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射晶体号舱今年6月12日,苏联晶体号舱在排除故障后,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从而使和平号空间站的体积扩大了1/3,总重量达69吨,比美国的“天空实验室” (74吨)略轻。晶体号舱原定在3月份发射,因舱内计算机的问题而一再推迟。5月31日,苏联在拜克努尔发射场用质子号火箭将它送入轨道。原定6月6日和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但由于舱内姿控发动机故障,计算机停止了自动对接程序。过去量子号的两个舱在和空间站对接时也出现过类似问题。6天后,晶体  相似文献   

2.
1989年1 2月 1日格林威治时间9时02分,一直与苏联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改进型进步号货运飞船脱离了空间站,再入大气层烧毁。苏联地面控制人员排除了量子-2号舱一块太阳电池阵上的故障。但是,量子-2号舱的自动交会与对接(Kurs)系统又出现了尚不清楚的故障。发动机点火后未能使量子-2号舱在正确的轨道上自动地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同时,空间站的计算机因过载而无法实施与量子-2号舱对接机动。Kurs系统在发射前曾出现过故障,使发射计划推迟。 2日美国太阳峰年卫星经过9年多的  相似文献   

3.
在1997年11月开始正式建造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之前,美俄计划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为了完成1995年6月2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第一次对接。必须预先把“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从其Z轴位置移至轴向(X轴)对接口,在完成对接和航天飞机离开空间站以后,这个“晶体舱”又必须重新移至其原来的Z轴位置(见上图)。以后的每次对接都要这样操作是不切实际的,况且移动“晶体舱”的机械臂,其设计寿命也快到了。为此,为方便今后的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俄国人提出了一个新舱计划。  相似文献   

4.
7月份,一名叙利亚宇航员将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驻留7~8天;今年6月,一名保加利亚宇航员将驻留8~10天;明年下半年,一名法国宇航员将在“和平”号空间站工作一个月,还将在舱外活动。苏联人希望在法国宇航员上天时,“和平”号空间站将另外对接一个大型实验舱。编者按:7月22日,经过18个月训练的叙利亚宇航员穆罕默德·法里斯和两名苏联宇航员乘坐“联盟 TM-3”飞船进入空间,7月24日与“和平”号对接,7月30日返回  相似文献   

5.
8月莫斯科时间23时23分,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维克托连科和谢列布罗夫进行了2小时56分钟的舱外活动。他们在量子-1号舱外安装了两台重80公斤的星敏感器,以便提高空间站的定位精度。 9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上午7时35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卡那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39号发射台顺利升空,开始为期10天的太空飞行。 10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25小时,将美国海军的辛康4-F5通信卫星部署到轨道上。 11日英斯科时间21时01分,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维克托连科和谢列布罗夫进行今年的第二次舱外活动。他们安装了一个对接点,准备接收将在3月末发射的量子-3号技术舱;在量子-1号舱外安装了装有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莫斯科召开的“空间未来座谈会”上,苏联公布了一项新的空间科学活动计划。与此同时,为了1992年的国际空间年,苏联开始召募参加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研究者。苏联新计划的内容如下: 1.医学实验室(MediLab)计划:到90年代初,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动物和人体生理现象的研究。苏联现正制造能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大型医学实验舱。  相似文献   

7.
郑岩 《国际太空》1991,(9):22-22
量子2号舱是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组成部分,装载有设备、仪器、消耗材料和燃料。该舱于1989年11月26日发射,12月6日才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量子2号舱由3个密封舱组成——货物舱、设备舱和过渡舱。货物舱内装有淋浴设备、盥洗室、贮水箱,使宇航员在空间站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状况。舱内还有许多标准集装箱,箱内安放着如带胶卷的暗盒、生物预防剂的药瓶等物品。这些箱子固定在“地板”和“天花板”上。货物舱内还有生命保障设备的控制台和各种系统的备用工具。设备舱内安放了动物室、家禽运输集装箱、空气导管集装箱、监视和控制台、多光  相似文献   

8.
NASA空间站办公室在一份文件中指出,美国的第一阶段空间站无论在大小、电能和重量等方面均将超过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按照计划,美国空间站的第一批硬件将在1994年3月发射入轨。美国计划中的空间站尽管在技术上优于苏联,但苏联的“和平”号核心舱早在1986年2月20日就已发射,而且接待了两批航天员(第一批1986年3月13日到达和平号,居留125天;第二批1987年2月7日到达“和平”号,于12月29日返回,历时326天,创空间居留世界新纪录)。据苏联官员称,同“和平”号对接的四个实验舱将在今后4年中每年发射一个。美国空间站(第一阶段)与“和平”号的比较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中)实用型空间站之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开始组建,至1996年4月26日组建完毕,形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号舱、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6个舱段组成的大型空间站,组建过程历时10年。"和平号"长31米、宽27.5米、高19米,增压空间350立方米,运行轨道倾角51.6度,近地点高度350千米,远地点高度400千米,额定乘员3人。  相似文献   

10.
按美国《空间新闻》报道,苏联有关方面计划,自5月20日起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2名苏联宇航员阿纳托利·阿尔采巴尔斯基与谢尔盖·克里卡廖夫将在至今年年底的6月个内进行8次舱外活动,以完成各种空间维修与保养业务。计划中的舱外活动次数超过了以往的记录。苏联官方在新闻广播中透露了这些舱外活动计划。据一位西方的苏联空间计划分析专家认为,苏联方面所计划的这8次舱外活动显然有3个目的,即: 1.将现安装于晶体舱上的2个巨大的太阳电池翼移到量子1号天文物理学舱,因为和平号复合体上其他太阳翼阻挡了投射到这2个太阳翼上的阳光。 2.更换量子1号舱上对接天线的损坏  相似文献   

11.
1997年2月24日,“和平”号空间站上的航天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突然,从“量子—1”号舱方向传来一声爆炸声,他们慌忙停下了自己的工作,奔赴出事处。只见“量子—1”号舱内浓烟弥漫,氧发生器正在着火,他们竭力扑灭了火焰;但是烟雾仍然扩散到了整个空间站。 这次着火事件引起俄罗斯、美  相似文献   

12.
苏联1987~1994年空间科学研究计划以和平号空间站为中心,准备进行12次发射。预计下半年或明年初,苏将发射勘测地球资源的相机舱,与“和平”号对接。苏法合作用激光雷达研究云层的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溶胶的分布和变化;气溶胶对天气影响,这是第一次利用卫星研究空间气象学。激光雷达将放在大气物理舱内,该舱预计在1991或1992年与“和平”号对接。苏法合作项目还有火卫一、灶神星等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宇宙飞船是接送航天员的交通工具,那么空间站就是航天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的基地。 人类长期太空飞行计划的黎明是苏联礼炮1号带来的。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1个空间站,这个壳体上饰有“曙光”一词的空间站由于在飞行中不断产生电火花似的礼花,遂改名为“礼炮”。 礼炮1号空间站是一座尖顶圆柱形,像火车车厢那么大的铁罐,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  相似文献   

14.
太空新航线     
“和平”号迎来新货船 2月1日,俄第一艘改进型货运飞船“进步”M1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飞向“和平”号空间站,为宇航员重新进驻该站充当先锋。“进步”M1是“进步”M的改进型,是为支持国际空间站计划而设计的。俄技术人员指挥货运飞船与“和平”号对接已是轻车熟路,这次对接也非常须利。“进步”M1已为去年8月份以来无人驻守的“和平”号加了压,并提升了轨道,还为未来空间站的主人带去了食品、水和其他用品。近日,俄能源中心与私营和平公司签约,后者将斥巨资支持“和平”号继续在轨道运行。除继续作为微重力试验场所外,和平公司还要把“和平”号改造成太空旅游胜地。看来,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和平”号还将与国际空间站“分庭抗礼”。(阳光)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简谱     
让—卢·克雷蒂安 1988年11月26日,随苏联航天员沃尔科夫、克里卡廖夫,搭乘“联盟TM—7”号飞船飞行。11月28日,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站对接,同季托夫、马纳罗夫联合进行考察。12月9日,克雷蒂安和沃尔科夫到舱外活动1个半小时,成功地在站外安装了法国制造的太空平台。12月21日,克雷蒂安与季托夫、马纳罗夫换乘“联盟TM—6”号飞船返回地面,在太空停留26天。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太空探索》2005,(1):F003
2004年11月29日,俄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气闸舱分离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重新对接,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2点29分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开始与码头号气闸舱分离,3分钟后船站分离。接着航天员操纵飞船,飞到距码头号30米的位置,然后再驾驶飞船重新飞向国际空间站,于莫斯科时间12点52分与空间站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对接。整个重新对接的过程用了23分钟,比原计划的31分钟缩短了8分钟。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检查对接口的密封状况。在确认一切正…  相似文献   

17.
[据美《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10月9日报道] 苏联计划在轨道上对接多艘礼炮号,组成一个比现在只能容纳两名宇航员大得多的大型空间站,从而迅速扩大单一礼炮号的空间能力。苏联宇航员说:“一个理想的礼炮号轨道科学实验站,至少应有七、八个对接口。”而现在的礼炮-6只有前后两个对接口。他说:“在不久的将来,需要优先发展的将是轨道站的标准舱构件。这样,将来就可以把这些标准舱对接起来,进行诸如地球物理学、天文物理学和工艺学方面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6日苏联“联盟TM-2”号宇宙飞船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曾两次参加航天飞行的尤里·罗曼年科任船长,首次参加航天飞机的亚历山大·拉韦金任随船工程师。 2月8日,“联盟TM-2”号宇宙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船上两名宇航员感觉良好。他们将进行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技术工程、医学及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美航天员托马斯·阿克斯在往“和平”号搬运蛋白质晶体生长设备。 p对接后的“和平”号和“阿特兰蒂斯”号正飞行在一个台风眼上空,位于顶部带有碟形天线的是“自然舱”,最底部是“晶体艏”。 1996年9月16目发射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与“和平”号的第4次对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4月23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将和平号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自然号发射入轨,3天后顺利对接。至此,这个有六个舱、重达百余吨的空间站的组装全部完成,终于了却了苏联/俄罗斯航天专家们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