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IPv4网络的IP地址空间、安全性和服务质量控制等问题,限制了Internet应用的发展,研究IPv6的相关技术,可以推动下一代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针对移动IPv6在切换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包丢失和切换延迟问题,分析了相关的快速、平滑切换和分级管理3种解决方案,并结合IETF草案文档建议,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MIPL(Mobile Ipv6 for Linux)的、具有平滑切换性能的移动IPv6切换框架.框架采用将切换过程和缓存管理相分离的松耦合模式,可有效地增强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为基于移动IPv6网络的实时应用系统信息的可靠传输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卫星通信是航天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本文从介绍国外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必要性和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设想。1国外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发展概况工作于低地球轨道(LEO)的通信卫星由于采用各种部件小型化和轻型化的技术,具有质量轻、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和易于发射等优点,美、俄等国十分重视对此的应用研究。国外提出的方案很多,但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网络互联协议(如IP、IPX等)不支持移动主机与网络上其他主机之间进行互操作.移动IP协议为Internet上的主机提供移动性支持,并保证主机在子网间移动过程中不改变家乡地址及对IP层之上协议的透明性.移动Internet中移动主机定位策略是对移动IP协议的重要扩展.介绍了移动IP的基本构架和代理发现机制,在此机制基础上提出"地址滑动窗口"方法来进行主机定位,并且定义了蜂窝移动Internet.  相似文献   

4.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通信的终极理想是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其他人以任意方式的通信。因为地面通信的覆盖面积受限,所以卫星通信将在个人通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实现包括海洋在内的更大范围的通信,人类已经构建了若干个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这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所拥有的“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是提供服务最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球Ka频段宽带通信系统发展迅猛,全球各地卫星运营商均已建设或正在筹建开展Ka频段宽带卫星通信服务。Ka频段宽带卫星已成为代表了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制高点,我国也正在加紧研制自主的Ka频段宽带卫星(中星-16)并已进入制造阶段。本文在研究国外主要Ka系统的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特点对我国Ka系统未来的业务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卫星通信技术投入商业运营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洲际通信、区域通信、集团或专用通信进入了全球移动卫星通信和宽带卫星通信的新阶段。很显然,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同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随着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全球宽带卫星通信必然成为21世纪卫星通信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朱贵伟 《国际太空》2011,(12):44-48
DD-b全球卫星通信服务业发展趋势相似,全球卫星移动通信产业依然保持小幅增长趋势,2010年的服务收入达到了234&美元。近年来,低轨通信卫星星座进入了更新换代时期,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运营商也在部署新的计划,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看似平稳的发展趋势下暗流涌动,其中有多个热点问题和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 全球产业现状 卫星移动通信(MSS)是指以地面移动终端(特别是小型通信终端,含手机)为服务对象的卫星通信。它在移动地球站和通信卫星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链路,包括星问和星地链路。传统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般使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分配的L和S频段进行用户通信,提供话音和中低速率数据服务,常见应用包括手持卫星电话、卫星移动数字业务、固定资产跟踪、数据采集等等。此外。移动VSAT也是一种提供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方式,目前对传统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形成了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宽带互联网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低轨大规模星座发展日新月异。针对Starlink星座初始化部署问题,首先论述了“星链”(Starlink)星座现状,分析在轨卫星高度变化。然后利用公开的两行轨道根数(two-line element,TLE),从卫星发射入轨、轨道面分布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Starlink星座的部署情况,给出升交点的变化规律;同时仿真分析了Starlink星座对地面的覆盖性能。最后,给出星座轨道面和相位分布、故障卫星处置以及可见卫星数量。所分析的结果以期为中国未来部署大规模LEO星座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的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发展,宽带无线频谱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低轨道(LEO)卫星由于其传输损耗低、传播时延小而被大规模部署。为了更好地利用频谱资源,卫星通信系统普遍采用高轨道(GEO)卫星与LEO卫星频谱共存的方案来提高频谱利用率。在频谱共存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能量检测与波束跳跃相结合的算法,以减小LEO对GEO卫星的干扰。首先对LEO卫星的信噪比进行估计并实时选择最优阈值,然后利用基于动态阈值的能量检测算法对GEO卫星信号进行判别,最后根据判断的结果进行波束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动态阈值的能量检测算法的检测误差明显低于传统的基于固定阈值的能量检测算法和基于二阶循环统计量的频谱感知方法。当信噪比低于-10dB的情况下,检测误差低于0.2;而当信噪比高于-5dB时,检测误差趋近于0。  相似文献   

10.
陈明祥 《国际太空》2000,(11):17-22
1 概述 □□近几年来,以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卫星通信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卫星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卫星通信迈入高速因特网接入、数据高速广播、多媒体信息传输、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众多的新兴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6月,非地面网络(NTN)纳入3GPP规范,是第一个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标准;2022年9月,华为、苹果先后推出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手机终端;2023年4月,AST空间移动公司(ASTS)基于低轨蓝行者-3(Blue Walker-3)卫星和普通智能手机完成第一个双向语音通信测试。“手机直连卫星”瞬间成为卫星通信领域超越卫星互联网的又一个关注热点和发展方向。未来6G天地融合应用对终端统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卫星频谱和轨位资源。目前,卫星通信系统主用的Ku/Ka频段已趋于饱和,毫米波频段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而Q/V频段卫星频谱资源(37.5-52.4GHz)仍有连续大宽带可使用,Q/V频段电磁波具有空间传播方向性好、干扰少、传播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高速率、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卫星通信。因此,Q/V频段卫星通信频谱作为稀缺性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争夺和开发利用的焦点,特别是Q/V频段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卫星通信系统对建设全球无缝覆盖的宽带通信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尽快在国际电信联盟(ITU)获取Q/V频谱资源优先地位,尽早推动卫星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业务需求的全球性增长,传统低频波段有限的频谱资源已不能满足低轨(LEO)卫星的业务承载要求,采用Ka频段的LEO星座系统设计成为了主流。然而,采用Ka频段的LEO星座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同频段已经存在的静止轨道(GEO)卫星系统产生干扰。首先,通过基于空间隔离的干扰规避方法,采用对LEO与GEO的频谱共用系统设置隔离角来进行上下行场景的干扰消除,使该LEO系统能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对同频段内通信干扰的约束条件;然后,通过引入GEO带的概念,分析并研究了干扰规避区域的确定方法和其对LEO星座密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得出了干扰隔离角、GEO带与LEO星座密度的关系,得到了在采用隔离角的方式进行干扰避让时满足LEO星座系统业务不中断所需要的最小卫星数量,对LEO星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的大容量、高速率、全球覆盖特点,要求其星座规模相比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的卫星数量呈数量级增长,卫星星座巨型化特征显著。而近年来,以巨型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为基础的空间宽带通信网络发展进入新的高潮。本文从国际主流巨型低轨星座通信网络的发展入手,阐述了巨型空间互联网系统发展的特征及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就我国同类系统未来的方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适应局部战争的军用卫星通信体系结构与应用冉隆科(总参谋部第61研究所)□□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日益增多,研究新的军用卫星通信,尤其是研究较大的地区性冲突对于高性能移动和宽带可运式战术卫星通信系统的要求,已提到日程上来。因此,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课题是,研...  相似文献   

16.
基于ZigBee的星内无线通信网络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星内网络从有线线缆到无线网络的可行性,分析星内无线通信的需求,针对卫星通信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典型的星型ZigBee无线通信网络,对星内无线通信协议和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满足星内无线通信对于低数据率、近距离的敏感器和部分执行机构的组网需求,并且网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的互联网主要是通过光缆和有线电缆来传输,在那些地面光缆无法覆盖的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这给宽带卫星通信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宽带卫星通信将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产业。著名的市场调查机构——北方天空研究所(NSR)预测全球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在2017年将达到39亿美元。美欧等一些国家的通信运营商就瞄准了这一商机,正在着手部署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其中包括美国卫讯公司、休斯网络系统公司、欧洲通信卫星公司、SES公司以及新成立的O3b网络公司,除此之外,全球著名的卫星移动通信提供商——国际移动卫星公司也在2010年签订了第5代"国际移动卫星"的合同,开始着手提供卫星宽带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计划发射的卫星都将采用Ka频段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8.
蜂窝电话服务系统一旦进行为高规格商务个体的高额投入,它将迅速成为许多工业界,包括以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为依托的用户的主要通信工具。今天,蜂窝电话系统在陆地上已迅速向跨国区域扩展,那是和蜂窝电话工业推出增强的蜂窝电话数据传输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它以蜂窝电话网络来进行数据包的传输,已极大地冲击了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的服务市场。如不出现例外,蜂窝电话系统将与陆地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发生激烈的竞争。美国华盛顿特区从事卫星通信业务的马可公司(Marcor)经理马丁·罗斯伯拉塔说,马可公司在1991年在装备美国达拉斯…  相似文献   

19.
铱 卫星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铱”全球个人通信系究,是将地面蜂窝状移动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低轨道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星座及其地面控制站、关口站和用户终端。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必将是大众卫星通信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2年9月6日,华为公司产品发布会展示了新款Mate50系列手机将通过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服务,实现卫星短消息功能。9月8日,苹果公司(Apple)发布的i Phone14系列手机正式宣布将依托“全球星”(Global Star)系统,实现卫星通信功能。以上两场产品发布会,首次将卫星通信业务引入大众消费电子终端,在全球通信服务领域为“手机直连卫星”(satellite-to-cellular service)业务的概念进行了宣传推广,本文将从频轨资源的视角探寻国际商业卫星公司引领的新兴卫星移动通信浪潮发展概况,并对我国卫星移动通信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