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空间光学遥感器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激光武器的出现对空间光学遥感器构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相应的激光防护技术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对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激光防护策略做了分类,然后对不同的防护方案进行了优缺点比较。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VO2和C60的概念式薄膜联合式激光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天基高能激光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EO)卫星的威胁,为高价值GEO卫星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根据机动战术激光武器的技术发展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天基高能激光的毁伤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 kW级天基战术激光武器对卫星造成硬毁伤的距离可达50 km以上,卫星的易损部件依次为星表热控材料、太阳电池阵、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光学敏感器。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的启示有:1)天基激光武器对GEO卫星的威胁是现实的;2)卫星激光防护应围绕薄弱环节开展以获取最佳效费比;3)应从单机、分系统、系统层面综合采取措施以提高系统鲁棒性;4)应采取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综合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国外激光武器的研究以及对卫星抗激光辐射加固技术的重视,分析了激光作用的机理,提出了研究卫星抗强激光辐射效应模拟和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光学遥感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中国已发射的航天光学遥感卫星及研制成功的航天光学遥感器,展示了中国在航天光学遥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对航天光学遥感系列卫星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CBERS-1卫星红外遥感器的图像数据从图像的灰度、纹理和边缘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美国Landsat卫星的TM遥感器、MSS遥感器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CBERS-1卫星的红外遥感器的图像数据是具有很好水平的,并说明中国卫星遥感器的制造、工艺设计、材料、光学结构等诸领域具有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CBERS-1卫星红外遥感器的图像数据从图像的灰度、纹理和边缘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美国Landsat卫星的TM遥感器、MSS遥感器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研究表明,CBERS-1卫星的红外遥感器的图像数据是具有很好水平的。并说明中国卫星遥感器的制造、工艺设计、材料、光学结构等诸领域具有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光学遥感器产品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立光学遥感器产品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对资源卫星红外多光谱扫描仪的分析 ,提出用卫星表、分系统表、部件表四个表业记录各种卫星上的不同光学遥感器 ,并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然后根据数据库的要求设计完成了相应的应用系统 ,实现了光学遥感器相关信息的录入、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空间环境是诱发卫星异常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光学遥感器作为卫星最重要的有效载荷之一,在空间会受到空间辐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研制光学遥感器的同时,需要同时考虑空间辐射环境因素,文章就空间光学遥感器天然辐射效应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轨道是影响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应用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提出应用体系能力贡献率的新研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轨道择优方法,以提高综合成像能力。针对卫星应用需求,构建与轨道相关的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成像能力指标体系。利用体系能力评估模型,定量化计算新研卫星在不同轨道下的综合成像能力,通过比较其对现有体系的新增贡献,进行卫星轨道择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评估不同轨道条件下卫星的应用效能,可作为卫星最佳轨道选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建立光学遥感器产品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对资源卫星红外多光谱扫描仪的分析,提出用卫星表、分系统表、部件表四个表业记录各种卫星上的不同光学遥感器,并完成了数据库的设计。然后根据数据库的要求设计完成了相应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光学遥感器相关信息的录入、查询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间碎片天基光学观测时的地气光规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卫星姿态调整的观测方法。首先,建立地气光对卫星遥感器观测效能影响的数学模型,计算地气光影响卫星弧段。其次,建立空间碎片观测数学模型,对观测方法进行设计。最后,基于STK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对观测效能进行仿真分析,迭代优化观测方法。以500km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对地球同步轨道(GSO)空间碎片观测为例,仿真分析其地气光影响弧段及观测效能。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克服地气光影响,且观测效能高。  相似文献   

12.
空间环境是诱发卫星异常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光学遥感器作为卫星最重要的有效载荷之一,在空间会受到空间辐射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研制光学遥感器的同时,需要同时考虑空间辐射环境因素,文章就空间光学遥感器天然辐射效应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某空间光学遥感器的振动抑制及装星应力卸载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某空间光学遥感器对振动抑制与装星应力卸载的需求出发,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阻尼隔振器。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际应用研究证明:该隔振器不仅能够对遥感器在发射主动段的振动响应进行一定抑制,而且兼顾了遥感器在与卫星装配时装配应力的有效卸载,减少了对光学系统的影响,提高了该遥感器对天、地观测任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激光测高仪可以快速高精度获取地面高程信息,弥补卫星光学遥感影像三维信息获取能力的不足。采用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作为控制信息,符合卫星摄影测量尽量减少地面控制点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实际卫星立体测绘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结合激光测高的特点,设计了星载激光测高仪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立体测绘的方案。根据摄影测量观测方程和激光测高仪对地观测方程,以及卫星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外方位元素之间的联系,由光束法平差原理建立观测误差方程。对星载激光测高仪进行定位精度理论分析,采用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可以作为高程控制,提高高程观测精度。最后对卫星摄影测量数据与星载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国外几种星载光学遥感器的发展情况简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介绍了国外空间对地观测的侦察相机、测绘相机以及其它星载光学遥感器的发展情况和近期态势。其中提到了它们在载体上对地观测的分辨率、光谱带宽、地面覆盖等性能指标,还介绍了相机或光学遥感器本身的性能参数。文章还对测绘相机专门提到了分类情况以及光学小卫星的发展态势,重点指出了不同光学遥感器所在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性、指向和指向改变精度。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光学遥感器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性能优异而成为光学遥感器新一代理想的结构材料.由于光学遥感器的特殊性,使得复合材料的材料选择和成型工艺更为严格.文章结合卫星光学遥感器相机镜筒的设计要求,阐述了成型技术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姿态测量器件安装在GEO卫星星表的星敏感器易受空间严酷带电环境影响,在强电磁脉冲干扰下出现在轨异常。文章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和测试实验对星敏感器结构在电磁脉冲形成的强电磁场作用下的耦合效应进行研究,仿真计算强电磁场下星敏感器内部的耦合场分布和结构的电磁屏蔽效能,并进行相应的屏蔽效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强电磁场的高频部分通过星敏感器的光学窗口耦合进入星敏内部后将形成较强的电磁场,在谐振频点还会产生场强增强效应,使结构的屏蔽效能显著下降,内部的电子学器件受到干扰,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上结果可用于星敏感器的强电磁环境防护及相应的在轨异常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已逐步形成立体、多维、高中低分辨率相结合的全球综合观测能力,但尚未建立相关的完善和配套的标准体系,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在与新技术发展对接、系统性以及关键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着需求,需要借鉴国外光学遥感器相关标准,在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框架以及相关的急需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文章从高分系统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需求、标准体系构建、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等展开分析与研究,提出急需制定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航天光学遥感器工作于太空中,长期恶劣的空间环境及短暂发射入轨时的状态对光学系统的设计与装调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确保光学系统在轨像质优异是航天光学遥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文章结合国际上航天光学遥感器的发展需求对光学系统装调技术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中国后续航天光学遥感器装调与测试技术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间不连续工作的典型星载光学遥感器的结构和光学系统,进行抗辐射薄弱环节与总剂量效应的仿真分析计算,提出在遥感器入光口遮光罩处增加防护盖以降低光学系统中辐射吸收剂量预示最大位置处的吸收剂量,并对防护盖的具体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光学系统各光学部件所在位置辐射吸收剂量处于不均匀状态,接收地物信息的第一镜体处的预示值最大;安装防护盖后,可大幅降低该处的辐射吸收剂量,使之与其他部位的吸收剂量处于同一量级水平;防护盖的实施参数以厚度1~3 mm、距离入光口遮光罩端部小于20 mm为最佳。文章最后描述了防护盖设计方法的通用性,给出了防护盖的适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