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TMS320C6201的MPEG-4运动补偿快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EG-4是一种面向多媒体的压缩编码标准,运动补偿是MPEG-4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中的一种重要算法,本文讲述了在DSP TMS320C6201上快速实现MPEG-4运动补偿的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该算法的设计思想也适用于MPEG-1、MPEG-2和H.263等视频压缩标准.  相似文献   

2.
1998年,MPEG专家组制定了MPEG-4编码标准,MPEG-4音频标准是一系列编码方案的集合,其中编解码器的设计是评判编码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MPEG-4AAC是MPEG-4标准中适用于较高质量的音频编码方式,本文设计了一种MPEG-4AAC编解码器,其核心算法采用不完全小波包分解。同原有的编码算法相比,新的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低,音频编码更加灵活,且具有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视频编码算法在高速DSP平台上的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应用领域对视频图像实时传输与存储的要求,针对目前无线传输中面临的带宽有限、而又要求良好图像质量、实时性强的矛盾,文章研究了如何在DSP(数字信号处理)平台上实时实现一种高保真、低码率的视频压缩算法。首先给出了该高性能视频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介绍了该算法实现的硬件平台;然后重点对该视频压缩算法在TMS320C64X系列DSP上的实现和优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如双缓存并行处理技术、算法优化、代码优化技术等,并提出了一种运动估计快速算法——ATBDS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对该视频压缩算法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也将该算法与MPEG 4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说明该视频压缩算法及其优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MPEG-4的编解码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w2010的视频压缩系统,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以及设计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时序要求,同时也给出了较为详细的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两自由度扫描镜图像运动补偿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航天器的两自由度扫描镜图像运动补偿问题。在姿态估计信息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运动补偿算法。算法中不仅补偿了姿态估计信息,还同时考虑了姿态信息中的长周期系统误差。利用扫描镜在特定工作模式下相对惯性空间的准确定向能力和系统误差的长周期特性,给出了一种系统误差的估计和补偿算法,每隔一定的时间段对系统误差估计值进行更新并加以补偿,进一步提高了扫描精度。基于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解线调处理的高速运动目标ISAR距离像补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分析了高速运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回波信号模型和目标高速运动对ISAR信号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高速运动会导致目标一维距离像的畸变和二维像的模糊。从通过补偿回波信号的调频斜率来补偿高速运动目标距离像的思路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解线调处理的高速运动目标ISAR距离像补偿算法。该算法采用解线调处理谱包络最小Shannon熵准则进行参数估计,可解决在常规的幅度最大准则下参数估计性能恶化的问题。此外,距离像补偿算法中还用突变误差消除和最小二乘拟合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参数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距离像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运动目标会引起散焦和/或移位之类的成像误差,这与目标运动方向有关。为了得到准确而清晰的运动目标的图像,目标位置和速度参数是必须知道的。这里提出了一种对任意方向运动的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参数估计和成像的算法。该算法主要是评估由常规单通道SAR雷达数据生成的一系列单视SAR图像。用两个观察模型来估计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考虑了由于运动导致多普勒频谱的混叠。用这种方法,运动目标可以不受其运动方向的影响而被检测到,估计参数被用来补偿SAR图像中的成像误差。最后,目标在场景中的真实运动情况可以在补偿过的图像序列中显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高效低成本的视频压缩方法的实现.硬件采用TI公司DM642 DSP,其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视频压缩采用MPEG4算法,实现复杂度适中,可高效满足用户需求.文章通过研究DSP的硬件架构,软件上采用调整程序结构、存储器优化、流水线技术、线性汇编等优化方法对移植成功的MPEG4 C语言程序进行优化.经测试,该系统优化前为2秒一帧,经优化后达到了标清25帧每秒的压缩任务,可满足军用或民用视频压缩领域的高效低成本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运动场景和噪声混叠的红外图像,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红外图像运动补偿滤波算法。首先,算法设计采用运动补偿滤波算法,通过帧间相关性和阈值判断等方法,有效实现图像区域检测分类;其次,对分类后的区域选定不同参数的滤波处理,有效抑制噪声,改善图像显示质量;最后,硬件使用流水线结合并行处理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红外图像运动补偿滤波算法设计资源消耗低,将运行优化算法耗时降低到了1 ms内,为红外图像实时处理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顾冬晴  秦永元 《宇航学报》2005,26(5):562-566
研究了高动态环境下捷联惯导位置更新中的涡卷补偿算法。首先,给出了以地理坐标系为导航坐标系的位置更新算法;然后,基于曲线拟合的思想方法,推导了位置更新的二子样和三子样涡卷补偿算法,并且在划船运动(一种引起涡卷效应的典型高动态环境)下对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进行优化,提出了位置更新的二子样涡卷补偿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二子样涡卷补偿优化算法的精度要比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高,而其计算量与二子样涡卷补偿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1.
声音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经历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该组织自1988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其中MPEG-1、MPEG-2已为人们所熟知。从1999年开始,他们...  相似文献   

12.
声音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经历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多媒体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音频压缩编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该组织自1988年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其中MPEG-1、MPEG-2已为人们所熟知。从1999年开始,他们陆续制定了新的MPEG标准:MPEG-4、MPEG-7和MPEG-21,对音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差压检漏系统的影响。通过建立差压检漏系统试验平台,研究了非对称基准物和被测物差压检漏系统零漂试验和被测物接标准漏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非对称基准物与低漏率的被测物产生的差压在滞后温度补偿后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可以消除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同时线性补偿的效果更好,误差更小;不同容积的基准物对相同漏率的被测物差压曲线在温度补偿前没有线性,但温度补偿后都能获得明显的线性;滞后温度补偿与即时温度补偿获得的线性基本相同,但滞后温度补偿比即时温度补偿产生的标准差更小,误差更小;多点平均温度补偿比单点温度补偿的效果更好,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采用FPGA技术实现MPEG-4 ASP级视频DCT量化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模块包括二维DCT/IDCT、量化/反量化和帧内直流/交流(DC/AC)预测。用VHDL进行描述并通过模拟试验表明,该模块可在880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完一个宏块的数据,工作频率达到40MHZ。文章采用全硬件实现方法,提出了各模块的硬件电路结构设计,减少了电路规模。  相似文献   

15.
周有喜  肖嵩  吴成柯 《宇航学报》2007,28(1):108-112,122
根据无线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统计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的多媒体鲁棒传输系统。首先进行场景统计模型和特性分析,采用MPEG-4分级编码将所有的层划分成几类,接着由码流对网络拥塞和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将其分成两个传输优先级队列。在传输过程中,依据信道误码率和网络丢包率进行自适应的信源不同保护等级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策略。试验数据表明,本方案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IPB等方案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重建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6.
H.264视频压缩编码显示了强大的编码性能,较H.263和MPEG-4节省近50%的码率,但这是由H.264成倍增加的复杂度得到的。其代码容量和内存占用对硬件的存储器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这就阻碍了其商用方案的发展。通过对H.264编码器的C语言级优化,使其对硬件的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要求大大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Blackfin561的特性,再将代码进行汇编级优化,使代码更易于向DSP硬件平台移植。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扰动引力场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了目前垂线偏差及扰动引力影响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垂线偏差和扰动引力快速重构的主要研究进展。最后从弹道诸元、制导诸元和箭上实时三个方面评估了扰动引力场影响补偿的方法。本文的工作为提升扰动引力场下远程火箭的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多模式、多带宽脉宽组合的雷达系统调试测试时通道误差提取与补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道误差随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补偿技术。该方法可在通道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作模式所设定的带宽、脉宽组合自适应生成幅相误差补偿曲线,并以回波模拟器通道误差自适应补偿为例给出了误差模型获取与自动生成的具体步骤。通过某雷达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幅度误差提取结果相比逐次提取结果偏差小于0.02dB,相位误差提取偏差小于0.2度,满足通道误差补偿的需求,不仅适用雷达系统调试测试,还可应用于其他通道特性稳定系统的通道误差补偿,避免繁杂的手动操作,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系统完全补偿条件,证明了弹体姿态运动俯仰和偏航通道不能对干扰完全补偿,而滚动通道则能完全补偿。文中叙述了俯仰通道非完全补偿的方法,并提出克服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对补偿影响的设想。讨论了用冲角表、角加速度计和观测器测量干扰的方法。还阐述了采用反馈实现干扰静态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