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近距空中支援能力的多传感器瞄准吊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寒 《国际航空》2008,(9):46-47
下一代战斗机,诸如F-35将在机上安装老式战斗机和轰炸机所不具备的先进光电/红外目标捕获和指示系统。这类机载系统现已成为空军支援地面部队和海军作战部队必备的基本装备,但F-35还需要时间才能投入作战使用,因而目前一些正使用的对地作战飞机都必须依靠光电/红外吊舱来支援地面作战。  相似文献   

2.
军械部拥有几架独特的机载红外测量系统,用于各种武器计划的试验和鉴定。本文将评述目前使用的两种红外系统及其测量技术:波束引导寻的器鉴定系统(BASES)和超音速机载红外测量系统。这两种复杂的数据采集系统都装在专门改装的F-4D飞机上。本文介绍了采集飞机,曳光弹和地面目标特征数据的常用技术,还介绍了鉴定导弹反对抗性能、末段跟踪、寻的器捕获范围的一般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另外两个系统:机载红外标定空间测量系统(IRCASMS)和机载红外光谱测量系统(ASIMS)。前者将装在NC-130A飞机上,是一种高空间分辨率辐射计,主要测量地面目标;后者将装在F-4D飞机上,用来测量飞机、戈光弹和干扰器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空军去年在埃格林空军基地,用F-15E发射了装新导引头的AGM-130火箭助推武器,武器直接命中了目标。新红外导引头是罗克韦尔公司研制的,采用了256×256元的碲镉汞凝视焦面阵,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恶劣天气下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F-35战斗机气动及隐身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浩  昂海松 《飞机设计》2010,30(6):1-10
以F-35战斗机为研究目标,对目标体进行三维外形重建,并对重建后的模型进行气动及隐身特性的计算和分析,首先采用了基于飞机三视图进行轮廓线提取来重建F-35全机理论外形的方法,引入了基于草图跟踪的CATIA三视图的标定,大大地提高了模型重建的精度。其次采用非结构网格对F-35的计算区域进行网格划分,采用EULER方程完成了F-35在亚声速、跨声速及超声速等飞行条件下的流场计算,分析了不同状态下的升力、阻力和大迎角气动特性。最后利用曲面像素法对F-35全机高频雷达目标特性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IGS数据转换格式的隐身计算网格生成方法,比较了不同俯仰角及方位角下的RCS特性曲线,分析了对RCS影响比较大的部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0月29日,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F-35B"闪电Ⅱ"多用途战斗机首次完成了空地制导武器试验——投掷GBU-12"宝石路"Ⅱ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坦克目标。试验地点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靶场。试验中使用的GBU-12安装了激光导引头和飞控组件,但未装填炸药。投弹时,F-35B的飞行高度为7620米,炸弹下落时间为35米。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理查德少校使用了F-35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结合前视红外装置进行搜索,并利用激光指示器跟踪照射目标——一辆废弃的M-60主战坦克。  相似文献   

6.
装备前视红外导航吊舱,特别是精确制导瞄准吊舱的F-15E、F-16C/D和F-117等战斗机在海湾战争中,利用夜幕掩护投放激光制导武器空袭伊拉克,令人震惊。此后的10多年来,空对地作战战术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是建立在机载瞄准系统的技术进步之上  相似文献   

7.
非寒 《国际航空》2004,(6):39-40
第60批次的F-16E/F的原准机是第50批次的F-15C/D,两者相比,后者至少对70%的结构作了修改。在外形上,F-16E/F最抢眼的改进特征是在飞机机体两侧肩部安装了保形油箱,同时还换装了新的核心航空电子设备、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综合前视红外和瞄准系统(IFTS)和电子战(EW)设备  相似文献   

8.
Lantirn瞄准吊舱将使F-14成为一种远程夜间精确攻击战斗机。这是一个短平快的项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收到生产合同以后仅232天就在F-14上安装了基于前视红外设备(FLIR)的瞄准吊舱。修改后的F-14将成为一种多任务、远程、高速飞机,它可将攻击机群护航到目标,投放两枚精确制导武器,担当前线空中航空管制者的角色,并为随后的任务提供侦察数据。新能力的关键是修改的AN/AAQ-14型Lantirn瞄准吊舱,而不用导航吊舱(因而也没有地形跟随雷达)。正在部署的14架F-14VF-103中的9架将携带单个Lantirn瞄准吊舱,其中6架将与夜视镜兼容。吊舱已加装GPS和惯导系统(INS)作了改进,其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红外隐身效能工程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韦第升  王小群  杜善义 《航空学报》2008,29(6):1592-1597
 针对飞行器的红外隐身问题,推导出红外辐射对比度与作用距离的理论关系,采用指数拟合获得大气透过率与作用距离的近似关系表达式,简化了对作用距离的计算,并通过实际算例考察了目标表面温度、目标发射率和飞行速度对红外辐射对比度及作用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度和作用距离随目标表面温度、发射率及飞行速度的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条件下,对比度可代替作用距离作为评价目标红外隐身效果的简单、快速的参数,对比度越小目标的红外隐身效果越好。对比度的计算快速、准确、灵活性强和适用范围广,为今后进一步对飞行器的红外隐身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战斗机的低可探测性技术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重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按照F-22战斗机红外特征规范项目验证合同的要求,在飞行中测试了该机的红外辐射特征,并验证了其红外特征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格鲁门公司正在向国会和国防部建议对现有F-14进行改进,以提高对地攻击能力,减小易损性,用它及时地去替代海军目前使用的纵深攻击飞机A-6。改进后的F-14称之为F/A-14D,如果此设想能得以通过,将有约200架F-14D、F-14B和较新的F-14A参与此计划。 此计划不与F/A-18E/F发生冲突,它将成为实质上与F-15E和被取消的F-14快速攻击飞机能力相同的海军舰载机。F/A-14D采用现有的设备和系统,比如,将采用在F-15E、AV-8B和F/A-18上已获得的设备(以及某些软件),因而该计划的风险性较小。从F-14A升级至F-14D布局需要对约1/3的部分作发展。而据  相似文献   

12.
“地对空动态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系统”主要用于低空运动目标(飞机、导弹等)和地、海运动目标(坦克、车辆、舰艇等)以及静态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测量与研究。该系统可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对目标实现空间定位、测量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分布、光谱辐射分布以及红外热图像。由于采用了精密时统,实现了各测量设备之间、整个测量系统和被测目标之间的精密同步,因此可以精确研究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与目标对应状态(如目标姿态、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当前飞机的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分别从低RCS外形设计特点、低RCS材料技术的应用、红外辐射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对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F-22飞机的隐身技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供装备 F-16飞机的西屋电气公司 AN/APG-66雷达的改进型,大大地提高对空中多目标的探测距离,增强对地面目标的攻击能力和提高抗扰性。该雷达可望年底试飞鉴定。最初几次试验将由西屋电气公司在装有F-16航空电子分系统雷达的洛克威尔公司的“军刀”运输机上进行。所有原330型构架的 F-16将装备必要的装置,包括冷却设备,以便 APG-66翻新。  相似文献   

15.
该方案为一种F-117的带后加力舰载型。它涉及到一个27亿美元的发展计划。F-117N生产型飞机将在5年内布署。这个方案要求将用于F/A-18E/F的F-404发动机的后加力型,还将装先进的雷达/红外装置,这将为F-117N提供全天候空-地和空-空发射导弹的能力,F-404带后加力发动机将增加F-117N的机动能力,并将使其成为更为多用途的海军型战斗机。洛克西德公司去年曾提出了一个F-117方案,但除国防部一些人有兴趣外,在海军和国防部采购局没能得到什么支持。海军认为该机只是一种夜间使用的单任务战斗机,为此,公司今年又提出了这种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针对弹道导弹中段目标和背景的动态红外辐射特性仿真方法。首先,建立了弹头目标^秀饵的三维模型,并结合其运动位置分析了影响弹头目标/诱饵红外辐射的因素,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弹头目标/诱饵红外物理模型;其次,基于红外星表数据对恒星大气层外的辐照度进行了计算,根据红外传感器视轴指向和红外传感器视场,确定了红外传感器视场中的可见恒星,并根据拟生成背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计算出这些恒星在背景图像中的相对位置分布,对星空背景直接进行了动态图像生成;然后,对成像过程中红外探测系统的噪声效应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同时给出了噪声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最后,将生成的弹头目标,诱饵的红外图像与星空背景红外图像在灰度和空间2个层次上进行合成形成完整的弹头目标赝饵/星空背景的红外仿真图像,可为弹道导弹中段红外电子对抗突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善琦  李锐  宋焕成 《航空学报》1993,14(12):668-672
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API)与2.3-环氧-1-丙醇为原料,合成了多缩水甘油多苯基多亚甲基多氨酯树脂(UE-712),并用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法对它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DMA、DSC及力学与耐热性能试验表明,UE-712树脂比多缩水甘油醚酚醛树脂(F-51)具有更大的固化活性,在110℃下可发生明显的自固化反应。UE-712树脂固化产物的力学性能与耐热性都优于F-51。  相似文献   

18.
地基红外测量系统由于受大气衰减和天空背景的影响,对空间目标的探测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提出了采用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实现空间目标红外特性测量的设想,通过从决定红外测量系统探测能力的信噪比和调制对比度2个方面出发,推导出了红外测量系统作用距离公式。并利用大气传输软件计算了长波红外在不同高度下的大气透过率、天空背景,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高度的空基红外测量系统对不同辐射面积空间目标的探测距离。仿真结果表明,当空基平台高度大于10km时,长波红外不仅可以观测到光照区内的低轨空间目标,而且还可以观测到阴影区内辐射面积不小于40m~2的低轨空间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条件下的地基观测红外图像目标检测问题,引入二维经验模式分解(BEMD)方法对复杂条件下的目标红外实测图像进行了处理分析:首先对目标观测原始红外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对原始红外图像进行噪声抑制预处理;然后利用BEMD算法对预处理后红外图像进行自适应分解,获得按频段分布的二维基本模式分量与残余图像,并对分解后的红外图像进行有效重构,获取处理后的红外目标图像;最后利用点锐度方法定量评估目标红外图像处理效果,并与原始红外图像进行比对分析。基于实测红外图像处理结果表明,BEMD方法有效抑制了云层背景杂波噪声,且有效检测出清晰的红外目标,处理后的红外图像清晰度较原始红外图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F-22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评审(PDR)阶段,开始工程和制造发展(EMD)样机的制造,预计在1997年5月首飞(请参看本期“F-22的试飞将采用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文).从现在公布的EMD F-22与YF-22相比,外形和性能都有不少改变.我们根据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杂志与其他资料,将EMD F-22的主要变化进行综合归纳,分3期向读者介绍.我们可以从国外对下一代先进战斗机作战环境分析、设计思想、先进技术的采用等一系列基本想法中得到有用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