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爆炸螺栓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捕获系统(包含捕获器、预紧螺栓)进行强刚度分析,研究捕获系统在不同预紧力矩/同一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捕获系统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预紧螺栓、捕获器的力学性能响应随着拧紧力矩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冲击载荷作用下,40N·m拧紧力矩下的捕获器冲击受力面的变形量比0N·m拧紧力矩要小,同时40N·m拧紧力矩下的预紧螺栓和捕获器根部应力水平也较0N·m拧紧力矩有所降低,局部区域已达到塑性变形,存在断裂风险。此次分析研究为后续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该技术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火工品连接—分离结构系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于铺层材料为T300/双马树脂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低速冲击损伤条件下机械修补的影响因素。考虑机械修补填充效应和装配干涉量、螺栓预紧力、界面摩擦力对修补强度的影响,针对低速冲击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机械修补,建立了三维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机械修补模型是有效的。进一步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1)金属填充装配的干涉量存在最优值;2)摩擦系数的增大可有效地提高修补结构压缩破坏强度;3)较大模量比修补结构的强度较小;4)存在最优的螺栓拧紧力矩,在此拧紧力矩下修补件的修补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螺纹结构力矩及其衰退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得出螺栓拧紧力矩的方法,结合预紧力和预紧力矩之间的关系,给出其理论方程和实验方程,分析了预紧力、螺纹摩擦转矩和螺母支承面摩擦转矩三者的分配情况。以此为基础,从结构变形与应力释放、材料表面摩擦力变化等方面对力矩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设定拧紧力矩安全系数和定期校核拧紧的措施,供螺纹结构设计及其使用维护参考。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热结构螺栓连接刚度试验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C/SiC螺栓为例,研究复合材料热结构连接刚度的试验分析方法。分析了常温下预紧力矩与螺栓轴向力之间的关系,考虑高温对预紧力的影响并给出了预紧力矩修正公式。针对高温条件下难以获得螺栓真实预紧力、从而影响对热结构连接刚度进行正确判断的难点,建立了一种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动力学试验获取结构连接刚度的技术途径,并采用典型连接件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C/C复合材料同时结合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性能、可设计性和碳素材料优异的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高速飞行器头部与翼前缘等热端部件。怎样正确评价C/C复合材料的超高温力学性能,成为了其能否合理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基于C/C复合材料良好导电特性的试样直接通电加热技术与复合材料双切口压缩剪切试验技术(DNS)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温度达3000℃的材料超高温剪切性能试验方法。利用该方法完成了3D C/C复合材料室温~2800℃温度范围的剪切性能试验研究,红外热像仪测试结果显示在试样标距区内温度场分布较均匀,全场应变测试系统测试结果显示在试样标距区内应变分布较均匀,室温下双边切口压缩试验方法与Iosipescu试验方法测试剪切强度具有好的一致性,该方法适用于C/C复合材料超高温剪切性能试验研究。3DC/C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剪切非线性,剪切强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40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随温度增高而降低;材料的主要破坏模式为薄弱面的宏观裂纹扩展、纤维束剪切破坏与拔出。  相似文献   

6.
螺栓连接具有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复合材料结构常用的连接形式之一。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疲劳问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复合材料机械连接结构的几种基本类型,总结了螺栓连接在疲劳载荷下的失效过程和破坏形式,从复合材料性能、紧固件性能、侧向约束、几何效应、疲劳载荷和环境因素等方面重点论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疲劳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疲劳性能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对未来连接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某运载火箭型号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对运载火箭贮箱开口法兰密封结构拧紧力矩的量化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和密封模拟试验确定了七种橡胶密封件的拧紧力矩范围及最佳拧紧力矩值,实现了某运载火箭型号贮箱开口法兰密封结构的拧紧力矩量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机械阻抗测试方法,试验分析了某发动机的后支承安装条件,即螺栓拧紧力矩及配合间隙对支承机匣系统共振频率及位移导纳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条件的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故在规范范围内,改变安装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发动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Standard,本文建立弹箭体上一种典型管接头的轴对称模型.计算通径为2mm 的管接头在4~16N·m 拧紧力矩作用下密封带宽度.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采用显微镜测量2件管接头在相同拧紧力矩范围内密封带宽度.结果表明密封带宽度的仿真计算和试验结果能较好吻合.此外,本文建立管接头拧紧力矩与密封带之间关系,为工程中管接头拧紧力矩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振动试验中往往要用螺栓固定试件,这里有几个注意问题值得提出: 1、拧紧力的问题: 振动试验中的振动力总是使紧固元件错位,而螺栓的拧紧力使它不错位。如果拧紧力偏低,紧固件的运动不在一起,而且稍有分离。这样会对试件施加额外的撞击力,这种力不论频率还是载荷均超出试验要求.有时会引起试件破坏。拧紧力过大不仅螺栓拧坏,而  相似文献   

11.
A rotor dynamic model is built up for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tightening torque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ressure rotors connected by a spline coupling.The experimental rotor system is established using a fluted disk and a speed sensor which is applied in an actual aero engine for speed measurement.Through simulating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s,the effects of tightening torque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tor system connected by a spline coupling including critical speeds,vibration modes and unbalance response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increasing the tightening torque,the first two critical speeds and the amplitudes of unbalance response gradually increase in varying degrees while the vibration modes are essentially unchanged.In addition,changing axial and circumferential positions of the mass unbalance can lead to various amplitudes of unbalance response and even the rates of change.  相似文献   

12.
在某次阀门静密封连接处漏气问题归零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力矩方法,用来弥补静密封面缺陷,以提高产品的静密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新型的速度自适应观测器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实现高性能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是准确地观测异步电机的定子磁链。文中将一种新型的速度自适应磁链闭环观测器,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取代了传统的积分器,理论证明该系统是超稳定系统。仿真与实验表明,该方案电机磁链观测精度高,电机参数鲁棒性好,同时基于磁链观测器所设计的速度自适应辨识方案准确性好,收敛速度好,使系统在较低转速下仍能保持优良的性能。本系统针对1.1kW异步电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32)进行了数字化实现,实时控制 软件是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讨论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C-dump(电容储能型)变换器新波开关的工作方式对变换器储能电容电压和电机电流的影响,对斩波开关提出了三种控制方法:滞环控制、PWM控制以及滞环结合PWM控制。本文对其与主开关的配合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给出了系统在各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研究表明,C-dump变换器的新波开关采用滞环控制与PWM控制相结合的工作能较好的减小电机电流脉动,进而减小电磁转矩脉动,有利于系统稳态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剪刀式旋翼的气动特性 ,在 2m直升机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采用了新研制的高精度旋翼天平和扭矩天平测量系统以及动态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作为对比 ,笔者首先针对普通尾桨进行了试验 ,给出了旋翼拉力和扭矩随总距角变化的试验结果。然后 ,着重进行了剪刀式旋翼的试验 ,测量了旋翼的拉力和扭矩随不同的剪刀角的变化 ,并对不同旋翼间距对旋翼拉力和扭矩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剪刀式旋翼的剪刀角和旋翼间距影响尾桨拉力大小 ,但对扭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转向系统的力矩和角位移传递特性。针对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盘力矩发生突变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全车速范围的助力电机前馈助力修正策略。为验证所提出的前馈助力修正策略的修正效果,进行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盘力矩阶跃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削弱了伴随主动转向干预同时出现的转向盘力矩突变,且在高速时该修正策略仍然有效,改善了主动转向干预时转向系统的转向路感。  相似文献   

17.
带预紧力受剪螺栓连接刚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很好的模拟带预紧力受剪螺栓的复杂应力状况,本文应用ANSYS非线性接触算法对螺栓连接进行了仿真,利用降温法模拟了螺栓的预紧力,给出了螺栓连接刚度计算公式,通过一系列不同厚度构件的螺栓连接刚度计算,得到了构件厚度与螺栓连接刚度间的关系曲线;为复杂结构中螺栓连接的简化计算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pull test is a damaging detection method that fails to measure the actual length of a bolt. Thus,the ultrasonic echo is an important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bolt quality detection. In this research,the 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bolt detection sign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filtering(MF) and the VMD method,a VMD-combined MF principle is established into a bolt detection signal analysis method(MF-VMD). MF-VM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vibration and actual bolt detection signal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MF-VMD effectively separates intrinsic mode function,even under strong interference.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VMD method,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move noise interference. An intrinsic mode function of the field detection signal can be effectively identified by reflecting the signal at the bottom of the bo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