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循环加工编程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几种循环车削加工工艺如锥体、球体等数控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2.
对TC1 1钛合金施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 ,得到 3种组织形态 ,研究了不同的组织形态的高温循环蠕变。结果表明 ,晶间 β组织具有低的循环蠕变速率 ,而随最大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快 ;而等轴组织和片状组织循环蠕变速率较高 ,但随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较慢。分析认为 ,晶界滑移行为对高温循环蠕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奥氏体不锈钢在低周疲劳循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应变幅值,合金元素和试验温度等方面研究了稳定型奥氏体不锈钢316L和316LN的低周疲劳行为,通过讨论多级恒温温度变化对循环饱和行为的影响,得出了在较小应变幅下,材料呈现过后的温度值对先前的温度值具有记忆效应的结论。所作穆斯堡尔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316LN不锈钢中可能存在着IS结合体,其循环硬化与循环软化可能与IS结合体的存在和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4.
蒸发制冷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典型的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国外的技术现状,对国外现役直升机采用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与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并对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研究了16NiCo钢的低循环应变疲劳性能,并对其循环应力一应变行为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钢达到了同类钢和美国同种钢的应变疲劳强度水平,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循环软化。此外,塑性应变能的分析与计算证明,采用标准热处理规范能够实现强度与塑性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类似SABRE3结构的深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建立了基于部件法的发动机设计点热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发动机氦循环新的循环效率和循环特征参数的定义。考虑发动机参数的物理限制条件及不同工质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求解得到了空气路、氦气路重要参数的设计可行域。在可行域内开展了空气路和氦气路的循环分析,获到了冷却当量比、性能参数等主要参数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此发动机空气热功转换比ηt2为0.02~0.746。氦循环设计可行域受ηt2及换热器热负荷限制;循环起始温度和热负荷限制确定的情况下,ηt2越低氦循环可行域越窄。降低发动机冷却当量比的关键是:提高换热器1的氦出口温度以降低氦流量;当换热器1和换热器2的氦出口温度同时取得最大值时,冷却当量比取得最小值。换热器1和2的氦出口温度分别取1200K和1300K时,空气路可行域内冷却当量比为0.917~2.64。  相似文献   

7.
基于气体多变压缩以及等温涡轮燃烧技术,提山了一种改进的概括性卡诺循环燃气轮机,通过模型预测分析了其性能,并与传统燃气轮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概括性卡诺循环燃气轮机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其循环是一种接近概括性卡诺循环的气体动力循环和一个蒸汽动力循环所构成的联合动力循环,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研究的发展与前景。通过对现有各种环控系统的优点与不足的讨论 ,提出了蒸汽循环制冷系统由于其高可靠性和使用了无污染制冷剂 ,有可能成为飞机环控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 ,而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的微处理器控制方式的导入 ,将提高飞机环控系统的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类典型的直升机环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数据,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自的优缺点,为不同类型的直升机选择环控系统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0.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频率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珏  张振鹏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2):2341-2345
采用传递矩阵法对某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建立发动机系统管路和部组件的频域线性化数学模型,并根据系统管路和部件的联接关系,简化系统模型,构成了联系扰动量和系统变量的线性方程组,进一步求解得到扰动量作用下系统变量的频率响应特性.通过仿真对比发现燃气发生器循环与分级燃烧循环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系统频率特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EEPROM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该类器件的价格比较昂贵,而写入次数有限,所以如何延长其使用寿命便是一件又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本文提出了一种正确使用EEPROM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钼合金在高温热机械应力循环下的疲劳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钼合金进行了应力控制高温低周等温疲劳和同相位热机械疲劳试验。对于等温疲劳试验选取的实验温度为350℃和500℃,对于热机械疲劳试验循环温度范围为350℃-500℃。根据采集的材料应力-应变响应和循环破坏周数,可以看出温度的变化对材料疲劳寿命产生很大影响,当温度循环和应力循环叠加时,会加重损伤的程度。对循环回线的分析表明,在每一种疲劳试验过程中均发生材料循环软化和循环蠕变现象。对破坏试件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在高应力循环条件下,钼合金的破坏基本上是脆断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简要介绍把立式轮盘超转破坏试验器改造成立式轮盘变幅循环旋转试验器的过程及所达到的性能。最后介绍了试验器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液氢在高超声速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液氢作为燃料的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的概念。该发动机可以用于推进以M3~5的速度飞行的飞机。在M3以下,发动机以涡扇模式工作,在M3以上则以冲压发动机模式工作。计算并给出了变循环涡扇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刘湘生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53-155,195
一、局部应力应变法寿命预测系统  图 1所示为构件局部应力应变法寿命预测系统 ,适用于承受应变疲劳载荷的构件。基本图 1 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体系上分为四部分 :分析预测 ;材料试验 ;部件试验 ;确定寿命。分析预测 上半部是通常的弹塑性应力分析。得到构件危险部位应力—应变谱后 ,即可进行 L CF寿命估算。材料试验 是将构件的应变历程施加到一组光滑圆柱试样上 ,在试验机上作控制应变的 L CF试验。所得寿命数据经统计处理 ,即可确定构件寿命。在进行构件 L CF试验的情况下 ,借助于材料数据确定的疲劳散度系数来间接确定构件的…  相似文献   

16.
预冷型组合循环发动机具有工作速域宽、比冲高和推重比大等优点,在未来空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回顾了LACE、SABRE和ATREX等主要预冷型组合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研究情况,对各型发动机热力循环中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发动机预冷器、压气机、涡轮和燃烧室等关键部件,建立了热力循环计算模型,研究了预冷和燃烧对冷却剂的流量需求问题、预冷器与压气机性能参数匹配问题和压气机与涡轮共同工作问题等。结果显示,1.0~2.0倍当量比的氢在马赫数0~4.5速域内能将空气冷却51~476 K,而相同流量的甲烷在马赫数0~4.0速域内仅能将空气冷却24~182 K;熵函数用于表征预冷器和压气机在热势差效应和功热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总和,根据发动机性能需求,在熵函数图上可设计不同的当量比-压比(φ-πc)协同工作线;涡轮总功率是影响预冷发动机压气机压比的主要原因,与传统涡轮相比,驱动涡轮的工质(冷却剂)流量小,要求涡轮单位功率高,给涡轮设计带来挑战。最后结合评估结果对预冷型组合循环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本介绍了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的轮盘变幅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系统,通过大量试验和理论研究改进了局部应力为寿命估算法,使之具有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好的寿命预估精度,所提出的应用光滑棒预测轮盘变幅低循环疲劳寿命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方法简便,是一种有前途的试验评估法,本建议的应用变幅循环的结果确定轮盘的可靠性寿命比EGD-3[1]的方法更科学,更可靠。  相似文献   

19.
制冷系统性能与制冷工质充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随时间的推移,制冷剂多少总会泄漏,系统制冷剂总量会减少,性能会降低。制冷剂的减少会导致压缩机转速加快,制冷剂冷凝压力降低、蒸发温度升高、过热量加大。  相似文献   

20.
高超声速飞行与TBCC方案简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TBCC(燃气涡轮发动机为基础的联合(组合)循环)方案,以及以TBCC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高超声速攻击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