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具有共享存贮的分布式可扩展机群系统的结构及实现特点,通过实验的方法,对共享存贮器访问, 进程调度, 和同步开销等性能参数进行了特征化.对并行应用程序中影响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运用性能数据及系统性能参数对程序和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的方法. 将此方法运用于系统行为与性能的可视化,实现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共乡存贮环境的并行应用程序的性能可视化工具,实时显示和后处理分析并行程序的行为和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动态环境下GPS/SINS 组合导航系统的同步误差源均被不同程度地放大, 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组合性能. 给出了同步时间基准及记录GPS 通信延时的硬件设计思想. 在此基础上, 将GPS 与SINS 的时标差、SINS 的频标漂移及GPS 的通信延迟作为同步误差源, 采用软件处理方式完成对SINS 频标漂移的建模、量测信息的外推计算及GPS 通信延时的滤波补偿, 使系统的量测信息在每一个同步点上实现同步. 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变化映射表的语义安全算法.该算法首先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应用对临界值敏感的特点,采用变精度状态采集方法,建立了一个原始语义与其标识数值的映射表;在此基础上,网关和节点之间通过同步映射表进行通信数据的语义加密和解密,为提高安全性,在通信过程中,映射表基于通信携带的随机变更因子而不断更新.最后给出算法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已知明密文对攻击和实现语义安全.  相似文献   

4.
作为分布式多媒体系统通信与表现控制研究的基础,提出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整体模型DMISIM(Distributed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ed Model),将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抽象为3元组——多媒体同步时间单元SIU(Synchronization Interval Unit)、通信信道以及信道与SIU序列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模型描述多媒体信息和通信网络的静态属性,反映系统通信传输的动态过程.基于DMISIM,对分布式多媒体通信传输控制机制进行研究,提出最小偏差调度算法MDSA(Minimum Deviation Scheduling Algorithm)作为古典列表调度算法CLSH(Classic List Scheduling Heuristic)的改进.理论分析和逻辑推导证明,在不增加算法时间复杂度,不降低多媒体同步表现质量的同时,算法提高了系统目的端缓冲区利用率,降低了缓冲区需求及多媒体数据溢出的可能性.算法与底层通信传输机制无关,可以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的通信传输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SBS(卫星商业通信系统),是美国的又一个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由美国通用通信卫星公司、IBM公司和艾蒂纳(Aetna)人寿保险公司联合经营。将于1980年下半年用航天飞机射入同步轨道。SBS卫星系统将为商业界、政府部门和其它通信用户提供专用、切换和高数据速率的通信。该系统的特点是:地面站很小,可安装在用户屋前或办公室里,用全数字传输;可进行声音、数据、传真和电视等的综  相似文献   

6.
自1963年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试验卫星到1982年底,世界各国共发射了148颗同步通信卫星,从1983年到1990年代初,世界各国还计划发射160多颗同步通信卫星。本资料列出了目前仍在同步轨道上工作的和近期即将发射的200多颗通信广播卫星及其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4)因苏联  相似文献   

7.
日本计划于一九八三年用日本的N-Ⅱ运载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到东经130°和135°的同步轨道上,以建立日本第一个实用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输K波段和C波段的电话、传真、彩色电视信号和数据,对自然灾害及日本边远岛屿建立国内公用通信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远距离通信网络并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通信卫星CS-2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委托三菱电气公司为主  相似文献   

8.
地外探测对多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有极高需求,针对地外环境无法接收到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GPS授时的多传感器硬件时间同步方法.以嵌入式单片机系统(MCU)为核心设计高精度时间同步硬件框架,综合运用模拟GPS授时、秒脉冲(PPS)校时和脉冲触发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多路相机、惯性测量单元(IMU)和激光雷达进行数据采集同步,在上位机实现时间戳和数据的精确匹配.并搭建硬件平台,设计验证方案,实验测试同步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时间同步方法可实现传感器数据同步采集,同步精度约2 ms.相比现有地外探测设备,同步精度显著提高,对下一代地外探测设备数据同步采集、实现自主导航与避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并发演算CC(Concurrent Calculus)是高阶并发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把λ-演算作为子理论并包含一阶通信系统演算CCS、活动进程演算CMP、和高阶通信系统演算CHOCS的主要特征。在CC中,通信端口可为任意表达式并且进程和通信端口都可以作为在通信中传递的一等对象(First-class Objects)。从而CC不仅可以描述一阶通信行为而且可以刻划通信网络的动态自修改行为。另外,由于CC把λ-演算和进程演算纳入同一形式系统,故CC可以作为并发函数式程序设计的核心语言和理论模型。本文首先给出CC的语法、语义和例子,然后研究CC的高阶双向模拟等价关系以及CC的代数定律。最后简单讨论了相关的工作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简述现有的及建议中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了实现民用通信/导航系统的要求和可能性。介绍了一种采用传统的地球同步卫星和辅助的大椭圆轨道卫星使通信和导航功能相结合起来的低成本方案——COMNAV。  相似文献   

11.
FY-2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获取站(CDAS)中的编码遥测机作为卫星监测系统,解调卫星的编码遥测信号,实时获取星上编码遥测数据,以便分析和掌握整个卫星的工作情况,对卫星进行正确的管理和使用。解调后的数据也送到运行控制中心(SOCC)。采用双机热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给出设计可靠的编码遥测地面系统的方法,包括副载波解调、IRIG-B型时统码解调、帧同步锁定,用计算机实时分析遥测数据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经纬仪对高速运动目标测量数据的色噪声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目前对经纬仪测量数据随机误差进行处理的常用方法,指出了该方法对色噪声处理存在的问题,在对测量序列相关性采用差分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色噪声数据采用的两种处理策略——非相关转换法和相关数据平滑法,详细介绍了两种处理策略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的处理实例,验证了所提出处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91年5月16日事件的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不仅证明毫秒级资料可以通过平均平滑还原为秒级,还表明经1990年修改后的2.84GHz接收机输出的不同时间常数资料内部是自洽的。同时对太阳毫秒级资料作带通滤波将不同时间尺度的快速起伏分离出来。虽然在1991年5月16日的太阳资料中仅能发现亚秒级的起伏,但这种新的资料处理办法对今后的太阳射电快速起伏资料研究与证认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遥感海面温度的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象卫星遥感海面温度的资料处理关键环节是云检测(筛选晴空区)和大气削弱订正。目前卫星气象中心的卫星海面温度处理业务系统中,针对美国的NOAA 卫星是利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红外窗区多通道法。对于中国发射的风云一号(FY-1)气象卫星,由于星载辐射计只有一个红外窗区通道能用于大气削弱订正,为此专门开发了单通道海面温度处理方法。文章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处理结果举例,并对两种方法的特点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汽车转向轮侧滑量测量的必要性和基本测量原理,根据其基本原理设计了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描述了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推导了)基本公式;经过试验验证,本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空间成像光谱信息的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处理和分析是空间成像光谱技木中涉及最终取得地物目标识别结果的两个重要步骤。按照信息处理流程,阐述了存档处理、数据压缩、检索处理、辐射与几何校正等关键技术;并在评述图像恢复与增强处理及多光谱数据信息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成像光谱数据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分析解译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基于空间得采样图像压缩方法实时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解码器的设计针对压缩编码算法的多模式处理及变码长的特点,找到一套简单有效的措施,实现了有非匀速环节的解码算法,设计中通过灵活的数据并串相互转换很好的控制了解码过程的变码长、非匀速问题,同时精细的并行流水线结构和高效的算术运算设计为提高解码器的速度性能,为高速下实现实时解码提供了保证。最终基于FPGA实现的解码器工作速度可达264Mbit/s。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振动计量测试后,人工处理大量数据的难题,利用Pulse LabShop软件的OLE控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测试数据自动调取和分析,并自动生成原始记录和报告。经一年的使用表明,软件能批量自动准确地处理数据,节约了大量时间,并为采用Pulse LabShop软件测试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后续处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是为了满足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宽测绘的要求而提出的,本文主要研究SCANSAR成象处理。SCANSAR的工作原理、信号格式、信号结构和信号参数限制的深入分析是成象处理研究的基础,成象处理算法包括块数据成象算法和块图象拼接算法两部分,频谱分析法和时域频域混合相关法被用于块数据成象,块图象的拼接是利用时间关系剪裁块图象再顺次拼接,完整的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CANSAR信号格式和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法)对技术引进有效性及经济规模有效进行评价,其参数选择原则为绝对数系列,以轴承行业50家企业的数据,对同一时间点的现有生产配置条件下的企业经济规模有效性进行横向评价,以某厂8年数据对不同时间点企业技术引进的后期效果进行技术引进有效性纵向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