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为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广泛应用、融入世界、开展航天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示航天技术在惠及人类、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宣传中国航天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经过与国际宇航科学院(IAA)积极沟通、协商,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拟于2016年11月25日在北京举办"航天国际合作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以庆祝中国航天成立六十周年。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未来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多年来,中国航天始终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向未来,中国航天将持续推动航天技术更为广泛深入的应用,助力联合国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5,(2):31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4,(4):2-2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5.
此次在中国举办的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研讨会为该地区的所有国家走到一起来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各国可以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方面互相学习以促进本国的发展,通过合作解决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航天》杂志一直予此次会议以大力支持并努力使人们加深对航天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向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国家和《中国航天》表示美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6.
《卫星应用》2013,(6):2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国际化与国际合作成为中国宇航界的热门话题。从9月上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南宁召开的第十届东盟博览会成功亮相,到9月下旬各国宇航精英齐聚北京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一直到10月中旬成都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论坛,中国航天人士与各国同仁就航天的发展与应用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无论从哪个学科的角度来说,航天本身就是一种全球活动,也是航天技术造福全人类的创新之魂。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向全球市场谋求合作与发展,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中国航天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适应当今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培养专业的航天技术人才,同时更加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2005年12月28日宣布成立神舟学院,其目的就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更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4,(5):31-31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3,(7):21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3,(11):43-43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4,(2):39-39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发展与趋势,分析了航天技术与航天产业的特点,并为中国航天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3,(3):47
《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信息中心)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航天局已经整整走过了10年的历程。这10年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和富有成果的10年,也是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全面发展的10年。10年来,我国先后与2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空间合作协议和航天局间的协议30余份,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众多的国家开展了实质性的空间合作。改革开放带来国际合作的机遇航天国际合作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早在1977年9月,中国航天技术代表团率先走出国门,对法国空间技术进行了考察。紧接着1978年8月和11月,中国航天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对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高新技术之一,不断发展和应用航天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推进人类航天事业的共同进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同数十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航天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参与  相似文献   

16.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航天》是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期刊,入选国家期刊方阵,为国家双百期刊,同时也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航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内容涵盖航天技术开发、空间科学研究、航天技术应用、航天人才培养、航天科普宣传和航天文化传播等方面。本刊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征稿范围本刊设有"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政策与管理"、"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空间探测"、"载人航天"、"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科普园  相似文献   

18.
新年献辞     
一九八九年是中国航天技术面向世界迈出实质性步伐的一年。 环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全局,不难看出:加速发展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以及不少发展中国家总体战略的核心。航天技术作为当今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宇航学会(CSA)与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共同成功举办过五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双方将于2015年11月9日至13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第六届会议。本届会议将围绕"先进航天技术如何惠及人类社会"这一主题,就航天发展的相关议题开展深入探讨,同时进一步拓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会议将以大会报告和技术分组相结合的形式,涵盖卫星技术、卫星应用、卫星应用商业化、国际合作与政策等领域。来自国内外卫星设计、研发、制作、应用、商业、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企业、科研  相似文献   

20.
欧洲航天产品的出口控制及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威 《中国航天》2007,(6):26-29
随着中美战略关系的转变以及美国对华出口控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调整,中国航天对外合作的重点已转向欧洲。因此,把握和理解欧洲航天产品出口管理制度,规避对欧合作中的各种法律和技术风险,愈显重要。笔者在研究美国出口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以及相关国际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欧洲出口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框架,供参与对欧合作、从事航天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业务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