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英国机场协会(BAA)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机场管理局(IAA)签署一项协议,从1995年1O月1日起,BAA接管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一系列机场,为期1O年.接管的对象包括:印第安纳波利斯国际机场、Mt康福特机场、斯皮德韦机场、米特罗波利斯坦机场、道唐直升机机场和伊格尔·克鲁克小型机场.这是首批  相似文献   

2.
舟山普陀山机场与其他机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从一开始就把发展机场延伸产业当作机场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同时也作为机场既定的指导思想。从2001年起步,当年延伸产业总收入就达到2000万元,航空主业与延伸产业的比例是6:4,2002年倒过来为4:6,2003年和2004年又上升到2:8。企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0.5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1亿元,2003年2亿元,2004年继续增加到2.5亿元。一、发展机场延伸产业的意义和条件发展机场延伸产业对于调整机场全面发展战略、减少中小机场经营亏损、加快机场国有资本运作、改善海岛交通运输条件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发…  相似文献   

3.
一、工程概况 济南遥墙机场老航站楼于1991年建造,1992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2005年3月新建航站楼开始运行,根据济南机场总体规划及机场发展要求,2006年老航站楼被改建为机场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4.
厦门机场于1983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1988年10月在全国率先实现属地化改革。1995年1月成立集团公司,标志着厦门机场开始走上企业化的发展道路。2003年厦门机场先后成功重组福州长乐机场和接管连城机场。22年来,厦门机场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我国机场建设和管理史上许多第一的奇迹,走上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健康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功于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2年,全国民用机场共183个,其中干线机场44个,支线机场139个。干线机场指各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的机场,其余为支线机场。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2015年民用机场数量将增加到230个以上,新增的机场绝大部分为支线机场。未来支线机场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过干线机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全世界随着民航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机场的数量也大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尤为明显。目前中国正在大规模建设新机场、扩建旧机场,有必要对全世界的机场现状进行分类分析,为中国的机场建设提供指导。本文基于2011年国际机场理事会(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ACI)排布的全球机场客运量排名,选择前100位机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及归类总结。1客运量变化统计分析通过对2010年和2011年各主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变化规律统计可得,客运量增长低于5%的机场占34%,增长超过5%的机场占37%,增长超过10%的机场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各方面对航空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大,我国民用航空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的民用机场建设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机场管理体制不断改善,机场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逐步提高。机场建设概况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新建或扩建了30多个机场,至1978年底,用于航班飞行的机场有7O多个,初步形成能适应当时运输需求的机场网络。改革开放后,我国机场建设步伐加快。1985年至1993年共新建、改扩建机场27个;1994年在建(或改扩建)的机场有17个;另外,还有28个机场项目已经批准建设,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8.
傅卿娜  东子  三亚 《航空港》2013,(6):50-53
<正>国际机场协会(ACI)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机场第20位,货邮吞吐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国际机场协会(ACI)近期发布的2012年世界机场运输量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排名全球机场第20位,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民航总局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全国文明机场称号,同时被中国民航机场协会评为全国最佳服务质量机场,全国最佳购物服务机场,全国最佳餐饮服务机场。  相似文献   

10.
沈军 《民航科技》2005,(5):79-80
目前在全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十一五建设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研究报告中,提出到2010年,国内将建成3个大型复合式枢纽机场,8个中型枢纽机场;2020年形成3个大型复合式枢纽机场,2个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和6个大型国内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