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文学家在最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中指出,三个在可见宇宙边缘的人们熟悉的星系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完全是从超新星爆发后逐渐衰退的余烬中得到能量的。由欧洲庞大太空望远镜系统摄取的这三个射电源的最新的图像显示,这些星系中藏匿着黑洞。 这三个星系最早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 (HDF)于 1996年发现的。通过对宇宙中一块好像是一臂的距离以外的沙子大小的、看起来空洞无物的空间目不转睛地观察, HDF小组的天文学家们发现了隐藏在宇宙中星系的令人惊异的多样性,这些星系的寿命为从宇宙形成到现在时间的一半多。天文学家马…  相似文献   

2.
斯皮策和哈勃联手“称量”了几个遥远星系中的恒星质量。这些迄今所见最遥远的星系之中,有一个星系对于它所身处的年轻宇宙来说,似乎重得异乎寻常,也成熟得异乎寻常。这使得天文学家大吃一惊,因为宇宙中最早的星系通常被认为是小恒星的集合,它们逐渐合并,最终才形成了类似银河系的大星系。  相似文献   

3.
正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一种是可见的发光物质,另一种是不可见的暗物质。发光物质是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的物质,而暗物质则需要通过探测其自身引力存在才能被意识到的物质,如星系或星系族的旋转曲线。辐射是宇宙的一种能量之一,光子辐射穿过宇宙,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暗能量使宇宙加速膨胀。目前天文学家还不了解暗能量,只能通过宇宙  相似文献   

4.
姚承 《飞碟探索》2008,(7):36-38
天文学家哈勃在1929年便注意到,远星系的光谱向红端偏移。哈勃仔细测量了这种红移。他发现,这种红移是有规律性的,星系离我们越远,光谱红移越大。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各星系彼此间正在均匀地离开,即宇宙像一个不断扩大的充气皮球一样在均匀膨胀。  相似文献   

5.
宇宙起源:大爆炸还是分裂生长代敏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证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银河系之外,还存在数不清的星系。这些星系之间,是巨大而空虚的太空。为了测定星系间的距离,他开始仔细观察其它星系中的恒星光谱。哈勃发现,其它...  相似文献   

6.
子刚 《飞碟探索》2012,(12):36-37
直到1998年,天文学家才发现,原-来我们一直忽略了占整个宇宙将近3/4的成分,也就是暗能量。暗能量不仅驱赶着宇宙膨胀,星系形状与星系间的距离也控制在它的手里。  相似文献   

7.
胡德良 《飞碟探索》2012,(11):28-28
星系团是宇宙间的庞然大物,是几百个乃至几千个星系的集合体,诸多星系由引力束缚在一起。然而,星系团也是一个宇宙之谜。炽热的气体流入这些星系团的中心,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冷却下来,这种环境应该能够创造一个多产的新恒星诞生地。但是,天文学家发现的情况大都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41.铃铛星系 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三个星系碰撞融合的现象。天文学家将这一现象命名为“小鸟”——不过它也有点像一个巨大的铃铛。这是一个巨大的“小鸟”,它由二个巨大的螺旋星系和一个不规则的星系组成。  相似文献   

9.
钱进 《飞碟探索》2008,(12):54-55
最近几年的发现表明,我们的宇宙越来越像由一个高明的巫婆用暗能量、暗物质和正常物质调制成的鸡尾酒。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控制宇宙的神秘能量——暗能量。其最新证据表明这种暗能量可能占宇宙总能量的2/3,它正在把宇宙中的星系及星系中的一切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相互分离。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14,(10):6-6
天文学家通过高倍望远镜发现在宇宙的深处有两个正在相互碰撞的星系,并通过“引力透镜”捕捉到了碰撞图像。  相似文献   

11.
宇宙“网”     
宇宙“网”陈宇从80年代天文学家测量距地球几亿光年的宇宙时开始,科学家们就发现,宇宙中相近的星系总是呈蜘蛛网状分布,或是彼此被巨大的空洞隔开成一堵堵大墙。最近,以科根为首的天文学小组报告称,他们在20亿~30亿光年远处的宇宙中发现了相似的巨大星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星系并不完全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诞生的,现在看来,纵观整个宇宙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星系的碰撞始终在改变着其自身的大小及形状.过去的40年来,天文学家相信一种创造性的星系理论,即所有不同类型的星系皆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诞生的,而且自那时以来星系的外表变化不太大.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王炜 《飞碟探索》2005,(3):43-43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们日前宣布,他们通过著名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宇宙中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一个星系。这个星系大约形成于5亿年前,相比较而言,我们居住的银河系要比它古老约120亿年。  相似文献   

14.
正宇宙大爆炸理论(The Big Bang Theory)是现代宇宙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它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约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天文学家们已收集了有力的证据,证明黑洞潜匿于若干星系的中心.可最近的发现令探索者们惊讶:这一最新的未可见的巨怪处于距中心稍偏的位置.巴黎哈勃宇宙望远镜专题研究组的天文学家上周报道:推测的黑洞并没有位于NGC4261椭圆星系的准确中心,而是向一边稍偏离.然而一个比10亿个太阳还大的黑洞如何从假定的出生地——星系中心,偏移9光年呢?  相似文献   

16.
正暗物质决定了宇宙今天的形貌暗物质,尤其是冷暗物质的演化,决定了如今我们所见宇宙的模样。这是天文学家研究暗物质多年以后达成的一个共识。21世纪初,许多新上马的大型巡天项目都证实了一件事:星系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并不均匀,而是排列成一些巨大而怪异的片状结构或纤维状结构,前者称为星系墙,后者称为星系纤维。这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大的结构。而在更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8,(3):56-57
作为探寻星系演化过程的一部分,天文学家正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针对宇宙中某个最大的结构进行仔细研究。哈勃镜能够提供一种间接的证据,证明在这几百个星系组成的超大质量星系团拥挤、混乱的内部充斥着不可见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占据着宇宙大部分质量却又无法观测到的物质。哈勃镜的高级巡天照相仪绘制了超大星系团Abell 901/902中的暗物质分布图,以及植入其中的大量星系的位置。照片中遍布的紫色团块反映了星系团中暗物质的分布情况。该星系团正浸淫在一大丛暗物质的团块中。  相似文献   

18.
广角镜     
宇宙没有想象的那么老 “哈勃”望远镜终于不负众望,获得了有关宇宙年龄和大小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让天文学家们大吃一惊——原来以为有150亿岁、甚至200亿岁的宇宙,其实只有80~120亿岁。这对有关宇宙起源和宇宙终结的辩论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 “哈勃”的这次行动集中在室女星团中的M100星系。该星系离地  相似文献   

19.
类星体     
类星体钟建业自从1963年类星体被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试图揭开这些位于宇宙外层空间的强光源如何产生出大能量的秘密。类星体还没有太阳系大,但要比由数千亿星体组成的星系亮得多。这些光就是类星体存在的证据,但就人类对它的了解而言,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多少...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09,(12):56-57
色彩斑斓的“斯蒂芬五重星系”,是130年前由天文学家Stephan发现的一个致密星系团,距离地球2.8亿光年。其中有一个星系(紧挨蓝色“桥”右侧的星系)正在高速穿过其它几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核心区,并因此而产生激波,加热气体,产生X射线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