工业中的使命。吴希明总设计师: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602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其主要任务是:直升机关键技术预研;直升机新型号设计、试验、科研试飞和定型(取证);直升机已有型号的改进改型;直升机市场开发;直升机装机、地面保障以及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直升机技术国际合作等。602所先后设计了大、中、小型直升机,改装过多种有特殊使用要求的直升机,是我国4种机型及其改进改型系列机和直升机关键技术预…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短讯     
▲“腾飞计划”中的直升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朱育理经理宣布的航空工业“腾飞计划”中对直升机有这样的阐述:“2000年前后,直升机型号按吨级系列发展,逐步形成能够自行研制先进直升机的科研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试验是武装直升机研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介绍武装直升机研制中试验的分类,主要试验项目和内容。从而说明研制中试验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使试验人员对试验工作有一个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5.
金秋9月,’97中国国际直升机研讨会在武汉举行。前来参加本届研讨会的有20余名外国代表和中国直升机研制、应用和管理领域的近60名代表。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的5名代表也首次以国内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探讨“民用直升机的市场前景和直升机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直升机公司总经理吴法苓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直升机的发展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报告。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用直升机制造业发展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45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直升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纵观直升机市场需求的发展,中国将拥有一个亟待开发的民用直升机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17.
民用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对通用直升机的发展至关重要。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现役民用直升机及配装涡轴发动机的发展情况,归纳总结了民用涡轴发动机发展的现状和技术特点。探讨分析了国外民用涡轴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并对我国民用涡轴发动机的发展需求、研制能力和现状进行了剖析,从完善社会配套体系、制定发展战略、深化国际合作和加强技术攻关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可为解决直升机心脏受制于人、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物换星移,时光倏忽,在祖国直升机事业繁花似锦,万紫千红之际,《直升机技术》期刊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作为中国直升机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技术期刊,在其三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为新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为祖国的直升机科研的进步,为我国直升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她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内外直升机旋翼系统研制技术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直升机旋翼系统标准现状和不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旋翼系统标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军大型无人直升机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美军大型无人直升机的发展现状,对大型无人直升机的两种研制途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给出了发展大型无人直升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