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的角度及研究成果,总结了以往研究的特点,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对基于战场环境的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研究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基金动态     
加强航空基础技术研究,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日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六一三研究所承担的《无人战斗机火力指挥控制原理研究》、《协同作战环境下的机载联合攻击系统自动决策技术研究》两项航空科学基金项目完成了研究工作,顺利通过了航空科学基金办公室组织的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并获得所内科技成果三等奖。在研究期间,课题组完成了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原理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  相似文献   

3.
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历史,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现有的4种研究策略:阻抗控制、力/位混合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提出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的4大关键问题:机器本体及位置伺服;碰撞冲击及稳定性研究;未知环境的约束研究;力传感器及力/位反馈融合,展望了智能机器力觉及力控制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平流层浮空器的热特性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平流层浮空器热状况的形成机制与特性是进行热控制设计和研究热控制技术的前提,对平流层浮空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平流层对流与辐射热环境特性的基础上,运用传热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浮空器热状况的复杂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评述了浮空器热特性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相关研究方法、热模型与主要结果,分析了平流层浮空器热特性研究得出的基本认识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飞机机翼积冰研究方法和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飞机机翼积冰三种方法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现行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新趋势,提出了研究方法的改进方案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景堂 《航空学报》1995,16(Z1):44-49
从可靠性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出发,总结了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在理论上、工程实践和管理上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机载设备定延寿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寿命概念的转变、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失效判据的研究和分析。这反映了我国在航空机载设备耐久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还就4种定延寿方法加以论述,并总结了成功的可靠性管理经验。这些均体现了中国航空机载设备寿命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多约束条件下的制导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导弹等制导武器机动能力的增强,制导精度的提高,多约束条件下的制导律研究成为精确制导研究的新热点。简要介绍了多约束条件下的制导问题,重点评述了近年来多约束条件下的制导律研究情况,对目前多约束条件下的制导律设计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其可能的研究内容动态和方向,为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借鉴美国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经验,促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研究了近年来美国国会、国防部及一些研究机构关于基础研究的咨询报告和评估报告。总结了美国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减少行政部门干预、加强与大学合作、建设政府科研机构、发挥项目经理作用和制定明确的科技战略等。并针对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稳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队伍、改进基础研究的项目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外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空气动力学问题,尤其是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重要部件的研究,需掌握复杂的空气动力学流动机理与物理现象。对此,国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外主要航空大国在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研究机构设置、主要研究工作及重要研究设备。最后,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开展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接受理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绘制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走势;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地位、热衷研究的单位以及研究的内容;总结一些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前馈控制技术对动态转台进行控制研究,分析了PID 控制在动态转台 控制中对于响应带宽提高的缺点。通过实验与Matlab 结合辨识了开环系统模型,并与实 际数据进行了比对。建立了系统状态观测器,并设计了基于观测器与前馈控制结合的控制 器,证明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观测器与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体式石英谐振加速度传感器在性能提升上受到装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提出一种全石英谐振加速度计芯片结构,包括下层的硅结构和上层的石英结构。下层的硅基底仅作为支撑结构进行加工制作,敏感单元为全石英材料,硅结构与石英结构键合到一起,结构加工完成后去除硅材料,以释放石英敏感单元。整体结构为中心对称,包括质量块、音叉结构、微杠杆结构和应力分配梁,芯片通过微杠杆结构来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并通过应力分配梁使石英音叉两根振梁上的内应力均匀一致。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仿真的差动灵敏度为35Hz/g。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结构重量,厚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优化设计空间复杂,层间应力问题突出,离散设计变量等问题使得厚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变得十分困难。针对由铺层相同的子层板叠成的厚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复杂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级优化设计方法。第一级优化采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变量为子层内层数及铺层比例;第二级优化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系统层以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设计变量为子层数,子系统层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铺层顺序,以层间应力因子最小为目标。结合算例,通过Matlab编写遗传算法,并应用Isight集成Matlab来实现该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级优化设计方法是有效的,能够很好地实现具有周期性铺层方式的厚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从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和周转过程分析,提出了其计划周转数量预测模型、年提前换发和使用消耗的数量计算方法,以及机上发动机的控制使用原则,为装备订货机关和飞机管理单位提供科学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5.
超音速发动机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是超音速飞行器隐身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两种超音速尾喷流的红外抑制方案二次旋流方案与组合波瓣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共 7组试验件在不同的结构和二次流速度情况下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在旋流方案试验中 ,对二次流加旋诱发大尺度流向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得到旋流角度、二次流速度等对掺混效果的影响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 :对于本结构方案 ,当二次流速度为 49m/s,旋流角在 3 0°左右 ,掺混效果最好 ,且随二次流流速的增加而加强。在组合波瓣方案的试验中 ,对组合波瓣用于超音尾喷流红外抑制进行了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可对超音尾喷流的红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旋翼无人机结构设计是无人机研制的重要环节,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是保证无人机安全飞行、提高无人机性能的关键。根据重载四旋翼无人机性能要求,设计一款最大有效载荷10kg、可折叠、质量轻、强度高的四旋翼无人机。建立无人机结构有限元模型,基于实际工况对机臂及中心板进行静力及屈曲分析;对机臂及中心板的铺层方案进行优化,校核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搭建无人机静力测试平台,完成重载四旋翼无人机结构静力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相对结构初始铺层方案,机臂减重43%,中心板减重35%,全机结构累计减重560g;试验测点的应变值与分析值相对误差小于15%,验证了无人机有限元模型和优化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张彦仲 《航空学报》1989,10(9):462-471
 本文提出递归傅里叶变换的一种快速实现方法。对于一个质数长度的离散傅里叶变换,仅需用一个复数系数就可以递归算出全部N个(N=P)频率分量。恰当地选用这个系数,使其为2-m形式,就可以用(m-1)次移位代替乘法,免去了递归结构内部的乘法,大大提高运算速度。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总共需用(N-1)/2次实数常数乘法,尤其适于硬件实现。文中给出快速运算的系数表、硬件实现的方案及乘法次数的比较,讨论了系数误差的影响,并提出了高精度实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数据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数据的保密和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文中设计的OFB算法操作模式是DES加密标准通用的四种模式之一。其中主要介绍了OFB算法操作模式加密与解密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利用LFSR寄存器产生MI,将MI进行DES运算后与明文相异或产生密文,解密为其逆过程。为了加强密码的安全性,本文采用了64位OFB的模型,在没有错误扩散的基础上,更适合数字化音频或视频的加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一代飞机装配过程几何量检测的高精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需求,分析了飞机装配过程几何量检测特征和具体的检测要求,提出了用于不同测量任务的测量方法,构建了装配几何量质量检测体系。研究了复杂装配现场多源异构整体测量工艺仿真及精度优化、三维点云数据的拟合与对齐和基于整体测量场的多系统协同测量3项关键技术,开发了装配检测质量管理平台,实现了检测数据管理信息化,为后续装配提供数据支撑,同步提升了飞机装配过程质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手段,模拟普通的圆柱形单孔结构和小孔辅助射流结构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流动和换热,侧重通过直观演示气膜孔下游反向对旋涡对(肾形涡)的生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过程,揭示小孔辅助射流改善气膜冷却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单孔结构相比,小孔辅助射流结构,由于小孔射流的干涉作用,主孔射流形成的肾形涡的尺度和强度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冷气射流与主流的掺混减弱,对冷气的向上抬升作用减小,避免了冷气穿透主流脱离壁面,大大提高冷效。随着吹风比的增加,与圆柱形单孔相比,气膜冷却效果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