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1987年财政年度内正酝酿建立一个半独立的“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以参加美国太空站的制造及有关计划。该事业团为此将需要至少几百名工程师和500~600亿日元的预算。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将从事研制自由飞行器(即不载人空间实验室)与实施空间商业化。此构想的实现有赖于大幅度增加空间研究的预算(目前每年空间预算限定在12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2.
1985年3月30日,日美两国政府就宇宙开发事业团1988年初,利用美国的航天飞机进行首次材料试验(FMPT)的计划问题,交换了合作书。合同决定: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向美国航宇局(NASA)支付约3,700万美元(约88亿日元)的发射成本费,三年内付清。除上述费用之外,日方在美国培训宇航员以及安装仪器设备等还将需要34亿日元。如果加上日本制作的设备后,全部计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厅发表了日本各省厅1981年度的宇宙开发预算,其总额达一千零五十亿日元(约合五亿多美元),比上年度增长2.9%。现将各省厅1981年度的预算情况简述如下: 科学技术厅:共886.880亿日元。分配给宇宙开发事业团的预算为853.560亿日元(比上年度增加1.9%),其中H-1火箭的研制费为108.880亿日元。文部省:共112.440亿日元。分配给宇宙科学研究所(即原东京大学宇宙航空研究所)的预算为60.940亿日元,其中第10号科学卫星  相似文献   

4.
为使沉睡在地下的宝藏能尽早地为人类所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自1984年开始了以石油等矿物资源勘测为主的地球资源卫星(ERS-1)的研制工作。这颗卫星的总开发费用和发射火箭费用为700亿日元。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于1990年冬用H-1火箭将这颗卫星发射到高  相似文献   

5.
1984年8月31日,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公布1985年日本空间活动与经费。总额为1090亿日元,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1984年日本空间总经费为1074亿日元)。其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1985年经费为889亿日元,占总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二左右。日本1985年空间活动与各省厅经费分配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92年8月26日审定政府有关各省厅的1993年空间开发经费预算申请内容,总额达到2034.69亿日元,国库债务负担限额1281.37亿日元,支出总额开始突破2000亿日元。1993年比1992年多支出139.94亿日元,增长7.4%,其主要内容如下: 1)H-Ⅱ火箭延期,将于1994年发射,申请的50亿日元是用于发动机燃烧试验的,发射预备费50亿日元,第二枚制造费144亿日元。 2)宇宙开发事业团除继续研制技术试验卫星-Ⅵ(ETS-Ⅵ)、通信广播技术卫星(COMETS)、静止气象卫星-5(GMS-5)、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热带降雨观测卫星(TRMM)外,还拟研究开发ETS-Ⅶ、J-1火箭,将对天地往返运输  相似文献   

7.
据悉,日本1988年度有关空间活动方面的政府预算草案总额达1418亿日元,比1987年增加了15.1%。即将进入正式研制阶段的空间实验和观测自由飞行器的开发预算合计为53亿日元,比1987年增加了一倍。各省厅预算草案如下: 〈科学技术厅〉预算草案额为985亿日元,比1987年增加4.1%。宇宙开发事业团的数据中继跟踪卫星(EDRTS)开发研究费为6700万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今后发射小型卫星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更有效地发射小型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决定:开发J1火箭,并定于1995年发射,将该火箭的开发费4.8亿美元列入科学技术厅的1992年度预算。J1火箭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开发的M3S2固体火箭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H2火箭的助推火箭组成。 J1火箭是全长约33米(第一级长约7米,第二级长约19米,其余长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3年春开始正式研制JI型发射火箭。这种纯国产化JI型火箭,预定1995年夏发射。 JI的研制费为113亿日元,其中纯属火箭本体的研制费仅为35亿日元。制造费为40亿日元/枚。另外,该火箭比HⅡ火箭的制造期缩短一半,只需两年。其在发射场的准备时间也比HⅡ短许多。JI火箭进入实用阶段后,小型卫星的发射时期将不再受火箭的牵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进行H2试验性小型火箭原型样机的工作。日本把它称为“IRI”,以前叫“TR100”。1988年夏季发射试验型。该项研制费包括三次发射费和地面设施费在内共计40亿日元左右。日产汽车公司生产的试验H2火箭,全长10米,直径1.1米,总重为11.9吨。火箭装有两枚假的固体助推器,模拟H2形状。但是,与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日本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6月18日宣布,日本准备研制一种类似于欧洲阿里安的大型运载火箭H-1。这是一种三级火箭,重200吨,长42.3米,直径3.3米。能把800公斤重的卫星射入同步轨道。计划在1987年投入使用。计划研制费用为1500-2000亿日元,合30-40亿法郎。在制成这种大型火箭前,先于1985年前研制出H-1A,高40米、重140吨,第一级将沿用N_2火箭的发动机,带9个助推器;第二级用低温推进剂,推力10吨;第三级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通过许多中、小型热真空容器的设计、制造和运转,积累了有关的技术和经验,将此运用到大型容器(4.5米以上)的设计上,于1962年建成了第一台大型热真空容器。实践告知,气体负荷并不像预计的那么大;最初要以205℃温度烘烤容器,后来发现不必花很多时间去烘烤,也能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单靠低温泵无法获得高真空。30多年来,随着空间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各种不同航天器的不同模拟环境条件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设备运转过程中用扩散泵抽气时发现有大量的油蒸汽返流到试验容器内和试件上,不…  相似文献   

13.
经过长时间的研讨和论证,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正式确定在它所研制的、将于1996年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空间舱(JEM)上采用三项专家系统,即仪器故障诊断、支援生成计划和提供实验方法通知书的专家系统。在整个的调研阶段宇宙开发事业团提供了1亿多日元的经费。现在已选定三菱电机、富士通和日本电气等公司为这三种专家系统样机的研制单位,但最后究竟由哪家公司具体负责飞行样机的研制尚没有最后定论。不过自1988年起宇宙开发事业团就会同具体试制单位对样机进行试运行实验,确认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完备接口,为确定飞行样机指标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于1993年8月议定1994年度空间开发有关经费,根据空间有关的9个省厅的空间预算支出总额为2198亿日元,国库债务负担限额为1441亿日元,与1993年支出总额2016亿日元相比,1994年增长9%。各省厅增长的幅度不同,其中科学技术厅(宇宙开发事业团)为研制空间站日本舱以及用H-2火箭发射的卫星等增加8.6%;主要发射科学卫星的文部省增加4.28%;运输省研制多用途卫星及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增加27%;邮政省却增加71%。新立项的计划有;1.高分辨率观测技术卫星(HIROS)…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研制一枚大型火箭,这是一个全长38.0米、重255吨的大型运载火箭,计划于1991年冬季发射第1号试验机,1992年夏季用第2号试验机发射技术试验卫星Ⅵ。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不仅用这枚纯国产大型火箭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同步轨道、5吨重的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10吨重的大型卫星送入低轨道,还计划开展综合利用,用该火箭发射天地往返机、航天飞机,以期挤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竞争。为此,引起了各国的普遍注意。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制定了空间平台计划,其中共轨平台计划(ATP)已于1987财政年度开始了概念设计,大约要花费8年时间,即1995年发射入轨。这个带有大型双翼太阳电池板、大型辐射器、智能机械手、大型天线的共轨平台(见图)和当前正在加紧研制的大型技术试验卫星ETS-V、日本空间舱(JEM)的开发将对日本空间开发工作产生重大推进作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共轨平台的开发,将  相似文献   

17.
据日刊报导,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于1992年夏发射一颗大型技术试验卫星VI(ETS-VI)。这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满足国内广大用户对通信、广播等领域的一系列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新对策。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ETS-VI将掌握2吨级静止三轴控制卫星的通用技术;确认日本大型火箭H-Ⅱ的发射能力;实验实用卫星用的高级通信技术;鉴定日本实用卫星用的高性能仪器部件在星上的运行情况;鉴定日本新研制的双组元推进系统在转移轨道上的三轴姿态控制和用离子发动机进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能在1992年用 H2发射二吨重的“技术试验卫星-6”(ETS),即实验高级通信技术卫星(ACTS),已选定由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以及东芝公司三家联合研制,打破了过去独家包揽的惯例。东芝公司为主要负责者,它获得400亿日元研制费的一半,其余由另外二家公司分得。日本之所以采取三家共同研制先进卫星的方针,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日本已明确了在太空站上采用空间操作器。科技厅所属的电子所研制出了操作器需要的驱动系统。它是大型空间操作器的一个关键性组件。驱动系统安装在长10米的机器人臂上,能在真空失重环境下自如运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从1985年起同该系统集成装置单位初步设计了空间操作器。日立、日本电气和三菱电气公司也参加这研制工作。日立负责臂端手部分;日本电气公司生产控制计算机;三菱电气公司研制视力可  相似文献   

20.
李湍  任火 《国际太空》1992,(9):10-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综合环境试验楼(SITB)位于筑波空间中心,是一座长方形(176m×70m)的三层建筑。该试验楼主要用于大型空间装置的试验和测试,这些空间装置包括将由H-Ⅱ火箭发射的大型人造卫星、载人空间站、空间飞机等。试验楼内有真空罐、力学环境试验设施、质量特性试验设施等。这些设施安装在同一楼内,不仅提高了每个系列飞行器试验的测试效率,还可同时进行多种飞行器的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