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5,(10):46-46
美国航宇局8月12日使用宇宙神5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火星侦察轨道器”(MRO)。项目首席科学家加文把该轨道器称为“科学搜索引擎”和行星监视器,而喷推实验室项目科学家朱瑞克则称之为气象卫星、地质勘探器和未来探测任务和侦察兵。MRO将为今年5年内要发射的两个着陆器打前站,为其确定潜在着陆区域。“凤凰”着陆器定于2007年发射,将着陆在火星极区,  相似文献   

2.
欧洲空间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轨道器及“搭车”同行的“猎兔犬”2着陆器6月2日在哈萨克萨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始了飞往火星的旅程。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是俄罗斯联盟-弗雷盖特运载火箭。此次发射是由俄欧合资斯达西姆公司推销的联盟号火箭的第11次飞行。该公司还打算到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设在南美的发射基地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联盟号火箭。这次发射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射的一些空间探测器已取得了大量有关这颗红色星球的数据,同时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是什么力量导致火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目前国外提出的一种三元结构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方案,整个方案分3次发射,分别发射漫游车、着陆器和轨道器,每次发射间隔为4年,最终目的是将火星样品带回地球。该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3次发射分别完成漫游车巡视勘察、着陆器现场探测、轨道器数据中继和在轨探测,最终综合完成火星采样返回,能够极大地缓解项目进度和资金压力,充分利用每次发射窗口分步骤完成探测任务。文章重点对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样品获取与封装、行星保护、精准着陆、漫游车的危险规避能力和移动性、火星上升器、交会与样品捕获、地球再入器技术等;对方案的前景和优势进行了探讨,并给出几点启示,如精准着陆或成为今后行星探测着陆方式的新趋势,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将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里程碑,今后的深空探测任务趋向国际合作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深空探测过程中地面测控数传能力及着陆器星上功率受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以轨道器为中继站的火星着陆器测量定位方法,旨在工程约束条件下分析地面测控站对着陆器的跟踪情况、轨道器与着陆器之间的可观性以及不同着陆点定位精度的差异,并给出相应的误差改善措施。该手段充分利用轨道器星上设备,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结果表明,轨道器与着陆器之间通信的可见性要好于着陆器直接对地通信,有利于着陆器位置的确定;此外,通过几何因子和克劳美罗下限分析发现,若着陆器的着陆点位于轨道器星下点区域内,其定位精度较差。该方法充分利用轨道器与着陆器间的UHF通信链路,可为中国首次火星自主探测任务中着陆器的安全着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联合研制的ExoMars 2016火星探测器,于2016年3月14日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预计今年10月抵达火星。(图中:上为痕量气体轨道器,下为进入下降着陆器)  相似文献   

6.
正欧空局和俄罗斯"外空火星"2016项目下的"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斯基亚帕雷利"着陆器10月19日抵达火星,其中前者成功进入一条绕火星运行的大椭圆初始轨道,而后者则坠毁在火星表面上。"微量气体轨道器"的主发动机点火工作了139分钟,使轨道器成功地被火星引力俘获。"斯基亚帕雷利"着陆器于格林尼治时间14时42分(北京时间22时42分)开始进入火星大气层,但来自着陆器的信号却在预定着陆时间将至之时中断。欧空局任务运行部门主管费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5月5日7时05分,在美国西海岸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洞察"火星着陆器发射升空。"洞察"火星着陆器全称为"采用地震研究、测地学和传热学的火星内部探测器"(InSight),隶属于"发现计划"的第12次任务。"洞察"火星着陆器充分继承了"凤凰"火星极区着陆器的技术,是人类火星探测史上首次探测火星土壤内部的探测任务,也是首次采用火星立方星在进入、  相似文献   

8.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1975年发射(1976年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好奇心"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火星表面探测使命述评(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1975年8月发射(1976年7月着陆火星)的海盗-1探测器以来,美国已成功执行了6次火星表面探测使命,即海盗-1与海盗-2轨道器/着陆器,"火星探路者"(MPF)着陆器/巡游车,"勇气"与"机遇"火星探测巡游车(MER),以及"凤凰"着陆器;而推迟到2011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海盗"着陆器到MSL"好奇心"巡游车、美国历经三种火星着陆系统与三代火星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三种着陆系统为着陆腿着陆系统("海盗"与"凤凰"),气囊着陆系统(MPF与MER),以及空中吊机着陆系统(MSL)。三代巡游车为MPF"旅居者"巡游车、MER"勇气"与"机遇"巡游车,以及MSL"好奇心"巡游车。现在,美国在火星进入、降落与着陆(EDL)运作与表面避障移动方面,已达到技术成熟与先进的水平,满足安全着陆与表面移动探测的要求。文章阐述美国上述七项火星表面探测使命的立项背景、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飞行系统组成,以及飞行运作程序;分析美国火星着陆技术与表面巡游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袁越 《中国航天》2000,(10):28-30
由于运行位置的原因,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要‘相机行事”。适时发射可以使探测器在飞往火星时既省时,又省力。这样的机会一般每两年多才出现一次。为了加紧探索火星,美国几年前设立了火星勘测者计划,准备每遇一次机会就发射两颗探测器。1996年发射的头两颗探测器——火星探路者和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均顺利抵达目的地。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又相继发射了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和火星极区着陆器(MP)(统称火星勘测者1998),但这两颗探测器却在最后入轨和着陆的关头相继失踪,引起广人们对美国火星探索计划的强烈批评。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1.
琴力 《中国航天》1996,(6):22-23
美展出火星探路者飞行部件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最近在开始总装测试之前展出了火星探路者航天器的飞行部件。该探测器定于今年12月发射,预计将于明年年中到达火星。火星探路者由一个巡航级、一个进入飞行器和一个着陆器组成,另在着陆器内装有一辆小型火星漫游车。展出的...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火星探测路不平火星极区着陆器的丢失(本期有专门报道)使美国火星探测史又添“败笔”,并可能使美2013年前每隔两年便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计划放慢速度。1964年以来,美共进行了13次火星探测,其中5次失败,8次成功(3次软着陆)。美初期的火星探测还算顺利,但1993年以来只把火星全球勘测者送入了火星轨道,使火星探路者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其余3颗(火星观测者、火星气候轨道器和火星极区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深空探测中轨道器 着陆器双程无线电测量时多普勒精度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深空着陆器双程多普勒测量设计方法。通过对着陆器收发信机的变频链路设计、载波相干转发电路设计、载波跟踪环路参数分析和设计,提出基于着陆器收发信机的载波相干转发处理方法;该方法对接收通道本振、发射通道本振、收发处理时钟进行同源设计,并根据相干转发比,将接收多普勒估计值补偿至发射信标,从而提高了多普勒测量精度。最终,系统实测得到的多普勒频偏精度为1.6mHz。与传统的非同源相干转发系统相比,该方法去除了着陆器晶振的抖动偏差,可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适用于中国火星探测工程、小行星探测工程等深空探测活动中着陆器的设计和部署。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3日是一个令千千万万地球人盼望的日子,因为在2亿公里之外的红色火星上,人类派出的又一位使者——火星极区着陆器(MPL)将飘然登陆,同行的还有两个深空2小型探测器。它们将把那里的声音、图像和其它信息发回地球,让普通人欣赏,也让科学家们研究。这一天,在美国航宇局喷推实验室的火星极区着陆器网站及其分站上,记录下了至少5480万次点击,超过了1997年7月8日火星探路者网站创下的接近4700万次点击的纪录。12月3日更是一个让地球人失望的日子,因为在预定的时间到来之后,火星那边并没有传来着陆成功的信号。随后几天,美国航宇局虽几经努力,但仍然没能探听到探测器的蛛丝马迹。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在9月23日火星气候轨道器(MCO)在进入火星轨道过程中丢失之后,火星极区着陆器和两个深空2探测器也告失踪。至此,在火星勘测者1998计划的名义下发射的两颗姊妹探测器已是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5.
英国公开大学牵头的猎兔犬2火星着陆器项目在11月10日提交给欧洲空间局的科学项目委员会后,已得到该委员会的最终批准。该着陆器将搭载在该局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上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0,(5):16-16
据美国aviationnow网站2010年8月31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计划2011年测试印度月船-2(Chandrayaan2)任务上的着陆器。月船-2预计2013年发射,包括轨道器、着陆器、漫游车。预计使用印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着陆器由俄罗斯提供,轨道器和漫游车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造。漫游车重30~100kg,具体重量取决于采取半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3月1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欧空局"外空火星"项目下的"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称为"斯基亚帕雷利"的一个着陆器。火箭起飞10小时41分后,即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4时12分,探测器同和风M上面级分离,踏上一条火星转移轨道。欧空局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行中心随后于5时29分通过位于肯尼亚马林迪的一座地面站收到探测器传回的信号,证实探测器状态良  相似文献   

18.
火星探路者研制工作开始进行美航宇局的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已开始建造,并准备在两年之内发射。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火星上着陆的部分,即着陆器重270~280公斤,其中漫游车重10公斤。火星探路者探测器的发射窗口为1996年12月5~30日。着陆器预计于1997...  相似文献   

19.
尤政  戴伟 《中国航天》2004,(5):11-13,17
上个世纪90年代“快、好、省”在国际上特别是在美国航天界非常流行,而且它也确实为美国航字局(NASA)创下了非常辉煌的业绩。但是好景不长,1999年9月“火星气候轨道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时被烧毁,没过多久其姊妹探测器“火星极区着陆器”也未能在火星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00,(1):36-36
英国公开大学牵头的猎兔犬2火星着陆器项目在11月10日提交给欧洲空间局的科学项目委员会后,已得到该委员会的最终批准。该着陆器将搭载在该局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上前往火星。猎兔犬2重60公斤,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项目所需的4000万美元资金。英国政府已答应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