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四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在重庆召开了中国航空学会辅机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学术交流会。到会代表有60名,重庆市科协、四川省兵工学会、重庆仪表总厂等单位20多人也参加了会议。重庆市经济改革办公室主任应邀到会介绍了重庆市经济改革情况,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欢迎。会议共宣读论文34篇,现将其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主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航空机载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高层论坛”,于5月13日~1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议由航空学会理事王志标任会议主席,由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副组长满庆丰任主持人,由学组秘书郁韶琛担任会议秘书。参加会议的有航空一、二集团所属20余个单位和有关大学的代表45人。本次会议分为高层论坛和论文交流两个板块。高层论坛邀请了中国一航科技发展部和机载部的有关技术主管、一航雷电院、一…  相似文献   

3.
由我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超精密加工技术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92年6月5日至19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巧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近况,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技术,为超精密加工实验室筹备仪器与设备,并了解日本同类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4.
由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集35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内容涉及超精密加工的最新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测量及超精密加工的元部件等等,这些文章反映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会议首先由实验室吴明报研究员作《发展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投入大.运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因而提出了通过降低设备造价等技术措施和集中应…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珩磨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交流的论文既有高水平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全国生产工程学会精密、超精密加工学会副主任王先逵教授关于精密加工最新发展及国内精密加工新技术动态的报告,又有来自厂、所、院校科研生产第一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总结。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珩磨  相似文献   

6.
精密偶件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先进武器系统中应用广泛,本项目主要是提高偶件加工精度,从而解决偶件类零件装配的互换性及可靠性。项目在精密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精密偶件的加工装配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超精密外圆磨床采用天然花岗石,导轨、砂轮轴、头架等均采用高强性、高阻尼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加工工件圆度可达0.1~0.3μm。精密偶件超精密外圆磨床  相似文献   

7.
简讯     
航空辅机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4月下旬在重庆召开。会上做了近四十个报告,以利用和改造现有设备和刀具,编制合理的工艺来完成精密加工的技术总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14日,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验收会议。在2002年11月2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评审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查验了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各专家组评估意见,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具备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符合验收大纲的各项要求,同意验收。建议批准该实验室投入正式运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通过验收$303所综合室  相似文献   

9.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在超精密加工领域起步最早的是美国,其次是西欧和日本。当前,美国在这个领域仍然领先。美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财政支持。美国国防部陆、海、空三军组成了光学零件精密加工特别委员会,统一协调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0多个厂家和研究单位研制和生产各种超精密加工机床。美国通过陆、海、空三军制造技术的开发计划和能源部激光核聚变的住务等,对超精密金刚石切削机床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相当多的人力,实现了微英寸级(1微英寸=0.025微米)的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航空、航天、核能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论述了现代制造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工业水平和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从美、日等国家在精密加工技术和微型机械这两方面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制造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高于0.1微米,表面粗糙度值小于Ra0.01~0.02微米的产品所需的综合性的高新工艺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方法、加工设备、超精密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环境技术和相应的材料处理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制造尖端产品的关键技术手段。超精密加工技术不仅是航空、航天、电子、仪表、核能和机械等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本身的发展又促进上述各项技术的发  相似文献   

12.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惯性仪表制造中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要求,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已经应用的几种加工方法,如超精密车削、镗削、磨削等,以及精密数控计算机技术、各种特种加工方法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技术学术带头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近年来您所在的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所取得主要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情况。杨辉: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及检测基础技术研究,专用装备及工艺研发,近年来承担了国防863及973计划项目、国防科研与预研项目及集团公司的大量科研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精密偶件的研磨、滚压、珩磨、超硬材料铰削、超精密车削、磨削及超精密平面滚研等精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由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超精密加工技术考察团对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了解了日本超精密加工和测试技术的近况,获益匪浅,很多方面值得我国借鉴。我刊从本期起将陆续报道考察的技术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于2001年 5月在意大利都灵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到了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和欧洲共同体的支持,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发表论文225篇。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圣怡教授和戴一帆老师等出席,共发表 7篇文章,分别是:   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单点微切削研究 ;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和误差来源识别 ;超精密切削机床横滑板的复合振动控制 ;金刚石刀具微振动对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子动态仿真研究 ;中心定向工件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时的几何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中日超精密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题录哈尔滨工业大学袁哲俊第五届中日超精密加工技术研讨会于1994年7月20~23日在哈尔滨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78人,其中日本代表14人,香港代表2人,韩国代表2人.会上宣读论文57篇,交流了中日两国近年来在精密和...  相似文献   

19.
中航第一集团公司于2002年11月2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基本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审会议,专家组听取了三○三所关于“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实验室的工作总结报告,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审阅了相关文件、资料,经认真讨论,认为:根据航空实验室批准主项,中航一集团批准了三○三所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方案,确定本建设项目投资为2800万元全部为国家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建设实验室厂房和购置部分设备。三○三所已按文件予以执行和完成。我所对建立“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非常重…  相似文献   

20.
杨辉.博士,研究员,先后师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董申教授,303所的吴明根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的李圣怡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超精密加工枝术研究,现任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精密加工机理,超精密基础元部件及集成技术、超精密加工工艺研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