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现代电磁环境条件下,内场仿真试验对于雷达电子战设备研制鉴定的重要作用和二者相互关系,提出了内场仿真试验室的基本构成,最后指出了内场仿真试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GJB 899A-2009规定的统计方案和机载设备小批量的特点,提出了内外场试验结合的定时截尾统计试验方法。并通过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内场可靠性统计试验点设置的合理性,解决了内外场分界点的设置问题。该试验方案可缩短某机载设备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时间,减少试验费用,为其他机载设备可靠性鉴定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达辐射式仿真的目标运动轨迹模拟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标运动轨迹、特别是角运动的模拟,是雷达内场辐射式仿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推导并分析说明了用球面阵天线进行这种模拟时的天线相位远场距离、方向无模糊距离、同控角闪烁方程的由来、角运动的控制误差要求、试验距离与视场角的选取等与模拟精度、技术难度和投资强度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确定雷达内场辐射式仿真的建设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刚  王远达  杜纯 《飞机设计》2011,31(6):71-75
飞机定检周期与维修保障效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本文利用petrinet建模技术,构建了内场维修保障模型,仿真分析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定检周期的延长显著提升了各专业内场维修保障活动的效率及反应能力,缓解了内场维修调度的压力,也为缩减内场编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飞机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定检周期与维修保障效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定检周期的变化会促使内场维修保障产生相应的改变。本文利用Petri net建模技术,构建了维修保障模型,仿真分析定检周期变化对维修保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定检周期的延长显著提升了各专业内场维修保障活动的效率及反应能力,缓解了内场维修调度的压力,也为缩减内场编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的构架和组成部分,试验环境、试验样机和试验过程的仿真是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的组成部分。试验样机的静力学仿真模型足结构静力试验仿真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除有限元分析方法模型外,提出了基于历史试验数据的特征结构模型。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是一个能够不断积累资源和不断完善性能的结构试验仿真系统,同时也是开发其它飞机结构强度仿真试验系统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7.
王素静  吕杰 《飞行力学》1996,14(4):14-18
试飞院的飞行仿真工作主要围绕着改善模拟逼真度,提高仿真试验效率和效益及建立建模和仿真试验环境三方面开展工作。文章重点介绍了该院飞行仿真的总目标,总思路及实际应用情况,简要地叙述了其仿真技术和模拟器设施的发展,包括发展历史,现状和技术水平,还简要地说明了国外飞行仿真技术的发展。目的是为了加强试飞院的空地飞行模拟器的建设以适应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国产三代机航电设备在内场进行故障模拟、性能评估时,因1553B总线传输距离限制,无法在不同的仿真环境中开展联合试验,试验项目和评估结果存在局限.本文通过剖析1553B总线协议,总结影响传输距离的原因,采用光端机和光纤对总线进行改造,实现机载总线设备远程级联.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顺序概率试验法(SPRT)在反潜武器系统试验方面的应用,说明了利用截断法顺序概率试验技术判定试验结束的条件,并应用了蒙特卡洛仿真技术仿真出顺序概率试验使用特性曲线,对试验结果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试验的需求,实现内场、外场、露天台试验数据的统一管理,根据航空发动机试验体系的实际情况 以及大数据的理念,采用现代测控技术、通讯技术、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等先进手段,解决了多数据源数据的采集与融合、多类型 试验数据即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综合管理、试验数据的快速处理分析等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1个基于以太网的航空发动机 试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试验数据的集中管理、有效共享、合理使用和安全存储。该数据管理系统已保障多种型号航空发动 机完成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中试验数据的45%为结构化数据、55%为非结构化数据,同时提供给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健康 管理系统、试验信息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适用性强、安全性高、易于管理等特点,可以满足试验数据管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工程力学实验是工科院校学生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尝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3Dmax软件,结合我校的力学实验课教学,开发一套基于网络的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系统,作为对理论教学和实验室教学的补充,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新的一种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天线罩的边烧蚀边加载的热力耦合试验方法,该试验方
法通过燃气流发动机及应力载荷加载装置实现了天线罩烧蚀状态下的应力考核,针对此试验方法开展了仿真
模拟计算,通过仿真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了烧蚀应力耦合仿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从试验和理论分析
两个角度反映了纤维增强结构天线罩在烧蚀状态下的强度,为天线罩烧蚀应力耦合试验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的仿真计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未来重复使用运载器更高的重复使用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航天用轻质高压可重复使用复合材料气瓶,采用金属内胆/复合材料层结构形式。复合材料采用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内衬采用铝合金。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对气瓶的强度和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其仿真爆破强度为81 MPa,试验爆破强度84 MPa,仿真与试验疲劳失效次数均大于1 200次。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重复使用复合材料气瓶满足23 MPa工作压力重复使用300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逻辑靶场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世界军事发达国家武器装备试验靶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新武器装备试验和作战训练转型发展需要,针对我国武器装备试验训练现状提出了建立"逻辑靶场"的思想。结合我国武器装备试验和作战训练资源实际,重点对逻辑靶场的作用意义、任务需求、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整体构建、资源重组、运行机制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建立逻辑靶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折流燃烧室的间接点火过程,对三种不同初始火核位置的燃烧室进行大涡模拟计算,并结合燃烧室点火试验和性能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折流燃烧室的主燃区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主回流区、横跨气流区以及次回流区;燃烧室点火成功的关键在于初始火炬进入次回流区;通过大涡模拟计算得到的贫油点火边界油气比与点火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在0.004以内。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学者对复合材料开口非对称补强做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小开口的插层补强及共固化补强上。对用机械连接补强技术和插层补强技术补强后的层合板,进行拉伸和剪切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补强后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经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得到各补强方案在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变位置,并将不同补强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插层补强方案优于机械补强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用小支板及凹腔组合提高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研究RBCC亚燃模态的高效稳定燃烧,对小支板及凹腔结合的火焰稳定及燃烧组织方式进行多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凹腔与支板的火焰稳定及燃烧组织方式能有效地改善燃料的燃烧性能,提升燃烧室压强,凹腔与支板相对位置对燃烧的放热位置及燃烧性能也有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燃烧流场内部参数变化,选取其中一种试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RBCC混合燃烧模式中,采用支板与凹腔组合的火焰组织及稳定方式,能够在较短距离实现煤油的高效燃烧,获得较好的燃烧性能,并且可以从中发现热力喉道的形成与凹腔的后斜壁收缩有关联,在实现稳定高效燃烧的条件下,获得直扩的双模态燃烧室内较为稳定的热力喉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时监控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变几何系统的状态并获取警告信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onvNeXt 模型的T步(T-step) 预测方法。与仿真数据和特定试验条件下生成的数据集相比,T-step预测方法采用了飞机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的实际飞行数据。 证实了采用改进ConvNeXt模型预测压气机变几何系统参数的可行性,并在发动机过渡状态和稳态下分别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采用改进ConvNeXt模型的T步(T-step)预测方法能精准地预测压气机VSV角度和VBV开度的变化,最低可达2.132°和 7.077°,预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该方法能识别和预测各类型航空发动机不同运行状态的变几何系统参数的角度,获得相对准 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突扩燃烧室低频燃烧不稳定的高效控制,采用实验手段和数值模拟开展了低频燃烧不稳定的控制方法研究。开展了燃料脉冲喷射开环主动控制实验研究,发现燃料脉冲喷射所形成的周期性放热是抑制压强振动的主要原因。这种周期性放热与压强振动反相时会明显削弱压强振荡幅度,所以喷射相位角是影响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对空气喷射控制方式进行了大涡模拟,这种方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干扰突扩面上大尺度旋涡的形成,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对燃烧室突扩构型进行改进,开展了被动控制的数值模拟,通过采用台阶突扩面的被动控制方式指出了破坏大尺度旋涡的形成和切断振动能量的正反馈机制是实现燃烧不稳定被动控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飞机飞行操纵控制系统试验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和外场环境地面机上试验测试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虚拟仪器测试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分布式网络化协同测试系统,详细说明了网络环境测试数据的实时交换与资源共享,结果表明,将客户机/服务器(C/S)与浏览器/服务器(B/S)结合起来,采用分布式多层复合体系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