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希腊神话中,厄里斯是纠纷与不和女神(女祸神).在神话中,厄里斯女神挑起了女神们的不和,爆发了特洛伊战争;在现实中,“厄里斯”星体又让科学家围绕行星定义争论不休,最后直接导致冥王星退出行星行列.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依据希腊“不和女神”为其命名为厄里斯.  相似文献   

2.
《国际太空》2009,(4):12-12
该合同的价值约为410万美元,主要任务是为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发坚固耐用的抗辐射加固无线航天器总线,合同期为21个月。航天器数据总线为航天器设备与载荷之间提供了一个电子接口。诺格公司表示,该创新项目将重新定义未来的航天器,由于减少了大量的连接工作,并降低了由集成大量铜束线带来的复杂性,无线技术将允许建造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质量更轻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3.
中心频率为175MHz复合布拉格声光器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以钼酸铅为声光介质、中心频率为175MHz复合声光器件的设计,计算了以铟为粘合层时换能器带宽并确定了镀层厚度,该器件带宽为120MHz,时间带宽积达1207.5,初步满足声光信号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激光测速测距,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伪随机码相位调制和外差探测技术的激光测速测距方法,并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当激光出射功率为2mW、参考光功率为117 、调制速率为100MHz、单周期内伪随机码序列长度为81.9 时,该系统在对位于约8 m处、径向速度约为1.4 m/s的目标进行测试时,可以实现0.138m的测距精度,以及4.16cm/s 的测速精度。实验结果证实,该套系统可实现高精度的径向速度和距离测量,且系统工作状态为长脉宽低峰值功率,为远距离的激光测速测距系统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的基本知识,推导了正、负温度阶跃情况下,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了影响时间常数大小的诸多因素。对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测试结果的处理提出了温度变化法、面积法、斜率法等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并以在流速为10m/s空气介质,温度阶跃量为40℃的一支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其时间常数为例,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飞机服役环境中滑阀出现卡滞和动作延迟等现象,在分析滑阀机理的基础上,发现按常温设计的滑阀副配合间隙在服役环境下会发生较大变化,飞行器极端温度环境、精密偶件加工残余应力等容易造成滑阀卡滞。利用弹性力学和热变形理论,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推导了滑阀副径向尺寸链的数学表达式。以某型滑阀副为例,计算了-50℃、100℃和150℃下滑阀副的变形量,通径13mm的滑阀,径向尺寸最大变形量为2.9μm。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油液压力引起的阀套变形量,最大变形量为2.19μm。配合间隙最小值应不小于总变形量5.19μm,可近似取为5μm。计算了不同配合间隙时的内泄漏量,泄漏量应满足要求0.035L/min,对应的最大配合间隙为7.7μm,可近似取为8μm。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和尺寸链计算模型,对滑阀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螺栓连接是复合材料结构的薄弱环节。因此,螺栓连接部位的设计是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关键之一。将修正特征曲线方法和随机参数统计模型结合,建立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螺栓连接失效载荷的概率分析模型,进而以关键影响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可靠度指标为约束,以连接结构质量为设计目标,发展了基于可靠性的CFRP螺栓连接优化设计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基于可靠性的螺栓连接优化设计计算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关键影响参数XC为2 450 MPa、tply为0.174 mm、E11为225 GPa时的设计方案为螺栓连接最佳设计方案,该方案使得外载荷为17.5 kN时,螺栓连接可靠度由0.998提高到0.999 999以上,同时使得连接结构的质量下降了6.44%。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专用测试装备计量特性的分析评定难题,提高装备量值溯源的有效性,从装备使用者视角出发,以测试能力为基点,应用系统分析法,形成了包括方法思路、识别范围、“可计量”原则、分析步骤和结果表达等内容的计量特性分析方法。最后,以炮口冲击波测试系统为例,对该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既可以为在役装备重新评定计量特性提供支持,也可以为新建(或在研)装备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倍福控制器的点火控制系统,介绍了点火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根据功能要求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以及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点火电路及其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对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点火控制系统为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前端设备,并为摄像系统提供触发信号,为点火装置提供点火信号。  相似文献   

10.
在第十一届北京航展上,二航洪部航空工业集团展出了自行研制的“天龙”系列轻型反舰导弹,为我国近程导弹增添了新的成员,“天龙”系列导弹均为高亚声速导弹,攻击特征曲线显示在发射后导弹将爬升到一种定高度后降低进入掠海飞行,在飞行末端进行俯冲攻击。“天龙”系列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战斗部、导引头皆可以相应互换。这次展出的为“天龙”-10A和“天龙”-6B的实体模型,其代号为JJ/TL-10A和JJ/TL-6B(JJ代表舰舰,TL为“天龙”拼音缩写,A为电视导引头型号,B为雷达导引头型号)。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含圆孔层合板在孔内轴销加载下的孔边应力问题,提出一个计及接触摩擦效应的弹性轴销模型,摩擦系数假设为沿接边界按正弦规律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弹性理论的一般方法,分析了轴销的应力和位移,为有效地解决有载孔层合板孔边应力问题提供了解析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标准图压缩法作了改进,引进了多模式压缩的思想,设计了相对矩的分类算法,把标准图压缩法改进为多模式快速标准图压缩法,恢复图象质量和压缩速度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在压缩比为4倍时得到了优于静止图象压缩标准JPEG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主研发了小型磁偏转质谱计,并对其质量范围、分辨本领、灵敏度和最小可检分压力四个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比对。结果表明,该质谱计的质量范围为(1~143)amu,相对N2的分辨本领为1400,灵敏度为4.2×10-5 A/Pa,最小可检分压力为9.5×10-7 Pa。该测试和比对结果为磁偏转质谱计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高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界航天发射市场陷入了低谷,2001~2003年的低发射记录表明了这种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年发射次数几乎不低于80次,特别是1996~2000年,平均年发射次数达到了82次。而2001年的航天发射次数是60次;2002年为65次;2003年为63次,  相似文献   

15.
空气龄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提出了用CFD法求解空气龄的具体方法,其步骤为先求解N-S方程,后求解空气龄。为求解N-S方程,采用了改进型HSMAC法,并给出了压力和速度同时修正的方法。为求解空气龄,推出了空气龄输送方程式和给出了空气龄和速度成分的边界条件。计算机模拟验证了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并由空气龄求出了通风效率。  相似文献   

16.
小光 《国际太空》2006,(11):30-30
据2006年9月12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将在南非建造一个指挥与控制中心。两国已签署协议,为未来民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确定了法律框架。目前,俄罗斯正致力于为南非研制通信卫星和地球遥感系统,为其航天计划训练人员,并设立指挥与控制中心。俄罗斯将于2006年年底为南非发射1颗卫星。另外,双方还讨论了南非航天员进行为期12天的“国际空间站”之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等离子体磁壳制动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行星探测器制动手段,具有制动阻力可调、可靠性高、结构质量小等优势,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开展了等离子体磁壳制动产生方式与工作机理的数值仿真研究。首先,以火星探测器的制动为背景,将等离子体磁壳简化为圆柱构型,建立了等离子体磁壳宏观模型,得到了制动阻力、有效捕获面积和探测器速度随轨道高度的变化关系。随后以等离子体磁壳中离子、电子和次中性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等离子体磁壳微观模型,获得了等离子体粒子数密度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微观模型与宏观模型计算出的制动阻力一致,验证了两种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分体对开式高低温发生装置,并详细叙述了其结构组成,测试结果表明高低温发生装置温度范围为-80℃~400℃,温度偏差为±2℃,温度均匀度为2℃,该装置可作为专用实验设备用于力传感器高低温环境下的校准。  相似文献   

19.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中能质子探测器实现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首次对辐射带中能质子进行多方向的测量。中能质子探测器实现了对九个方向的测量能量范围为0.03~5 MeV的中能质子能谱的测量。为确定中能质子探测器的实际性能,在仪器交付前,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中高能电子加速器,对中能质子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相对响应效率曲线、不同方向探头测量一致性以及抗电子污染能力进行了标定。文中介绍了仪器的标定场所、标定内容,并对标定的结果做了分析。其结果显示,仪器的能量分辨率为6.50%@310 keV,各测量一致性偏差优于1.51%,电子在仪器内产生污染计数的概率低于1%。该结果为中能质子探测器在轨运行时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飞机迫降后不利姿态对应急撤离的影响,基于动态客舱应急撤离实验环境,开展了200多人次的个体及群体应急撤离实验,按照自由撤离模式和快速撤离模式,分析了不利姿态下座椅段、过道区域个体撤离速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个体平均速度衰减比模型。实验表明:迫降后的不利姿态对群体撤离时间、人员密度和前向距离均有一定影响。横滚姿态下,群体撤离速度衰减比在5°时为0.948,10°时为0.859,随横滚角增大而减小;俯仰姿态下,在-5°俯角下群体中个体撤离速度均呈现出加速的效果,末位速度达到1.35 m/s,次序越靠后撤离速度衰减比越大,-10°时,群体中个体运动呈现两面性,撤离速度与次序呈反比。通过实验揭示了迫降后不利姿态应急撤离客舱内个体运动及群体撤离的变化规律,为民用飞机应急撤离仿真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