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很多燃气涡轮发动机都缺乏计算风车特性必需的低转速状态的部件特性,给计算发动机风车状态的特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风车特性是燃气涡轮发动机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此,本文参考尤.阿.李特维诺夫提出的计算发动机风车特性的方法,计算了燃气涡轮发动机风车状态时的内阻力。从计算结果分析,该方法不依赖于部件特性,非常适合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风车特性计算。  相似文献   

2.
涡扇发动机风车特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扇发动机风车特性计算,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一种可用于估算发动机风车特性的方法,并和俄罗斯某型涡扇发动机的试验风车特性做了计算比较,所得结果基本吻合,虽然精确度有待提高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推算出了某高超音速涡扇发动机沿飞行轨迹的风车特性。还给出了几条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双转子涡喷发动机风车特性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秉衡  许彪  张登洲 《航空学报》1995,16(5):528-533
 提出了一种利用发动机部件特性计算双转子发动机风车特性的方法 ,主要用于发动机方案论证阶段的风车特性的计算。为解决高、低转子匹配问题 ,在计算高压转子时 ,把它当成单转子发动机来计算 ;在计算低压转子时 ,则把高压转子看成是低压转子的一个阻力元件。以某型发动机为例 ,计算出风车特性基本符合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占学  王永杰  乔渭阳  刘文 《推进技术》2006,27(2):146-149,181
借助涡扇发动机风车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展了某型涡扇发动机的风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基于不可压流理论,附以可压缩效应修正的指数法发展了补充慢车转速以下部件特性的计算模型和计算程序;其次,根据流量连续、压力平衡、功率平衡、燃烧室进出口总温相等及转速相等等约束条件建立了风车状态时涡扇发动机高低压转子及整机的共同工作方程;最后发展了具有一定计算精度的涡扇发动机风车状态特性计算模型和程序,并以某型涡扇发动机为例,计算分析了不同飞行条件下发动机的风车特性,从计算结果看,其趋势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王定奇  屈霁云 《飞行力学》2022,(5):74-79+94
针对某螺旋桨停车顺桨和空中起动过程中瞬态风车特性开展仿真计算,定量给出了螺旋桨瞬态风车阻力,并利用风洞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标准螺旋桨效用因子和零升迎角的修正,获取修正后螺旋桨风车特性,利用最小二乘法给出螺旋桨风车特性最优解。研究表明:停车顺桨中桨叶角先略有减小,后迅速增大,转速下降速率逐渐增大;起动回桨过程中螺旋桨转速增大,桨叶角减小,风车阻力先增大后减小,回桨至14°时,瞬态风车阻力达到最大值。所得结果可为涡桨发动机试飞中的风车阻力确定及试验点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串联式TBCC发动机风车冲压模态性能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基于部件低转速特性匹配的串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风车冲压模态性能计算模型,提出了压气机低转速大流量特性扩展方法,由换算扭矩代替等熵效率表示旋转部件特性,解决了低转速部件效率不连续相关问题。分析了冲压外涵面积变化和涡轮功率提取对风车冲压模态性能及部件匹配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推力、流量连续准则设计了涡轮模态至冲压模态转换过程(含风车冲压模态)的参数调节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风车冲压模态下,冲压外涵面积变化对风扇工作状态有显著影响,对压气机影响较小;涡轮可提取功率随着风车转速的减小先增加后降低,比冲随提取功率的增加基本呈线性降低趋势,功率提取位置(高、低压涡轮)对部件匹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种航空发动机全状态性能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基于脊背特性的压气机和涡轮部件性能的参数表示方法建立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全状态性能仿真计算模型.使用该模型对某单轴涡喷发动机的地面节流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并且与传统的发动机性能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主要截面参数的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07%,说明该模型在慢车以上转速与传统模型具有相同的计算精度.使用该模型同时对该单轴涡喷发动机的空中风车状态、地面起动加速的全过程、以及减速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全状态性能仿真能力,计算结果定性地符合发动机在各个不同工作状态的物理特征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明阳  周莉  王占学  张晓博 《推进技术》2018,39(11):2429-2437
针对Ma7一级外并联式TBCC发动机,发展了组合进气道模态转换性能简化计算模型和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风车性能计算模型,实现了TBCC发动机由涡轮模态至冲压模态完整转换过程的动态性能模拟。将模态转换过程划分为冲压发动机冷通流打开和涡轮发动机关闭加力、降转、风车关闭等四个典型阶段,基于推力连续准则提出了模态转换策略。计算结果表明:模态转换期间,TBCC发动机的推力转换主要发生在涡轮发动机由全加力状态变化至不加力状态过程中;模态转换前期处于冷通流状态的冲压发动机以及后期处于风车状态的涡轮发动机产生负推力,最大值分别为模态转换后总推力的5.3%和13.7%;当涡轮发动机进入风车状态时,风扇和压气机的工作点均位于其特性图的低转速大流量区域,此后随着涡轮发动机空气流量的减小,风扇压比和压气机压比均趋向于1.0,与相关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按照适航要求,需要对风车载荷下民用喷气运输飞机结构强度进行评定。首先从静强度、疲劳强度、损伤容限的角度,介绍风车载荷下飞机结构强度的评定方法。以已经获得适航认可的分析方法为基础,根据各方法的特点,结合风车载荷情况的特点,进行合理改进,形成适用于风车载荷下飞机结构强度的评定方法。其次从基本剖面形式、修正参数、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评定部位的筛选标准、评定结果的判据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展示该评定方法的优点。最后简要说明其在型号上的应用情况及适航审查要求及结果,并提出该评定方法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一架歼击机当发动机空中停车以后,并且其转子处于风车状态下,作用在飞机上的诸力,特别是由于发动机停车所引起的飞机阻力增量,给出了这一阻力增量的估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飞机迫降航线的选择。研究了航线上各飞行参数选择原则及其选择结果。最后给出了该机的“停车迫降航线”的计算结果。同时,还与该机模拟试飞迫降航线进行了比较。通过若干次模拟迫降飞行试验,证明所计算的迫降航线可以为该机在飞行部队参考使用。本文所给出的研究方法,对其它型号飞机,特别是对新歼击机的研制、试飞工作,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一种由航天飞机质心位置和飞行速度随高度的变化值计算再入航迹其它运动参数的方法。用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的飞行数据验算表明,该方法不失为一种可供再入航迹初步设计中选用的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12.
陶钢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23(3):370-373,364
研究了在锥型喷管和理想喷管过膨胀射流中激波后的参数控制问题.通过采用УсковВ.Н所给出的微分动力学相容性条件,得到了激波后气动参数沿激波分布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这一方法可用于指导某些气动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轴压加筋壁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飞机设计中主要采用工程方法计算加筋壁板的承载能力。本文介绍并评述了分段处理法、John-son法和极限载荷法三种常用的工程方法,为了探讨哪种方法能更加满足工程需要,采用这三种方法对某型飞机中央翼加筋壁板及其试验件分别进行计算,表明其中极限载荷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采用此法确定了中央翼加筋壁板的承载能力。最后采用极限载荷法进一步计算该型飞机机身11种构型加筋壁板轴压试验件,破坏载荷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当吻合,从而证实了极限载荷法是一种计算轴压加筋壁板承载能力更准确、实用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微型扑翼低雷诺数绕流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型扑翼所处典型飞行状态,数值模拟研究了微型扑翼绕流的低雷诺数气动特性.基于结构化嵌套网格求解了预处理后的三维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中心格式有限体积法,非定常时间推进为双时间法.通过与文献低雷诺数扑翼的试验值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接下来通过大量计算研究了关键气动参数和展向折叠扑动模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迎角、扭转角和折叠扑动对升力影响较大,扭转角和减缩频率对推力影响较大.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微型扑翼气动力特性的机理性结论,有助于理解微型扑翼飞行原理,为设计微型扑翼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战斗机敏捷性的一种估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江辉  刘昶 《飞行力学》1994,12(1):35-41
介绍了敏捷性矢量的定义和估算方法,计算了架战斗机的敏捷性矢量,讨论了影响敏捷性的因素,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多块网格网络并行计算中的负载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CFD中多块网格计算的特点,并使用MPI网络并行系统,对某战斗机绕流进行了基于三维Euler方程的并行计算,主要研究了多块网格并行计算中负载的分配方法,发展了负载自动分配和网格自动重分区程序,计算结果表明:并行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完全吻合,8个节点机的并行效率达到了89%。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弯曲进气道内三维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的预测方法。采用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三维边界层积分方程,并引入掺混系数微分方程,用滞后掺混法求解,数值方法为预估-校正法,用三次样条函数解决了离散数据的插值、求导的精度问题。所编程序可在微机上运行。实例计算清楚地揭示了弯曲进气道内强横向流动对边界层发展的影响,计算所得的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2%。  相似文献   

18.
陈军  白菡尘  万冰 《推进技术》2022,43(8):48-56
目前对引射过程的分析模型还比较简单并且不准确。为提高引射分析模型精度,从引射过程的物理机制出发,以速度差异导致的质量交换作为一、二次流掺混过程的控制因素,以一次流动量覆盖整个法向截面时的参数剖面计算引射效果,建立了引射过程分析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一、二次流掺混过程的计算模型能反映横截面上参数的变化趋势;当一次流处于过膨胀状态和轻度欠膨胀状态时,本方法计算的引射系数偏差在4.56%以内;当一次流处于严重欠膨胀状态时,在利用特征线法对截面静压进行校正以后,偏差在6%以内;以上精度均优于传统的Fabri模型。本方法还能准确地获得引射系统的临界背压,因此更适用于RBCC发动机这种有背压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9.
用灵敏度法简化化学反应动力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于简化化学反应动力模型的灵敏度方法的基本思想与具体方法,然后用该方法来对两个化学反应实例:甲醛氧化反应和一氧化碳/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进行简化,均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薄翼型阵风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浩  钱炜祺 《航空学报》2007,28(3):527-530
 采用有限体积法来数值求解非定常Euler和N-S方程,并在非定常计算中通过引入“网格速度”来计入阵风的影响,实现了对刚性薄翼型阵风响应的有效数值模拟。采用该方法来对薄翼型迎角突然增大的阵风、陡边型阵风这两种典型阵风情况下的翼型气动力响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现有的一些理论结果都符合较好,与文献中计算结果也吻合。同时通过计算也表明厚翼型的阵风响应需根据工况开展进一步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