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二茂铁化合物—1,1—双(三甲基硅氧乙基)二茂铁,并研究了这种化合物对AP/HTPB复合推进剂燃烧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化合物具有改善推进剂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Ti_3Al、TiAl及Al_3Ti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特性、应用前景并重点阐述了各自力学性能上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复合机制,即引入连续陶瓷纤维增强体。介绍了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对于复合材料,界面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详述了纤维与金属间化合物基体的界面反应热力学判据及反应机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该类复合材料的一种新型纤维增强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论述了其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连续陶瓷纤维增强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未来重点研究的几个方向,如纤维/基体界面改性、纤维排布等。  相似文献   

3.
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高能量密度材料计划的由来和目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在研究开发中的作用,分张力环和笼形化合物、氮杂环化合物、无环化合物、氮簇和氧簇分子、激发态材料5大类讨论了它们实现高能的机理和研究开发现状,运用国外量子化学研究成果说明了它们结构和稳定性,提出未来将按三个层次,即近、中、远三阶段发展的学术观点,分析了各阶段研究重点、关键技术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和1,4-丁二胺,在DMSO中合成出了标题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用DSC和TG/DTG热分析仪,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热分解行为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只有一个放热阶段,该阶段的非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92.95 kJ/mol和1016.58s-1。采用MicroDSCⅢ量热仪中的连续比定压热容测定模式,测定了化合物的比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随温度呈现二次方关系,且298.15 K下的标准摩尔热容为443.22 J/(mol.K)。计算得到化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SADT)、热爆炸临界温度(Tb)和绝热至爆时间分别为521.55、536.73 K和36.97 s。  相似文献   

5.
国外高能量密度材料与目标化合物CL—20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外高能量密度材料(HEDM)发展的新动态。以多硝基/硝胺基多环化合物和主体笼形化合物等的开发研究作为契机,HEDM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L-20即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多环硝胺主体笼形化合物,本文着重评述它的结构、性能、应用及合成途径。认为通过它的六氮杂前驱物体系的基团转化而引入硝基的途径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BMⅠ/多烯丙基化合物F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工艺性和低成本性。通过对该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BMⅠ/多烯丙基化合物F树脂体系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丁羟推进剂高强度、低燃速的性能要求,设计合成了新型补强降速双效助剂。选用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丁酯、三乙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聚丙烯酸酯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计目标化合物。利用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助剂对推进剂基体力学性能和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助剂可明显提高推进剂基体交联密度,从而达到提高推进剂基体力学性能的目的,助剂的加入可使AP的高温分解峰达到380℃,明显抑制AP热分解,可产生降低推进剂燃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重氮化、选择性还原、酸性氧化3步,合成出目标化合物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了DSC-TGA、燃烧性能分析、感度测试等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化合物具有密度高(1.88 g/cm3)、正的生成焓(446.448 kJ/mol)、热稳定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氮含能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有机胺和自制的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NPP)为原料,合成了DNPP的肼盐(DH-DNPP)、胍盐(DGDNPP)、三氨基胍盐(DTAG-DNPP)、脒基脲盐(DGU-DNPP)、4-氨基-1,2,4-三唑盐(DAT-DNPP)、氨基脲盐(DS-DNPP)、缩二胍盐(DBG-DNPP)、氨基胍盐(DAG-DNPP)、二氨基胍盐(DBAG-DNPP)、二氨基呋咱盐(DAF-DNPP)等10种有机双胺盐化合物,收率分别为95.7%、58.5%、56.9%、80.5%、59.5%、71.1%、47.0%、81.6%、86.9%、69.7%;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等热分析手段,研究了10种化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专利叙述一种含羟基聚丁二烯聚合物和固体氧化剂的高固体含量固体推进剂新配方。这种推进剂的改进是在配方中加入一种少量的有效化合物,提高其适用期,并降低药桨粘度。添加的化合物是从通式为(?)或(?)的化合物中选择的,式中 R 为氢、ω—羟烷基、苯基、环已基,(?)R′为ω—羟烷基或羟苯基;R″为烷基;R′″为烷基或芳香基;m 和 n 为1~20的整数。本发明还叙了述这种固体推进剂配方的拟定方法以及浇注和固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铅化合物催化双基推进剂燃烧的反应历程。充分说明这类化合物是最终通过提高燃烧表面处嘶嘶区温度梯度提高燃速的。本文还提出了“铅化合物有通过增加燃烧表面上碳质物量增加燃速的一面,还有通过减少碳质物抑制燃速增加的一面”这一新的论点及抑制碳质物增加的反应并阐明了压力对这种抑制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作用机理及传热原理圆满解释了超速、平平和/或麦撒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3,5-二氨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重氮化、选择性还原、酸性氧化3步,合成出目标化合物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质谱分析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进行了DSC-TGA、燃烧性能分析、感度测试等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5′-二硝基-3,3′-偶氮基-1-氢-1,2,4-三唑(DNAT)化合物具有密度高(1.88 g/cm3)、正的生成焓(446.448 kJ/mol)、热稳定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氮含能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14.
稀土化合物对硅橡胶包覆材料粘接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镧、草酸铈和铬酸镧三种稀土化合物对双组分缩合型室温硫化(RTV)硅橡胶包覆材料粘接性能的影响。发现稀土化合物确实能提高硅橡胶与刷涂底漆的HMX—CMDB推进剂或Al—RDX—CMDB推进剂之间的粘接强度,并且硅橡胶与HMX—CMDB推进剂粘接的剪切破坏形式为硅橡胶本身的内聚破坏。  相似文献   

15.
几种化合物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降低燃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六种化合物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降燃速作用,这些化合物是黑索今(RDX)、奥克托金(HMX)、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硝酸铵、蔗糖入醋酸酯(SOA)、草酸铵。讨论了它们对燃气发生剂降低燃速的贡献和机理,从实验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了几点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运用激光技术检测有毒化合物的CO2激光光声自动检测器,能够自动适时监测空气中低于100μg/L的多种有毒化合物。在航天技术领域。可用于检测混合物中浓度低于5μg/L并含有其它干扰气体的肼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Deuri  AS  居建国 《上海航天》1989,(3):58-60
在我们较早的论文中,已经报导了以乙烯一丙烯二烯烃橡胶(EPDM)为基的一种新的固体推进剂火箭绝热层的配方和降解.此化合物满足绝热所需的所有技术性能.但是,绝热层的工艺尚未详细研究.为了对此化合物作现场实验,研究了成型压力、冷却速率及固化温度对技术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QSPR方法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原理,研究了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根据分子结构计算用于反映分子结构信息的35个结构参数;应用遗传算法筛选出与撞击感度密切相关的5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分子描述符与撞击感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进行模拟,建立了根据分子结构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方式对模型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预测硝胺化合物撞击感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在碳化硅中添加化合物粉末制造高密度碳化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镁硫电池是较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电池,其与锂硫电池相比具有体积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正极材料,硫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便宜,但导电性能不佳;硒导电性好,但理论比容量较低、价格较贵。制备了兼具两者优点的硫硒化合物(硫硒摩尔比分别为15∶1、1∶1、1∶15),并与微孔碳复合,发现硫硒比为1∶1的硫硒化合物/微孔碳复合正极材料SSe/C表现出最高的循环比容量,在50 mA·g~(-1)电流密度下45次循环后仍然能具有400 mAh·g~(-1)以上的比容量。因此,硫硒化合物是一种较具有潜力的镁硫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