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覃育 《飞碟探索》2008,(9):34-35
望远镜的支架分为两种:地平式和赤道式。地平式支架一般较便宜,重量较轻,搬运、调试都比较方便。但当你需要对天体进行自动跟踪时,地平式支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望远镜可以在地平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但由于整个视场会绕视场中心旋转,无法进行天体摄影。因此赤道式支架是进行跟踪天体摄影的必备器材。无论选择哪一种支架,  相似文献   

2.
李明 《飞碟探索》2001,(4):25-25
赤道式望远镜   极轴的调整:极轴应位于子午面内,高度角等于所在地的地理纬度,这样极轴指向北天 极。   仪器置平:利用望远镜底座上的水平气泡仪 ,使气泡完全居中即可。   初调极轴高度:调整纬度固定螺旋,使其值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极轴地平倾角等于观测 点地理纬度)。   初调极轴方位:将望远镜设在赤纬 90度、时角 12度的位置,调整极轴方位,并适当调 整极轴高度,使望远镜指向北极星。然后查天文年历,在北极星中天时刻,把望远镜高度调 整约 1度,然后再做极轴高度方位的精调。   精调极轴方位:先将望远镜对准天子午…  相似文献   

3.
水准仪视准轴不水平误差,是指水准仪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平的夹角,这样,当水准仪调好水平后,望远镜的中心线是倾斜的。在大地测量中,系采取把水准仪装于两被测  相似文献   

4.
解密赤道仪     
覃育 《飞碟探索》2007,(9):50-50
一套标准装置的天文望远镜往往由望远镜、赤道仪、脚架等部件组成,而望远镜、脚架大家都见过。没接触过天文望远镜的朋友,恐怕对赤道仪是最陌生的,因为它也是天文中特有的一个仪器。这里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要说赤道仪,应该先说一下  相似文献   

5.
“天文-C”卫星继“天鹅”和“天马”两颗探测X线天文卫星之后,“天文-C”卫星装载了更高性能的X线望远镜,以研究银河系以外的X线天体。这架望远镜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和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共同研制,比“天马”卫星的望远镜口径几乎大一位数。“天文-C”卫星是一颗重400公斤的三轴稳定卫星。Exos_D探测卫星为了研究引起极光带电粒子的加速机理,这颗卫星装载电场、磁场、等离子波动及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9,(9):62-64,F0003
在主持了一系列大望远镜的建造之后,1928年海尔又开始为一架5米(200英寸)的卡塞格林式望远镜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目的是将红外地平仪误差分析方面的前人成果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并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文中首先按基本工作原理将红外地平仪划分为地平穿越式、辐射平衡式和地平跟踪式三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实际上只有前两种类型具有独立的意义。在讨论了各种类型的本质后,进一步归纳了与工作原理密切联系的误差机理,其中既包括只与地平仪内部因素有关的误差,也包括地球红外辐射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误差。最后,分别归纳了根据各种误差机理提出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星系碰撞     
白木 《飞碟探索》2008,(9):48-49
美国航天航空局的弹头式太空望远镜已经将它的红外线眼睛对准了一个正在发生碰撞的星系——线状星系。这里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充满了死亡,而是蕴含着许多新生命的诞生。正在互相融合,就像牛奶与水搅拌在一起一样。弹头式望远镜的红外线可以穿透尘埃发现其中隐藏着的新生星体。在最近对线状星系的研究中,弹头式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9.
心榕 《太空探索》2011,(7):54-57
美国将在两年后发射新的空间望远镜,它是继哈勃空间望远镜之后一架更先进的空间观测工具,科学家们盼望用它"观测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由于偏爱这只新太空"慧眼",美国航宇局早在九年前就为它起好了名字。像当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一样,这架新的望远镜也使用了一位名人的名字——詹姆斯·韦布。  相似文献   

10.
覃育 《飞碟探索》2006,(10):48-49
望远镜的转仪钟,是驱动望远镜以天体周日运动的速度绕极轴旋转的机械转动装置。19世纪时,仪器转动的动力由重锤或发条给出,仪器速度的恒定也是靠机械离心调速来达到。现代的大型望远镜或普及型望远镜一般都采用各式的电机驱动.经过变速而达到恒动的目的。为了取得一张理想的天体摄影作品,高精度的望远镜驱动系统——转仪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暗弱天体的拍摄往往需要数分钟、数十分钟乃至几小时的跟踪.还要考虑极轴调整误差、蒙气差等因素,另外对赤经和赤纬的微调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是较高级的天文望远镜,还包括赤经和赤纬的快动、慢动及微动。  相似文献   

11.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英国国防部订购两颗天网一4卫星,价值26亿法郎,由英国航宇公司和马特拉一马可尼公司制造,约在1998年投入使用。天网一4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方式,使用功率50瓦的超高频和特高频转发器。欧空局在加那利群岛的特纳里夫岛上安装一架望远镜,它将接收199...  相似文献   

13.
佚名 《飞碟探索》2006,(9):45-48
每个喜爱天文、热爱观星的同好,大概都既希望又渴望并奢望拥有天文望远镜,每每看到天文杂志上的新型望远镜,眼睛都快突出来了!但是望远镜的种类那么多,就算预算充足,也总不能每样都买吧(呃……其实是蛮想这么做的)!到底要怎样来选购一部适当的望远镜呢?相信这是很多同好心中共同的问题!既然有问题,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吧!一组完整的望远镜是由镜筒部与架台部组成的。镜筒部就是指望远镜本身,有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三种。架台部指的是承载望远镜的部分,有经纬仪与赤道仪两种。由于望远镜是获得天体影像的关键,所以本文只讨论望远镜部分。一…  相似文献   

14.
图说天文望远镜400周年系列连载之三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NASA空间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巨大的主镜坯件已交付给珀金·埃尔默公司去进行长达二年的磨研和抛光。科宁·格拉斯公司生产了这个直径为8米的坯件。除了大型精密光学系统外,光学望远镜装置还有稳定天文目标的专门敏感器和一个安放五个科学仪器的结构,为了控制望远镜在轨道上的15年期间的始终校准,每一科学仪器都得对着望远镜的焦距平面和敏感器。  相似文献   

16.
高鹏 《飞碟探索》2012,(8):46-46
有一种物质无人看得见,但又能在观测中看到经由它的重力造成的变形效应,从而得知该物质的确存在。这就是天文学家给予暗物质的描述。不过现在,同样的描述或许也适用于一个极遥远、极微小,距离地球约100亿光年,望远镜根  相似文献   

17.
最近赴日本的苏联原航天员A.塞雷布诺夫透露,和平号空间站的装置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故障,不过将装载新的防震装置以便改善实验环境。据苏联有关航天人士分析,今后在向西方公开各种经验的同时,苏联力图促进和平号空间站的商业化。据塞雷布诺夫披露,和平号空间站的故障一开始发生在紫外线望远镜开口部位,后来保存航天员食品冷冻库的部分装置也出了毛病。最近  相似文献   

18.
田野 《飞碟探索》2011,(10):22-23
81.观测平台鸟瞰图 智利阿塔卡玛沙漠的帕瑞纳山峰高2600米,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就部署在这里。这张俯瞰照片展现了为活动辅助望远镜建造的各色建筑。图中最大的几个结构是甚大望远镜的四个8.2米单体望远镜的罩壳。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目前有四台VLT干涉仪辅助望远镜在运转,图中只显示了其中的二台。照片右上角的小装置即为即将投入使用的VLT巡天望远镜。  相似文献   

19.
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波长选择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阳X射线-极紫外射线(X-EUV,X rays-Extreme Ultraviolet)成像望远镜是我国专门服务于空间天气预报研究的太阳短波成像监测仪器,望远镜工作在0.4~10 nm的X射线波段和19.5 nm的极紫外谱段,能够提供全日面、高分辨率的成像观测.波长选择装置是该望远镜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可以增强望远镜动态响应范围,有助于获取更多的反演日冕等离子体参数,这些参数可用来诊断日冕活动.该装置的运动控制具有低功耗的特点,能够满足空间应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其中,步进电机精位置控制是设计的重点,有2种光电编码矩阵可以用于位置检测,从工程可实现角度优选出其中一种,并且从工程可靠性角度分析了该光电编码矩阵的故障模式,提出了在轨故障处理的预案.   相似文献   

20.
超越哈勃     
自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作为一名忠实的侦察兵,哈勃望远镜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 然而岁月不饶人,哈勃望远镜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表现得越来越“老气横秋”。作为老式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的日常开支巨大,计算机运算能力也已经落后,更为先进的地基望远镜和更为强大的空间望远镜则显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