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水色遥感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概述中国水色遥感器发展和水色遥感算法基础上 ,将展示中国近年来利用卫星水色遥感在海岸带水色监测和应用方面的成果 ,并提出21世纪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航空遥感器分析海岸带海洋水色的方法,这种方法已应用于亚得利亚海北部试验区,在不同高度上所获得的多光谱数据中。从海洋水色辐射计(工作谱段与海岸带彩色扫描仪相同)和六通道辐射计(工作在叶绿素自然荧光的光谱区域)所获得的数据,已用水色遥感辐射过程的模型,对大气和海面的影响进行了修正。遥感得到的水辐射光谱以及叶绿素和沉积物浓度经大气和海面影响修正之后的数据,证实了这种方法对悬浮或溶解于海水中的物质具有定量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一号(HY-1)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卫星,是试验型业务卫星。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的任务与目的、卫星总体技术特性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基本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并展望了HY-1卫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海洋一号卫星——我国蓝色国土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我国海洋一号A星发射成功后,2007年4月11日,海洋一号B星又在太原升空,开始了服务我国海洋事业的辉煌航程。海洋一号B星的发射成功,将大大增强我国海洋水色遥感数据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观测水平,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国内外卫星遥感在沿海资源与环境调查监测的实际效果和经验,从河口海岸变迁研究、三角洲规划与河口治理、海岸上程选址,潮滩资源与生态环境,海岛开发与近海渔业遥感,海洋灾害监测与海岸带管理等方面概要说明航天技术的应用效益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海洋水色遥感仪器定标精度定期监测的需求,提出海洋一号(HY-1)C/D卫星在星上配置具备高光谱分辨率与高辐射定标精度的定标光谱仪的设计方法,实现对同一卫星平台载荷设备的交叉定标。根据交叉定标基本原理,给出HY-1C/D卫星在轨实现交叉定标的流程设计,指出星上定标光谱仪作为参考遥感器需要满足的设计要求,并从工程实际角度对在轨交叉定标精度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在轨同平台交叉定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光学遥感器之间的交叉定标精度。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航天海洋遥感技术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中国就开始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 ,从 1987年起在FY - 1A卫星上就加上了海洋水色通道 ,发展到 2 0 0 2年发射了专门的海洋水色HY - 1A卫星 ;从地面的海洋反射率光谱仪的测量 ,发展到卫星上的水色、水温扫描仪 ;从简单的假彩色合成处理技术 ,发展到多要素、多功能的海洋要素提取和应用技术。总之 ,中国的海洋遥感技术在国际上已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但在以海洋卫星为主导的立体海洋监测体系 ,高精度分析与定量比测量 ,多平台监测数据同化和技术集成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比 ,还存在着差距。就以上方面的差距出发 ,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稳定运行的海洋卫星体系 ,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提高海洋遥感精度和开发同化技术研究的应用水平 ,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是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上主要的遥感器之一,其步进电机子系统以一种全新的在轨扫描方式成功实现了星载成像遥感,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为此,对COCTS采用的独特光学成像系统中的步进电机和相关技术作出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简要分析了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简称水色仪)的工作原理,列出了水色仪的主要设计指标及主要设计参数,介绍了水色仪研制过程中突破的4项关键技术:滤光片与列阵探测器的组合、K镜像消旋、斯特林制冷机的空间应用和仪器偏振灵敏度的控制及测量,介绍了水色仪在轨测试和运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孙从容 《航天器工程》2003,12(3):144-150
介绍了GPS数据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遥感图像地理定位中的应用,即利用中国海洋一号卫星下行数据中的GPS数据和轨道拟合技术,得到卫星轨道参数,从而对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十波段水色扫描仪获取的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定位。该技术突破了遥感图像地理定位必须利用卫星轨道报的传统手段,为配备有GPS的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用户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定位精度高的地理定位方法。该方法定位精度优于利用轨道报进行地理定位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 海洋宽视场成像遥感器(seaWiFS)项目的目的是为地球科学领域提供有关全球海洋生物光学特性的定量数据。这个项目将研制并运用一个研究数据系统,此系统可对从地球轨道海色遥感器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定标、校准、归档和分发。  相似文献   

12.
《卫星应用》2006,14(4):51-55
2006年7月2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卫星应用专业组在北京召开了“遥感卫星行业应用现状与需求研讨会”,广泛征集遥感应用领域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研讨遥感卫星应用的发展战略,以促进遥感卫星和遥感应用产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宗旨和机构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宗旨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遥感卫星数据,为全国及全球的遥感应用服务。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立,是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期间签署的中美两国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议的重要成果。作为民用的国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并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工委和财政部的领导、协调和支持下开展业务活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拥有工作人员200名,其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50名。经过10年的论证和建设,中国遥感…  相似文献   

14.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3,(6):I0007-I0007
原订于2014年4月在扬州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遥感大会”改为2014年9月在西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光学遥感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是一颗观测海洋水色和水温的试验业务卫星,有效载荷配置有十谱段水色扫描仪和四谱段CCD相机,与风云一号卫星采用一箭双星发射。卫星设计采用了CAST968小卫星平台技术。本文介绍卫星技术方案,内容包括技术指标、轨道、系统组成、工作模式,突出了卫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是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星上装有十波段海洋水色扫描仪与四波段CCD成像仪。卫星下发的数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负责接收处理,境内外探测计划根据用户要求制定,卫星测控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执行。  相似文献   

17.
发射短讯     
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卫星据中国航天网2012年9月10日消息,2020年前,中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空间遥感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了基础上,根据空间遥感应用的需要,对于遥感卫星及星载遥感探测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中技术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笃行 《卫星应用》1998,6(1):35-37
介绍了中国煤炭遥感应用研究院最近5年的5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涉及煤炭资源评价、新欧亚大陆桥综合调查,水文地质普查,酸雨调查和煤层自然燃监测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遥感应用对卫星数据的需求;介绍了中国主要遥感卫星运行和数据分发单位,以及国际商业遥感卫星数据在中国的代理状况;对商业卫星遥感数据的价格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中国遥感数据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自主遥感数据提供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