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美国约翰荷健斯医学院的科学家,用外科手术把174个电极放进病人的脑部,然后测量病人需要用多少时间来思想。神经学家赫志医生发现,被测试的病人,需要250毫秒~300毫秒来开始明白一件物体的图画,然后再用250毫秒~400毫秒来完全理解这一物体。如果这件...  相似文献   

2.
宇宙、人的深层次中,隐藏着诸多奥秘。贯穿在这些奥秘之中的,是一个根本的奥秘,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它像一条无限长的无形的线,把宇宙、人的一切都串连起来。它几乎就像上帝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总是要不断地思索和询问:是物质制约精神,还是精神制约物质?或者它们是相互制约的?精神可以还原为物质吗?人可以还原为细胞、原子甚至夸克吗?人的意识可以还原为大脑中的电脉冲吗?人的感情只不过是一点化学成分的作用吗?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物理定律所规定的吗?有没有独立于物质的精神,或独立于精神的物质?精…  相似文献   

3.
2002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在给一位患有严重癫痫的中年妇女实施脑部手术时,偶然发现了诱发“灵魂出窍”体验的方法。他们对患者靠近后脑的颞叶联合区进行刺激,这位妇女说感到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正在俯视着躺在手术床上的身体。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5.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0,(8):28-28
Grace:您好!我是《飞碟探索》的一名忠实读者,从小便对自然科学、宇宙奥秘充满了憧憬与好奇!小女曌翼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近日“网上冲浪”时,在新浪博客中发现了两篇好文,觉得很适合《飞碟探索》的风格,便贴于此,望编辑老师审阅。小女因不知贵刊是否接收荐稿,又因自己的几篇拙文还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迟迟没有给贵刊投稿。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在美国加州的一个朋友家作客,结识一位叫佐尔茨·罕特·韦利亚逊的作家,几年前,我拜读过他写的两本书《狮子的秘密》和《通向天宫之路》.我们俩不知不觉地讨论起探索奥秘知识的各种观点,从而度过了几小时有趣的时光.我们的合作性研究便从此开始了,还约定好互通信息.我为佐尔茨先生作过几次计算,而他又通过在美国的关系弄来一张中国西安地  相似文献   

7.
解古老历法释自然奥秘代敏当人类文明即将跨入21世纪时,改革历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们提出的方案有很多种,其中不乏睿智与科学。然而,一种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历法——天干地支,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中国从普通百姓到杰出科学家的注意。尽管有偏见、有误解、有糟...  相似文献   

8.
塑人 《飞碟探索》2004,(3):25-25
由于外层空间不停地有微尘进入地球大气层,地球每天都在“增肥”。科学家相信,研究这些星际微尘,有助于解开太阳系诞生的奥秘。因此,如何捕捉这些星尘成了专家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六节 美国惟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载人飞船的上天,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开辟了新的途径。人坐在飞船里俯瞰大地,视野开阔;仰望天空,满天星斗;巡天观测,昼夜不停,真是别有一番风光。  相似文献   

10.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以纪念他在20世纪前半期对于星系天文学和宇宙结构组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的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人类从此摆脱了大气的束缚。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把窥测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从而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一、哈勃“肌体”构造哈勃太空望远镜实质上是一颗大型天…  相似文献   

11.
美国起搏器系统公司利用卫星遥测遥控技术,更通俗地说是用航宇局向卫星发送编码信息或者接收来自卫星的数据的技术,研制了双向通信心脏起搏器。有了它,医生可以不用外科手术即可给已植入病人体内的起搏器重新编制程序。1979年投放市场的这种新型心脏起搏器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植入病人体内的起搏器,另一个则是供医生用的装有程序器和数据打印机的检测仪。病人只需把一个通信头放在胸外,医生通过此通信头传回的无线电遥测信号就能建立同植入  相似文献   

12.
公元900年左右,处于美洲中部的灿烂文明——玛雅文明突然从地球文明中销声匿迹,给人类留下了众多疑惑,人们至今还不能准确解释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原因。玛雅人创造了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奇迹,这些奇迹直到今天还令人惊叹。帕伦克的雕刻和浮雕美仑美奂,玛雅人的文字奥秘神奇,玛雅的宗教信仰虔诚专一,玛雅人的科技令人叹为观止。据分析,玛雅人的历法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历法,他们的历法体系由三种历法构成,即太阳历、神历和长纪年历。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中,如果说暗物质曾经是难以捕捉的疑云,那么,暗能量应是宇宙中最新最大的幽灵了。发现暗能量被称为2003年最大的科学突破,它解决了宇宙年龄、组成成分和膨胀速度等重大问题。捕捉暗能量,有如一部曲折的侦探故事。  相似文献   

14.
黑洞、白洞之我见韩英材宇宙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有科学而精密的结构,有精确的方位和运行规律,奥秘无穷。它是以宇宙核为核心的巨大的球状星团,无论大星系、小星系甚至小星系中的一个星球,在宇宙空间中都有固定的方位,按固定的轨迹运转,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有规律地...  相似文献   

15.
基因工程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它揭示了生物遗传机理中的奥秘,为创造新型物种找到厂一条捷径.但基因工程也给人类既带来了喜也带来了忧.正如一位作家所说:基因工程要么为人类带来最美好的创造物,要么成为人类可怕的祸害.一、喜,基因工程技术如果向良性面发展.它给人类可以带来美好的希望和前景.如在医学方面它能迅速治好难以治愈的各种遗传性疾病.据医  相似文献   

16.
宇宙探索     
现如今,宇宙探索像磁石吸铁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什么超新星、暗物质、中微子、黑洞、引力波、反物质、暗能量……令人眼花缭乱。本系列文章让人们跳出太阳系,对如此宇宙奥秘先睹为快。迄今,人类对太阳系外宇宙进行探测的手段,还只有望远镜。因此,本系列文章以各类望远镜为藤本,顺藤摸瓜、繁而不乱地去见识种种宇宙奥秘。作为铺垫,先对宇宙探索技术的发展、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和最基础的物理概念作精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成功的奥秘到本世纪末,将有最多不过12家较大的航空航天和国防公司能幸存下来,作为领先的团体竞争几十亿美元的卫星、运载火箭或平台市场。当今的空间商业越来越需要像航空和汽车工业目前通用的那种补偿贸易和战略联盟。航天公司在世界各地区必须拥有制造业,并且...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看到贵刊登载的一篇题为《火星:充满奥秘与神奇的净土》的文章后,觉得该文作者的观点不能令人信服,故在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从作者对火星现状的描述可以发现,作者为了使他的故事有个“比较合理”的开端,就对火星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符合自己目的的修改:...  相似文献   

19.
读者讲台     
春节之后收到1996年第1期杂志,粗略地翻了一下,给我有春风扑面的感觉。她确实像一朵报春花,给读者带来了春的信息。“卷首语——编者的梦”写得非常好,我连看了三遍,她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紧紧地吸引了我,把读者和编者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 “中国航天”栏目很好,有关文章我是必看的。  相似文献   

20.
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已经在太空中翱翔了6年时间,它的最终使命是在2014年与一颗彗星会合,并探索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但在此之前的漫长旅途中,“罗塞塔”也顺便走访了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