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未来航天发展的大趋势。商业航天发射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高效可靠的发射能力是影响航天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商业航天相关的发射准入立法、规章制度等作为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基础,也进一步明确了民营航开企业在进入太空发射方面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航天准入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但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商业航天市场的日新月异,现有的管理条例、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我国商业航天运输系统市场准入发展现状和相关立法需求,为后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威 《中国航天》2005,(8):30-31,36
2004年10月19日,我国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2C气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是我国气象卫星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是我国航天保险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为风云2C卫星的保险是自1997年以来中国航天首次按照商业化模式和国际商业航天保险市场的惯例运作的商业航天保险。商业航天保险主要包括发射前保险、发射保险、卫星在轨保险和第三方责任保险。笔者长年接触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积累了商业航天保险的相关经验和资料。现以风云2C卫星保险项目为案例,就商业航天保险中发射保险和卫星在轨保险的相关问题及其发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周威 《中国航天》2006,(4):16-19
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与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其它相关工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曾就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做过粗浅的分析,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探讨了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历史和发展方向。那么,从航天保险市场这一局部环境来看,我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业务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此,笔者想以亲历的一些项目为节点,分析航天保险市场对我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通信卫星项目中,卫星的制造、发射和保险是项目的三大支出。卫星和火箭工业的发展已有较长历史,而航天保险市场与其它市场相比却仍很年轻。航天保险市场最早出现于40年前,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漫长的市场起步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的市场繁荣阶段以及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市场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世界上商业航天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各类商业航天活动及参与私营企业的规范、监督与促进。其中,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为美国私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明确了界限与门槛,是美国实现商业航天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概况目前,美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空间发射许可、遥感系统运营许可以及通信卫星业务许可三大类。1.空间发射许可《美国商业航天发射法》是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起,我国商业航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资本的助推下,商业卫星公司、火箭公司纷纷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公开的商业火箭公司近20家。"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制约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大痛点是火箭动力的问题。固体火箭具有系统简单、发射准备周期短、发射点选择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可以通过外协外购等方式快速获取固体发动机,许多火箭公司早期采取小型固体火箭进行亚轨道或入轨发射的策略,以期快速打通发射环节,对火箭总体技术进行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我国出台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鼓励航天军民融合新型产业资本进入航天领域。同年,首届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召开,正式开启了我国商业航天时代的大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商业航天创新型企业纷纷涌现,进军原本封闭的航天领域,商业航天也渐渐成为行业新的"风口"。纵观国际商业航天领域,其中较为活跃的细分方向为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服务。  相似文献   

7.
动态新闻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商业航天发展计划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9月28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了公司商业航天发展情况和未来计划。未来3年,公司将在发射服务以及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优势领域陆续开展商业实践探索,重点推动商业发射服务、卫星应用产业以及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等,促进公司商业航天全面、深度发展。商业发射方面,公司将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三各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分析放眼全球,美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成熟,各产业链环节良性竞争;法国、英国整体弱于美国,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发展商业航天;俄罗斯商业发射服务竞争力下降,卫星基础薄弱;印度航天产业发展迅速,瞄准小卫星发射市场;日本航天投入长期居世界前列,多举措引导商业航天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商业航天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商业航天主要涉及航天产品(火箭、卫星、探测器、飞船等)的商业化设计、制造、发射、应用、维护、回收,以及围绕航天科技诞生的新业态,如太空旅游、太空文化、太空农业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为商业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部门、各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的提出也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航天商业化应用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起,中国商业航天加速启航。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先后迅速涌现了一批商业火箭研制公司、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商业测运控服务公司、商业卫星应用服务公司,开展了商业火箭发射入轨试验、商业火箭低空发射回收试验、商业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美国是商业航天活动、商业航天监管的全球领跑者。美国构建了全球最为完善的商业航天监管体系,具体包括制定了多部涉及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  相似文献   

11.
<正>为深入探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与相关政策,促进商业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企业间开展更加广泛的项目合作和技术交流,10月30日,中国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和中坚力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和发射的主要承担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积极履行富国强军使命和责任的同时,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发展,坚持技术领先与行业引领、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2.
1990年 4月 7日 ,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获得成功 ,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休斯公司称赞这次发射是在此之前发射的31颗休斯制造的卫星中 ,入轨精度最高的一次。对外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不仅可以为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也是发展和增进国际航天科技交流的良好机会 ,对于促进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空间局等少数国家和航天机构有能力提供商业发射服务。发射能力获美…  相似文献   

13.
<正>商业航天一般是指按照市场规律,依照商业模式,面向用户需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在商业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商业卫星研制及运营服务、地面设施建设与服务、产品配套及商业航天衍生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各类活动。我国的商业航天是相对非营利性的国家航天而言的,其市场行为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企业仍有本质区别。因此,对商业航天产业的理解和投资逻辑也有别于传统行业,本文将根据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产业投资者的角度提出一些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的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及所属单位与航天科技事业的关系源远流长,与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中科院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科院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中有7项与航天相关。中科院所属单位也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作为中科院遥感与空间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平台的中科星图和中科遥感是国内设立较早的商业性航天企业;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航天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商业航天产业联盟,聚集了10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据未来宇航研究院统计,中科院及其所属单位设立的有行业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企业有28家,基本完成了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基于雄厚的技术与人才优势、深厚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践经验、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模式、创新的经济体制与机制改革举措,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具有颠覆传统航天格局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未来宇航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商业航天信息管理系统,从产业链视角对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进行全景式扫描,通过对企业溯源、整体状况和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旨在揭示中科院系商业航天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全产业链式发展模式,供国内其他商业航天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商业航天活动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密切相关。出于国家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考虑,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商业航天。近年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公司(Blue Ogin)等私营航天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商业航天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这对已经形成的国际商业航天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专利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开展专利布局是国际一流公司获取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海射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WEY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5颗商业卫星,卫星被顺利送人预定轨道,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促进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此次试验中,"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是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合,首次实现"航天+海工"技术融合,突破海上发射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世界航天运载业2005年仍未从低谷中走出,仅比2004年稍有好转。这两年是世界航天运载业45年来最不景气的年份。2005年全球仅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2004年为54次),其中有19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4.5%(由于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本文某些数据与其它资料上的数据有差别——编注)。但2005年的中国航天续写了辉煌,神舟6号成功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发射及整个航天事业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航天大国俄罗斯进行了8次商业性发射,成为商业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占总商业发射次数的42.1%;阿里安航天公司发射5次,占26.3%;海射公司发射4次,占21%;中国和美国各进行1次商业发射,分别占5.3%。日本和印度2005年都没进行商业性发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里根政府发展美国商业性航天发射业务的政策;NASA将退出商业发射业务,这类业务将由私营部门接管,NASA的航天飞机则完全用于发射有关国家安全、对外政策和科学应用方面的卫星,从而将打破政府在航天运输方面的垄断局面。预计在80年代末之前,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有可能拥有世界50%的商业发射市场。本文还介绍了美国几家公司的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的商业发射订座情况。  相似文献   

19.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京发布首个《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8)》,对2018年航天活动进行盘点,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国际合作、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的最新发展与成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18年发射次数约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发射活动创造新纪录,以突破历史的37次发射首次独居世界航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