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先进的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采用不同测试手段和不同测试参数对复合材料切削试样表面进行测量、计算,得出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测试的手段及参数,建立了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为全面评价复合材料表面质量提供了测试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随机分析方法研究电加工表面形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电加工零件表面在互为45°的4个方向截面上测量Ra值,运用随机分析方法,分别求出每个零件表面4个方向上的幅度密度函数、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分析这些函数图形,对电加工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肖贵坚  贺毅  黄云  李伟  李泉 《航空学报》2020,41(7):623288-623288
基于鲨鱼皮衍生出来的微观仿生表面被广泛应用于机翼等航空零部件的设计中,对于提高航空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气流动力性等服役性能具有重要作用。砂带磨削能实现零部件表面的高完整性要求的加工,故常用于叶片、整体叶盘等复杂曲面的精密磨削,且能实现微观表面形状,但目前缺乏砂带磨削微观表面的系统研究从而难以实现其精确控制。首先,分析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的典型结构特征,基于单颗粒砂带磨削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砂带磨削去除机理;然后,建立了砂带磨削多颗粒参数化数学模型,提出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方法;最后,以钛合金叶片型面为对象,搭建以钛合金为典型材料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基础实验平台,进行仿生表面的实验验证。通过对磨削后叶片的表面微观形状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砂带磨削方法实现的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以锯齿形沟槽为主,其中沟槽的宽度在2.5~8 μm之间、平均值为4.91 μm,沟槽的高度在3.5~9 μm之间、平均值为5.91 μm,沟槽的夹角在28°~68°之间、平均值为42.3°,验证了微观仿生锯齿状表面砂带磨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脉冲激光表面微织构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单晶硅表面磨擦特性、光学反射率以及亲疏水性等,拓宽了单晶硅的使用范围。为加工出均匀的表面织构,基于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开展了紫外纳秒激光加工单晶硅表面阵列织构的试验研究。采用面积法计算了单晶硅紫外纳秒激光烧蚀阈值,并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激光输出功率、脉冲重复频率、光斑扫描速度以及扫描次数对加工沟槽宽度和深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烧蚀沟槽典型形貌特征及形成机制,获得了工艺参数对微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优化的工艺参数,在单晶硅表面加工了点阵、方形阵列、正六边形阵列、正弦波阵列以及螺旋线等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5.
针对整体叶盘抛光磨具砂布页轮,进行磨具表面形貌测量与建模.采用自动变焦三维表面测量仪对P240、P320两种粒度采样砂布页片的表面形貌进行扫描,分析并获得磨粒分布密度、磨粒出刃高度分布等特征参数,继而通过二维数字滤波技术和傅里叶变换法生成具有指定自相关函数的粗糙表面.通过分析砂布页轮柔性特征,分别针对静态及动态砂布页轮...  相似文献   

6.
针对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测量与评定是国内外急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alyscan150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C/C复合材料和硬铝(LY12)切削表面粗糙度进行三维非接触测量。通过三维评定参数的对比,研究了C/C与LY12的切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评定参数评定C/C的切削表面粗糙度将丢失表面的许多信息,三维评定参数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特征。C/C切削表面和LY12切削表面在峰态分布以及表面纹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与LY12切削表面相比较,C/C切削表面有更多的深谷,而且表面没有明显的切削进给波纹。5q参数比5a参数能更好地表达复合材料切削时的纤维拔出与纤维露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弹簧在实际工况下应力场分布及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损伤深度在0~0.4mm时,弹簧每圈的等效应力分布大体相同,簧丝的内表面等效应力远大于外表面,此时外表面损伤对疲劳寿命基本无影响。当损伤深度超过0.5mm时,此时损伤区域应力集中显著增大,弹簧的疲劳寿命也呈断崖式下降。  相似文献   

8.
机加工表面轮廓分形维数的两种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W-M分形函数提出了机加工表面轮廓分形维数的两种实用算法,即功率谱法和结构函数法.通过使用具有已知分形线数的W-M函数离散数据计算的结果表明,结构函数法比功率过算法准确.并且用两种算法分析了车削加工表面轮廓分形推数D与Ra之问的关系,进而表明Ra值越小,D值越大,此时的表面微观结构越精细.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普遍存在的界面问题,首先研究了碳纤维表面改性对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方法和γ射线辐照技术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处理前后纤维性质及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分析,阐明了纤维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电子束固化技术中存在的弱界面问题,通过对电子束固化机理的研究发现增强体表面化学成分对固化过程影响较大,合理的偶联剂选择可以使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得到提高。此外,研究了碳纤维超声连续处理,通过对树脂基体和碳纤维表面性质的分析,说明超声处理可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容器用SiMnMoV钢表面脱碳板材(淬火+300℃回火),强度δb与其表面硬度HRC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钢表面脱碳曲线为直线,其斜率ρ=70。在表面脱碳与无脱碳板材的强度之间,发现了一个强度佃界值δo;δo值随板厚α减小而下降;α一定时,δo为定值,不受含碳量影响。δb与HRC的关系符合δj=δo[1-(a+b)(48-HRC)/35ab]。δo值和δj式,为容器壁厚与强度匹配优化设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表面粗糙度标定及测量的新方法。通过标定一组标准样块的核翼比,可以实现该标定范围内待检样块的粗糙度测量,该方法稳定可靠,试验装置简单,数据处理方便,为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测量提供了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及粒子与多种改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指出纳米粒子改性的目的在于降低粒子的表面能,改变粒子的表面极性,提高粒子与基体的亲和力,减少粒子间的团聚,促进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13.
吴成芸 《成飞科技》2006,(3):15-18,28
通过对超高强度钢表面微观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结合我公司某型飞机前起落架外筒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开展巴克豪森方法的实际检测应用,对超高强度结构钢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检测作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涂层的疏水效果不仅取决于涂料自身表面自由能的大小,还与其表面粗糙度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向涂料中添加疏水助剂降低表面能,控制喷涂工艺提高涂层表面粗糙度,制备了巯水涂层.研究了疏水剂的种类、用量以及表面粗糙度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疏水剂的用量为5wt%,表面略微粗糙时,接触角达到139.,具有良好的疏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何盼  卢超  石文泽  朱颖  陈果  赵莉萍 《航空学报》2023,(16):294-313
在铝合金板材激光电磁超声换能器(Laser-EMAT)瑞利波(RW)检测中,曲折线圈EMAT、线性线圈面内EMAT和线性线圈面外EMAT常被应用于接收超声波,但是这3类EMAT的接收性能和应用场合尚不明确。为此首先建立铝合金Laser-EMAT RW检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3类EMAT配置形式对接收RW、横波和纵波等模式超声波能量的影响;其次研究了表面约束机制对RW幅值及其纯度的影响,探讨了3类EMAT的表面缺陷检测能力;最后制作了3类EMAT探头进行铝合金板材Laser-EMAT的RW检测实验,分析了表面约束机制对3类EMAT接收的各模式超声波幅值和表面缺陷检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线性线圈面内EMAT相比,曲折线圈EMAT和线性线圈面外EMAT接收的RW纯度更高,更适合表面缺陷检测;线性线圈面内EMAT接收到的多模式超声波明显,更适合同时检测表面/内部缺陷;与无表面约束机制相比,采用表面约束机制可将3类EMAT接收到的RW幅值增强2倍以上,其中对曲折线圈EMAT的RW幅值的增强作用最明显,且与无表面约束机制的激光-线性线圈面内EMAT相比,含表面约束机制的激光-线性线圈面外E...  相似文献   

16.
涡轮叶片榫齿常采用磨削加工,磨削工艺参数决定了其加工表面的质量和疲劳性能。基于正交试验研究磨削参数对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9 磨削表面粗糙度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磨削表面粗糙度受砂轮线速度vs 的影响最大,工件进给速度vw 对其的影响次之,而受磨削深度ap 的影响最小;磨削表面出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程度在1.9%~13.8% 之间,亚表面硬化层深度在60~120 μm 之间;为获得粗糙度小、纹理均匀、硬化程度小的DD9 高温合金磨削表面,精加工推荐的磨削参数为vs∈[20 m/s,25 m/s],vw∈[12 m/min,16 m/mim],ap∈[10 μm,15 μm]。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表面保护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镁合金表面形成保护膜的化学转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电镀和化学镀这些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情况。通过对这些方法中化学处理溶液的性质、工艺特点以及膜层性能进行分析,指出了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C/C复合材料界面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表面状态的粘胶基碳布,以碳粉/酚醛为基体前驱体,经热压固化、碳化工艺制得的C/C复合材料层压板,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分析了不同纤维表面状态与材料界面、性能和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超疏水表面减阻水洞实验及减阻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在流动减阻方面的潜在应用,通过水洞实验研究了具有超疏水表面航行器模型的阻力特性,获得了其减阻特性曲线,并得到了超过20%的减阻效果。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表面能特性和滑移特性分析,认为表面组分中的疏水基团和表面微观结构分别导致了超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效应和壁面滑移效应,两者是超疏水表面具有减阻作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sak提出的表面极化子的哈密顿量出发,采用顾世洧教授所用的方法,考虑到色散效应对表面激子的影响,用微法计算正弦色散时对表面激子能量的影响及表面声学激子和表面极化子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