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已透露了其高度保密的“长曲棍球” 成像雷达卫星及其地球同步轨道中继卫星的一些图片,从而为了解美国如何从太空得到关键区域,如伊拉克等地的侦察图像,以及如何传输这些图像提供了新的线索.下面对这两颗卫星及美国最近发射的“喇叭”信号情报卫星和GBS通信卫星作一简要的介绍.“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长曲棍球” 和NRO同步中继卫星正在扩大对美国军方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傅里叶望远镜原理及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里叶望远镜是利用激光主动成像、光学合成孔径等技术的空间目标高分辨力成像技术,美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激光成像国家实验基地(Geo Light Imaging National Testbed,GLINT)是一项研究采用傅里叶望远镜技术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成像的计划。本文介绍了傅里叶望远镜的基本原理,阐述了GLINT的组成及简单原理,说明了目前GLINT经过必要改进可以应用于对低轨卫星成像。  相似文献   

3.
宗树 《国际航空》1999,(6):58-59
北约空袭南联盟已持续多日。在这次行动中,北约不仅动用了包括B—2隐身轰炸机在内的陆、海、空各类武器,还有50多颗卫星在太空助阵,其中许多卫星当初就是为支持北约对抗华约军事作战研制的。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对航天器的依赖越来越大。天宫幽灵在此次打击计划中,美国和欧洲至少使用了15~20种不同卫星,包括3颗高级锁眼-11(KH—11)光电成像侦察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确保得到图像的小型侦察卫星、4颗国防气象卫星、4颗民用“诺阿”极轨气象卫星、2颗欧洲民用静止轨道气象卫星、24颗导航星GPS,以及美国…  相似文献   

4.
电子侦察卫星是获取电子情报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俄、法和英等国都发射过这种卫星,其中以美国的电子侦察卫星功能最强,阵容最齐全。目前,美国正研制第5代电子侦察卫星“入侵者”和具有一定隐身特征的“徘徊者”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和“奥林匹亚”低轨道电子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5.
天兵 《国际航空》2001,(12):59-60
“9.11” 大爆炸后,美国空军发射了“高级锁眼”11侦察卫星,用于监视塔利班政权的据点、车辆和火炮的动向;美国还动用了电子侦察卫星截获拉登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以便准确打击。此外,美国还利用民用卫星拍摄高清晰度的卫星图像以利于侦察更多细节  相似文献   

6.
快速响应侦察是空间快速响应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而合理布设地面站以保障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侦察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通过分析近地快速覆盖轨道和近地重复覆盖轨道的对地覆盖特性,针对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提出了地面站的布设原则,结合我国领土特点给出了这2类轨道的地面站布设方案,并求解了该方案所能提供的发射测控弧段长度和侦察数据返回时间。分析表明,在我国境内布设地面站以保障快速响应侦察卫星的发射测控和快速数据回收是可行的,其数据返回时间小于1个轨道周期。  相似文献   

7.
聚焦型X射线脉冲星望远镜(FXPT)是脉冲星导航试验(XPNAV-1)卫星的核心载荷,为中国首款在轨工作的聚焦型X射线望远镜,其在轨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首先,分析了XPNAV-1卫星对具有特征能谱辐射的超新星遗迹观测数据评估FXPT在轨性能的稳定性的可行性,发现拟合得到的FXPT能量响应参数存在较大误差,且缺乏长期超新星遗迹观测数据,难以支持望远镜在轨性能长期稳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处理分析XPNAV-1卫星于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间1 455次4.1×106 s Crab脉冲星观测数据,发现FXPT在9.5 keV附近长期较稳定地存在大量的X射线光子,且其能量分布曲线近似高斯分布,排除了其来自脉冲星辐射可能性后,推断其来自于FXPT的超上阈信号,同时发现在7.5 keV能量处存在特征谱线辐射,判断其来自于望远镜镜片材料Ni的受激辐射Kα射线。继而提出了一种利用望远镜本征特征能谱和超上阈信号共同监测其在轨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分析近4年XPNAV-1卫星对Crab脉冲星的观测能谱,发现FXPT于2017年10月后性能趋于稳定,该方法有效弥补XPNAV-1卫星...  相似文献   

8.
深空基准是进入、利用和控制太空的基础,X射线望远镜是构建脉冲星深空基准的重要观测设备。首先,论述了脉冲星计时在深空基准建立中的作用,定性分析了毫秒脉冲星空间观测对X射线望远镜的需求,系统总结了X射线望远镜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针对X射线毫秒脉冲星观测中脉冲信号弱而非脉冲信号及空间弥散本底较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毫秒脉冲星高分辨率成像观测抑制非脉冲噪声的方法,并初步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低噪声X射线望远镜;最后,分析了不同的脉冲信号流量、非脉冲信号流量、角分辨率及单次镜片反射效率分别对聚焦成像型、聚焦非成像型和准直非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脉冲星观测信噪比的影响,发现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在弱脉冲信号和强非脉冲信号流量下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同时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聚焦成像型望远镜对5颗导航脉冲星的探测灵敏度,比美国中子星内部组成探测器(NICER)的X射线计时仪器(XTI)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设计的聚焦成像型X射线望远镜,能够有效地提高毫秒X射线脉冲星的观测能力,能为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及深空基准体系的建设提供硬件支持。  相似文献   

9.
美国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要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种类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9,(3):4-4
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地面部主任佩德罗·L.鲁斯坦(Pedro L.Rustan)在信中表示。在过去50多年中,国防部预研局(DARPA)的创新行动对美国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其重要贡献包括领导研制了“土星”V登月火箭、“科罗纳”侦察卫星、隐身技术、多种无人机和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络。  相似文献   

11.
地基光学望远镜对空间目标的成像分辨力受到大气湍流的严重限制。散斑成像技术能利用目标的短曝光序列图像来实现目标图像的高分辨复原,从而使光学望远镜达到其衍射极限分辨力。对空间目标在不同湍流强度下的成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散斑成像技术对这些模拟图像进行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原图像的分辨率相对于模拟模糊图像得到明显提升,且当采用Sobel算子作为像质评价函数时,复原图像的质量提升了2倍以上。最后对实际月球表面图像进行了复原实验,复原的月球图像不仅视觉清晰度得到提高,还显示了更多的细节信息;且像质评价函数结果是原始图像最好帧的3倍。另外,散斑成像技术也适用于非等晕成像。  相似文献   

12.
国外成像侦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像侦察是近年来各国普遍重视的军事情报保障手段,论文首先分析国外航空平台和天基平台成像侦察装备的最新进展,然后介绍国外围绕侦察图像处理与解译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最后总结成像侦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归金山消息: 美国直播卫星公司与福特空间通信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由该公司研制两颗技术先进的直播卫星。这两颗卫星可覆盖全美国,有六个电视频道,其信号较强,家庭或办公室只要装备2.5英尺(0.76米)直径的屋顶天线,即可直接接收卫星电视节目。这两颗高功率ku波段直播卫星将分别于1987年三月和九月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运载工具为阿里安火箭。每颗卫星将覆盖美国大陆的一半。卫星设计寿命为十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俄罗斯虽然约有 100个航天器在轨运行,但大多为超期服役。在美国“9.11”事件发生时,俄罗斯航天部队仅有一颗“宇宙”-2377照相侦察卫星在轨,它是2001年5月29日发射的,已临近其寿命期。俄罗斯航天兵司令佩尔米诺夫将军说,由俄武装力量控制的军用卫星,尤其是侦察卫星的数量非常不足。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俄必须加紧部署  相似文献   

15.
1月9日11时17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 "资源三号"卫星配置了三线阵测绘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三线阵测绘方式生成立体测绘影像。三线阵测绘相机的前视、后视全色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4m,正视全色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2.1m;多光谱相机的正视多光谱影像地面像元分辨率为5.8m。"资源三号"卫星将提供高几何定位精度、高品质成像效果的卫星影像以及相关的地理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16.
高轨目标掩星成像通过观测高轨卫星对恒星的遮掩过程,实现对高轨目标的成像.该方法采用望远镜线性阵列观测高轨目标遮掩恒星过程中恒星亮度变换,获得高轨目标在地面的投影,通过相位恢复方法可计算得到卫星轮廓图样,具有成像分辨力高,设备制造难度小等优点,在高轨目标成像领域具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分析利用掩星成像方法对高轨目标成像的可行性,重点对掩星成像过程的相位恢复方法进行改进,根据掩星成像特点对输入输出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相位恢复方法可显著提高图像恢复质量和掩星成像方法的空间分辨力.  相似文献   

17.
天兵 《航空知识》2011,(9):76-79
2011年6月29日,美国空军用“人牛怪”-1(Minotaur 1,又译“米诺 陶”-1)火箭,从弗吉尼亚州大西洋中部地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美国国 防部“作战快速响应航天”(ORS)办公室的“作战快速响应航天”-1卫星.该卫星是“作战快速响应航天”办公室的第一颗作战型小型战术侦察卫星,质量430千克,从研制到发射历...  相似文献   

18.
在1995年11月4日,经多年研制的加拿大雷达遥感卫星(Radarsat)终于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德尔它-2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它虽然只携带一部单频、单极化、多模态C波段(5.3吉赫)合成孔径雷达,但可以提供多种模式的图像,成像幅宽为35~500千米,分辨率从10米(单视)到100米(8视),入射角可在20度到50度之间变化。其功用是借助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监视极区海冰变化,改进天气预报,监视世界雨林地区、热带和温带地区,为航运、渔业、农业、土地利用、地质、海洋环境提供重要信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发射的第1颗SAR(合成孔径雷达)侦察卫星TECSAR中成功应用了一种新的工作模式———Mosa-ic模式,该模式兼具高分辨率和大成像测绘带的优势。给出了该模式可行的成像方案,并提出了一种解多普勒模糊的方位变调频算法,结合ECS(扩展线频调变标)算法对该模式进行成像,降低了系统对PRF(脉冲重复频率)的要求,在系统所能达到的有限PRF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增加了马赛克单元的方位无模糊成像宽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依赖空间系统,这既使得美国强大,也使其变得脆弱,美国空军官员将太空喻为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近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调整了太空对抗的发展重点,空间态势感知与空间防御成为美国空间对抗的发展重点。同时,美国大力发展以卫星防护和对抗反卫星武器为重点的太空反制战略。这其中,卫星的防护成为美国最为关心的太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