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激光防护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抗日趋严重的激光致盲威胁 ,世界各国都在加速发展激光防护技术。激光防护技术可分为基于线性光学原理和基于非线性光学原理两大类 ,对这两大类激光防护技术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光学遥感器激光防护任务需求,文章分析了激光对光学遥感卫星的光学部件、光电探测器件、电子学部组件的辐照效应,结合地基、天基激光武器对卫星的作战场景和模式,梳理了激光武器对卫星光学遥感器不同程度的打击效能及相应的阈值.文章对自适应激光限幅防护和快速响应快门防护技术、对防护的原理、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对应用配置和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3.
空间光学遥感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光武器的出现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相应的激光防护技术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激光防护策略做了分类,然后对不同的防护方案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O2和C60的概念式薄膜联合式激光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用于测试喷雾的光学技术及其发展,介绍了激光散射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激光衰减法、激光全息术、PIV 技术及高速摄影(摄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光学技术在喷雾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激光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能激光对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危害 ,概述了多种基于线性光学理论及非线性光学理论的激光防护器材及其研究进展 ,简述了这两类激光防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激光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能激光对人眼、光电传感器件及光学系统的危害,概述了多种基于线性光学理论及非线性光学理论的激光防护器材及其研究进展,简述了这两类激光防护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固体推进剂光学参数对激光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曦  李疏芬 《固体火箭技术》2002,25(3):34-37,40
给出了固体含能材料主要光学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考察了推进剂光学参数对激光点火中点火延延迟时间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吸收系数偏小带来的光学深度吸收,以及由此引起的理论与实际点火延迟的差异,并建立转换系数予以描述。以NEPE推进剂为例,对不同热流密度下点火延迟时间的理论估算表明,光学参数及由光学参数决定的浓度吸收对激光点火延迟时间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激光准直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KM6太阳模拟器光学装校系统的技术要求,文章提出了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两套准直方案.分别介绍了这两套技术方案的原理,并进行了比较,决定采用在激光器前加前准直光学系统的方案.介绍了准直光学系统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光学镜头进行了像质分析;设计了与光学系统相配套的机械结构,给出了激光光束的准直性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市场上可提供的光束发散角为5~8 mrad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为KM6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装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欧美激光通信地面站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提高激光通信地面站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增加接收信号信噪比、提升激光通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欧美将自适应光学技术应用于激光通信地面站的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主要内容包括自适应光学系统的组成、参数和部分实验结果,为激光通信地面站及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自适应光学的原理及其应用领域,重点介绍自适应光学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展望了自适应光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天基高能激光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EO)卫星的威胁,为高价值GEO卫星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根据机动战术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天基高能激光的毁伤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 kW级天基战术激光武器对卫星造成硬毁伤的距离可达50 km以上,卫星的易损部件依次为星表热控材料、太阳电池阵、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光学敏感器。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启示有:1)天基激光武器对GEO卫星的威胁是现实的;2)卫星激光防护应围绕薄弱环节开展以获取最佳效费比;3)应从单机、分系统、系统层面综合采取措施以提高系统鲁棒性;4)应采取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综合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12.
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国外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了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效应和航天用非金属材料放气污染引起的光学透射率的变化。针对航天光学系统对污染高度敏感的特点,探讨了航天器研制全过程针对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空间不连续工作的典型星载光学遥感器的结构和光学系统,进行抗辐射薄弱环节与总剂量效应的仿真分析计算,提出在遥感器入光口遮光罩处增加防护盖以降低光学系统中辐射吸收剂量预示最大位置处的吸收剂量,并对防护盖的具体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光学系统各光学部件所在位置辐射吸收剂量处于不均匀状态,接收地物信息的第一镜体处的预示值最大;安装防护盖后,可大幅降低该处的辐射吸收剂量,使之与其他部位的吸收剂量处于同一量级水平;防护盖的实施参数以厚度1~3 mm、距离入光口遮光罩端部小于20 mm为最佳。文章最后描述了防护盖设计方法的通用性,给出了防护盖的适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已经完成的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件镜身、镜盒的制造技术,并提出了对该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上应用前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在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增强聚合材料(CFRP)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p/Al)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以某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的主支撑结构为例,对应用不同材料时遥感器的质量、固有频率、热位移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材料能够使主支撑结构质量降为278kg,从而降低发射成本;结构具有较大的刚度,固有频率为156.09Hz,满足设计指标;可以更加有效控制结构热变形引起的光学元件刚体位移,提高成像品质。文章对复合材料更好地应用于长焦距空间光学遥感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激光器相位噪声对零差相干检测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对特定的基于平衡探测的科斯塔斯(Costas)环路接收系统相位误差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最后获得了不同传输码速率下的零差相干检测光通信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空间太阳望远镜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卫星热控制技术与光学波像差理论相结合,以空间太阳望远镜(SST)为例,对空间光学系统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进行了研究,以光学指标作为热设计的最终评价标准,为高分辨率空间光学系统的热设计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是现代战争中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发展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系统,在国际航天侦察领域也呈现了三个集团的发展态势。介绍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的在轨运行、技术指标等发展现状,以及主要在研项目进展及其预期达到的能力,最后分析了其未来技术发展和军事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