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晶 《国际太空》2010,(8):34-39
□□2010年6月10日韩国当地时间17:01,韩国运载火箭罗老-1(Naro-1)发射升空。该火箭飞行至55s时突破音障,但在137.19s后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并在距地面70km处脱离预定轨道,爆炸坠毁。韩国随即宣布发射失败。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5月25日,韩国首枚自主研制的世界号(KSLV-2,也称Nuri)运载火箭第三次发射升空,成功将任务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作为KSLV-2运载火箭的首次常态化应用发射任务,取得成功的结果对于正在积极谋求世界航天大国地位的韩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爽 《国际太空》2013,(11):31-34
2013年7月1日,“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IRNSS-1A由印度国产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成功发射升空。该系统将成为世界上第6个卫星导航系统。有着鲜明的印度特色,将对引领印度成为航天和导航大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从印度南部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发射场成功发射“火星轨道器任务”(MOM)探测器。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目前飞行情况正常。该探测器已于12月1日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火星轨道器任务”也被称为“火星探测器”(Mangalyaan),音译为“曼加里安”,是印度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总成本约为45.4亿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田丰 《太空探索》2023,(6):44-51
<正>北京时间4月20日21时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自建发射场点火起飞。火箭升空后即发现一级有多台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升空85秒后火箭姿态失稳并开始旋转,最终解体爆炸,发射宣告失败。虽然未能完成首飞目标,但“星舰”技术指标的确刷新了运载火箭的指标纪录。那么“星舰”采用了哪些新技术、新设计?这款运力强悍的运载火箭有着怎样的应用前景呢?  相似文献   

6.
空间活动大事记(1993年8月)2日美国太平洋时间12时59分,美空军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用马丁公司制造的大力神-4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秘密的军事卫星(可能是“长曲棍球”型侦察卫星)。火箭升空后的第101秒钟(即在两枚固体火箭发动机将要在第1...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10月13日,美国“赛琪”(Psyche)小行星探测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重型”(Falcon Heavy)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赛琪”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计划”(Discovery Program)的第14次任务,将探测金属小行星——灵神星(Psyche),帮助解答有关太阳系起源和形成等基本问题。按计划,“赛琪”将于2029年8月抵达灵神星,并开始为期26个月的科学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8.
宝瓶座/科学应用卫星-D(Aquarius/SAC—D,以下简称“宝瓶座”)于2011年6月10日由德尔他一2运载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开始执行其观测全球海洋表面盐分、研究海洋环流的使命。该卫星将运行在657ktn高的太阳同步轨道,每7天完成1次覆盖全球的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近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将完全利用本国技术研制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拟在2021年后开始发射。准备研制的该型火箭称为“韩国航天运载器”(KSLV)2。按照设计方案,该三级液体火箭高50米,最大直径3.3米,重200吨,能将1。5吨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现有的KSLV-1火箭(又称“罗老”1)为液体和固体发动机混合设计,  相似文献   

11.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13日,英国国防部第五代“天网”(Skynet)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天网-5C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这标志着天网-5卫星系统完成组网。  相似文献   

13.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3,(12):63-63
2013年11月20日9时15分,美旧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运载火箭创纪录地搭裁了29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3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一枚“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火箭上搭载着一颗Inmarsat 4-F1型移动宽带通信卫星,这是“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到目前为止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最重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因此火箭上增加了三个固体燃料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9月2日,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阿迪蒂亚-L1(Aditya-L1)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搭乘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发射升空,将研究太阳日冕、太阳风及其对地球附近环境的影响。1任务背景2008年1月,印度空间科学咨询委员会(ADCOS)提出“阿迪蒂亚”(Aditya)方案,Aditya在梵语中意为“太阳”。该方案的最初设计是一颗400kg的低地球轨道小型卫星,该卫星将携带一台日冕仪,用于日冕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6颗“福尔摩沙卫星”——3(简称“福卫”-3)于2006年4月15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由1枚“人牛怪”火箭发射升空。 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约20分之内,将6颗卫星分别分离出来,按计划送入了预定轨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1时19分43秒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9次飞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67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9.
陈道明 《国际太空》1996,(12):13-14
“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已于今年12月4日用包括有效载荷支持舱PAM-D顶级的德尔他Ⅱ-7925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的最大开发周期为3年,耗资1.5亿美元,由加州的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其任务主要是对可能用作未来科...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