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空局(ESA)拟于90年代实施“海更斯”土卫六探测仪、“星团”磁层观测卫星、“索霍”太阳及太阳层观测卫星三项科学卫星计划。“海更斯”土卫六探测仪是ESA和美航宇局(NASA)合作的项目,它将搭载在NASA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上,然后降落在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其总经费为2.5亿美元,今年年底选定主合同单  相似文献   

2.
1990年12月5~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了“国际火星讨论会”,会上苏联科学院航天科学研究所(IKI)所长L.莫亨、美航宇局(NASA)艾姆斯研究所的B.哈伯利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教授J.努森分别代表苏联、美国、欧空局(ESA)公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的新构思与做法说明。苏联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马尔斯霍德 (MARSKHOD)94漫游者车在苏联计划1994年发射的火星94(MAR-94)上,将载有MARSKHOD94,以取代原来观测气球、摄像机及绕火星运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宫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对航宇局(NASA)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拟定的载人月球、火星探测计划表示不满。白宫要求除NASA之外,国防部和能源部都应参加这一计划。 NRC要求NASA对1989年它所提出的本质相同的5种方案,应同时作实质性不同的途径探讨。并且,NRC对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研究所提出的方案持怀疑态度。布什总统指示,虽然NASA是载人月球、火星探测计划的“主实施机关”,然而,国防部和能源部两大机关在参加这一计划的过程中,在技术开发和概念研究方面应发挥他们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空局(ESA)已选定8台搭载在“海更斯"土卫六探测器上的任务仪器,其中美国3台,欧洲5台(详情见表)。“海更斯”探测器将搭载在美航宇局(NASA)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上,是一个进入土卫六的舱段。该舱重192.3公斤,直径3.1米,伞形结构。它进入具有大气的土卫六后,可获得不同高度下的大气组成、气压、风速等数据。土卫六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四周存在甲烷大气。以前曾指出土卫六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NASA以往的探测都因厚云层阻挡而使观测  相似文献   

5.
欧空局(ESA)已确定将探测土星的卫星土卫六(Titan)的卡西尼(Cassini)计划作为ESA的下一步空间科学计划。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研制土星轨道器Cassini并提供发射服务,ESA研制探测器。据估计,NASA将为这项计划投资约8亿美元,ESA投资2.884亿美元。 Cassini计划在2000年10月到达土星。探测器从Cassini释放后,在土卫六上空180公里时,将速度降到每秒266米,然后用降落伞进一步减速。约2~3小时,探测器穿过土卫六大气(氮气)层到达其表面。据认为,土卫六表面覆盖着液态乙烷和甲烷。探测器下降过程中发出的信号将由轨道器中继到地球。这次参与竞争ESA新的空间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6.
正NAS A网站报道,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成功发射。Insight是首个从美国西海岸发射的行星际任务,将首次研究火星深层内部,并首次探测火震(marsquakes),与Insight共同发射的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将成为首个进入深空的立方体卫星。Insight是NASA发现(Discovery)计划的一项任务,计划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开展为期2年  相似文献   

7.
宗河 《国际太空》2003,(8):12-15
□□2003年6月2日,欧空局(ESA)研制的第1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MarsExpress)探测器,由俄罗斯联盟—FG(Soyouz—FG)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该探测器总重达2t,拟在大约6个月后抵达火星轨道,主要任务是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痕迹。目前它正以大约1  相似文献   

8.
回首过去,对欧洲空间局(简称欧空局)来说,最大的遗憾是忽视对行星和银河系的探测。最近,欧空局宣布:未来十五年将优先安排宇宙探测计划。 欧空局首席科学家罗格·波尼特宣布了欧空局2008年至2013年的科学计划。这些由空间科学顾问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包括五项新的欧空局计划和一项预备计划,还有少  相似文献   

9.
<正>5月24日,NASA宣布其"灵神"小行星探测器将改在2022年夏天发射,比原定计划提前约一年。探测器将在2026年飞抵所要探测的"灵神"小行星,比原定计划提早4年,这样可使科学家更早地拿到科学成果,并能把项目总体费用降低约1亿美元。"灵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主带靠外的区域,直径超过200千米,主要成分是镍和铁。NASA把"灵神"选定为"发现"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5月,时隔26个月之后火星探测窗口再度开启,延期2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InSi ght)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将实施首次"火星体检",对火星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洞察"是第一个从美国西海岸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此次发射还首次携带了立方体卫星——"火星立方一"(Mar CO)开展深空任务,任务对西海岸发射能力以及立方体卫星深空探测能力进行验证,将为未来  相似文献   

11.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苏联先后向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发射了几十个探测器,并实现了火星和金星的机器人着陆。这些探测器中以探测火星和金星的居多,仅有几个掠过木星和土星,而且未能获得这些巨行星的全貌。1989年和1997年发射的"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器分别进入了木星和土星轨道,实现了大气就位探测和土卫六表面着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更激发了世界对这2颗巨行星及其卫星的关注。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先后发布的深空探索愿景中均规划了木星及土星探测任务。2008年,NASA和ESA组成了木星系探测联合研究组(JSDT),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施"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和"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TSSM),美欧将集中资源联合开展木星系和土星系探索任务。2011年,美国选定了"土星海"(TiME)着陆器作为2016年的发现级备选任务。2012年5月,ESA确定了将在2022年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探测木星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NASA网站2018年11月20日报道,在对60多个候选地点开展5年研究后,NASA最终选定Jezero环形山作为火星2020(Mars 2020)探测器着陆点。Mars 2020计划于2020年7月发射,该任务将搜寻古代宜居环境存在的迹象,还将采集岩石和土壤样本,并将其存放在火星表面。NASA和ESA正在研究未来取回这些样本的任务概念。确定Mars 2020的着陆点将为未来10年的火星探索活动奠定基础。Jezero环形山位于靠近火星赤道以北的巨大撞击盆地Isidis平原西部边缘。Isidis平原西部拥有火星上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选定了它的下一颗科学卫星。这颗卫星名为“国际伽玛射线天文物理实验室”(Internationnal Gamma—Ray Astrophysics La-boratory)卫星,也叫综合(Integral)卫星。6月4日,欧空局科技委员会通过了空间科学咨询委员会的建议,把Integral卫星作为2000年科学计划第二项中等规模的任务。综合计划的概念研究工作定于1994年开始,多家工业公司申请做该  相似文献   

14.
10月4日,负责按预算限制做出空间科学任务决策的欧空局科学计划委员会将两项任务方案作为该局“宇宙愿景”科学计划下的下一批中级任务。中选的“太阳轨道器”将同NASA合作研制,拟飞到比以往所有探测器距太阳部近的位置,而“欧几里德”望远镜将探测宇宙的加速膨胀。发射时间分别定在2017年和2019年。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6日上午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在火星的北极,它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分析火星上的水,并且探测土壤是否能承载生命……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十几个探测器,美国航宇局(NASA)还在2004年的航天  相似文献   

16.
2013年11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采用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音译为“马文”)探测器。目前,探测器太阳翼已成功展开,飞向火星,预计2014年9月到达火星。
  “马文”探测器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探测器,预计工作时间为1年,探测目的是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电离层以及与太阳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研究长期以来某些从火星大气挥发到太空中的易挥发物质的作用,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等,从而研究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火星的可居住性等。
  “马文”项目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整个项目耗资6.7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叶秋 《国际太空》1995,(12):14-18
为了填补欧洲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欧空局于今年10月向其部长级会议提出了研制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的建议。现将该探测器的方案简介如下。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取名为“环月观测器”(MORO——MoonOrbitingObser-vatory)。它实际上是一个月球极轨卫星,其任务是对月面进行遥感观测,对全月球进行月貌和重力场测量,为研究月球的形成、演化和未来提供科学数据。MORO将携带4种科学探测仪器和1颗微型子卫星。4种仪器是:·月球立体相机(LUSTEC)·月球紫外/可见光/红外绘图光谱计(LUVI…  相似文献   

18.
在NASA因预算原因而要退出的情况下,欧洲政府官员表示将会争取通过加强同俄罗斯的合作来继续实施“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当天公布的NASA2013财年预算案等于正式宣布美方将全面退出该计划下定于2016年发射的任务,也无法就参与2018年发射的后续任务做出承诺。这让欧空局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该局不希望终止工业界在这两项任务上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与法国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已连续6年时间在研究火星探测计划。这一探测计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计划于1994年10月发射火星-94探测器,该探测器是由莫斯科的拉博奇金设计局制造的;第二阶段于1996年10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法国制的气球探测器(探空气球)和俄罗斯制的火星漫游车。预定都在空间飞行300天后到达火星。第一阶段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由20个国家制造的重约450公斤的科学材料和仪器。用这些材料和仪器在火星-94轨道上作为期1年的火星大气及其环境的调查。俄  相似文献   

20.
孝文 《国际太空》2009,(5):28-29
在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拍摄了火星北极平原的大量宝贵图片并收集了一些样品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落后,正在积极规划、建造和发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用于揭开这个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凤凰号探测器完成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以进一步探测火星表面。届时,“火星科学实验室”将成为着陆火星的个头最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